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哲思成长励志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2.22》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2.22》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作者: 程冰雪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18:59 被阅读43次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冰雪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就像大车子没有輗(ní),小车子没有軏(yuè),那它如何往前行进呢?”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2.22》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

《大学·传》第三章就明确提出——

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止于敬;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

【冰雪译文】

身为国君,就要尽力施行仁政;

身为人臣,就要尽力尊敬君王;

身为子女,就要尽力孝顺父母;

身为父亲,就要尽力对子女慈爱;

与人交往,就要尽力做到诚实守信。

朱子曰:“人而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今日所言要往东,明日走在西去,这便是言不可行。”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没诚信、没准头、不稳定,亲人朋友上下级及师长乡党,谁敢托付你呢?所以,朱子又说:“若人无信,则语言无实,何处行得(意思是哪里都行不通。)处家则不可行於家,处乡党则不可行於乡党”。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2.22》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二.

1.孔子曾数次强调诚信的重要,《论语 · 颜渊》一章里———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冰雪译文】

子贡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执政者。”子贡说:“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那在三项中会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已再去掉一项,那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那去掉粮食吧。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可见,在孔子看来,为政者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应该放在首位。康有为曰:“若人无信,则一步不能行也。孔子之为道,不尚高远,专为可行”。唉!试论诚信的重要性!从宋朝大儒朱子到近代改革家康先生,一个说缺乏它到哪里都走不通,一个说寸步难行。

2.在《论语· 里仁》一篇,孔子更是反复论述信守承诺的重要。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时候的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会感到耻辱,如果做不到的话”。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说:“能约束节制自己却犯错误的人很少。”(不轻诺,所以不寡信)。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君子应该谨慎发声而敏锐行动”。

(强调执行力,少说多动作、快动作!)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2.22》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三.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輗、軏——都是车上的一个关键机关。古代用牛力的车叫大车,用马力的车叫小车。两者都要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就是驾牲口的地方。那横木,大车上的叫做鬲,小车上的叫做衡。鬲、衡两头都有关键(活销),輗就是鬲的关键,軏就是衡的关键。车子没有它,自然无法套住牲口,那怎么能走呢?

孔子这里用类喻一直强调诚信。这里再讲一个商鞅变法的故事,还是说“民无信不立”。事实上,对体力劳动者来说搬动一根木头不费太多力气,关键是以此而树立的千金难买的法治力量和强权威信。钱穆曰:正如人类社会,有法律契约,有道德礼俗,所以为指导与约束者纵甚备,然使相互间无信心,则人事仍将无法推进。信者,贯通于心与心之间,既将双方之心紧密联系,而又使有活动之余地,正如车之有輗軏。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2.22》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原文】

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冰雪译文】

  商鞅变法的法令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准备公布了,但考虑到老百姓不一定信任新法,于是,在国都集市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的高大木头,贴出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赏十金”;百姓们大感诧异,无人敢来搬动。然后,商鞅又加码贴出新布告:“谁能搬走赏五十金。”有个人跳出来,试着把木头搬到了,商鞅马上兑现承诺立赏五十金,用来表明他诚信不欺。紧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推行新法在全国普及。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2.22》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2.22》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相关文章

  •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2.22》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冰雪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

  • 何帆读书法(读书笔记)

    一、六经注我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曾经有人问宋代理学大师陆象山为何不著书,他答道:“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

  • 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只是一个先后顺序,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我注六经,一定会陷进六经里而不能自拔吗? 我注六经,是说我信任并遵循六经的含义,还是说我解...

  • 读书谬误

    不是我注六经,而是六经注我。 带着问题去读书。

  • 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 还是 我注六经。 顺序不同。 意义天壤之别。 读书就是要六经注我的境界。 注:融会贯通。注入。 读书思考...

  • “六经注我”

    我的学习经历了两个阶段:“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六经”原指儒家经典,这里代指需要学习的东西。我注六经:这个阶...

  •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7.23》

    【原文】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tuí)其如予何!” 【 冰雪浅见译文】 孔子说:“上天赋予了我这样的品德,桓魋...

  • 六经注我

    今天分享一个别处看到的学习经验 ————不要“我注六经”,要“六经注我” 什么叫“六经注我”?就是以我为主。 ...

  •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命运。 不同的命运,统一于一个人生。 六经注我,是把书读厚的过程。 我注六...

  •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17》

    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冰雪浅见】 孔子说:“再给我个几年嘛,五十来岁好好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2.22》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ck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