朋友跟我说,她朋友的妈妈最近离开了这个世界,发现肠癌是前几个月。她的朋友的爸爸已经去世,哥哥出车祸离开,妈妈因为这件事情抑郁加重了病情所以加快了离世的步伐,只剩下她和两个姐姐。
还有个女孩,连续两天出去散步,回来发现自己流产了。
听完这些,我还是会忍不住打冷颤,这些都是鲜活的生命,曾经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活着,又离开了。
我朋友跟我说,在医院待久了,一开始还会难过,但是看多了,现在面对生死已经觉得见怪不怪了。

面对生命的离去,我还是无法做到淡然。其实,面对生命,我是希望自己可以看得更淡然一些的。毕竟每个人终究会离开这个世界的。
电影《遗愿清单》里有一个镜头,卡特躺在病床上对爱德华说「有人在1000人中做了一个调查,问你是否愿意准确知道自己的死亡时间?答案中96%的人不想知道自己的确切死亡时间,但我却是那尾数不多的4%」
但当卡特真的从医生那得知自己确切的生命长度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其实还是属于96%那一边的。
同样,我也不确定自己究竟是4%还是96%,回答4%的,其实很多时候是觉得我是能够活很久很久,认为生命还有很长,就算我知道确切的时间也没什么了。但是如果你告诉我,我得了癌症,我可能只能活3个月的时候,我内心是接受不了的。毕竟我还有太多的事情还没有完成,3个月太短了,生命太多的精彩还未来得及体验。

面对生死,我还没有办法做到坦然面对。生和死是一个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死亡,这个人永远离开你了,你永远没有办法和他再见面。你们之间剩下的回忆从他离开就戛然而止。
以前有个人和我说,这个人只是离开了这个身体的容器而已,但是他的灵魂还是在的。,只是他去寻找另一个容器而已。
但寻找另一个容器,我们就找不到那个人了。
我们都明白每个人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当有一天,你很亲密的人突然不在了,你还是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和伤痛感。

奥修在《是的,我们也庆祝死亡》的视频说「对我而言,死亡不是生命的尽头,而是生命的颠覆。当有人逝去,那个你曾熟悉、深爱过、共同生活过的人,无形已化为了你的一部分,人生需要被活过,被体会,那不是一种惩罚,而是存在的恩赐,陶醉其中吧,同时燃烧你生命蜡烛的两头。」在这个视频里,印象最深刻的,应该的视频里的人对于死亡的态度吧。他们脸上是充满喜悦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每个人都是衷心地祝福逝世的那个人。
我好像又重新刷新了对死亡的看法。
对待死亡这件事情,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天葬?这一生,我一定会去看一次。曾经在长沙地铁站上遇到一位女士,她说起自己看天葬的经历,那真的是心灵洗涤的一次经历,你会开始想明白生命的意义,抓紧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你会开始不畏惧死亡,你会正视它。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死亡是不详,是不吉利的事。
但回头想想,如果按照另外一种价值感,如果这个人在这个世间已经走过,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接着离开,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祝福的事吗?
淡然地接受死亡有时候对死者也是一种祝福吧。我想离开世界的那个人一定不希望你难过,他们肯定希望还活着的我们,依旧可以日子如往常,开心地活下去。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不可能离开了谁就不能活。

墨西哥著名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说:「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死的补充。」
这样的观点带着墨西哥的特征文化,也体现了他们的人生哲学。
墨西哥人是从古代印第安人的哲学中,继承了这种生命态度。
对待死亡,他们欢歌载舞地庆祝生命的周期完成。他们虽然祭奠亡灵,却不悲伤。
他们也会在报纸上刊登“亡灵节”,他们会将整版篇幅来刊登一些知名人士的骷髅漫画,而这些知名人士也表示深感荣幸。
这也体现了他们民族乐观豁达的性格,以及对待死亡的幽默态度。
人生,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刷新世界观的过程,我希望可以重新定义死亡,对于每一个离开的人,带着祝福。
愿文字改变我,感染你
一个在为自己的101个梦想奋斗的95女生,愿您路过都可以留下些痕迹,鼓励那个与你而言陌生又熟悉的我。感谢您看这篇文章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