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汤圆还是吃饺子?很多人争论不休。
有人说: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
有人说:早上吃汤圆,中午吃饺子,晚上汤圆配饺子。
有人说:我想吃饺子就吃饺子,想吃汤圆就吃汤圆,我不能两个都吃吗?
......
关于什么节日吃什么食物,自古争论多。但是,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这些都是毫无悬念的。
说到这些节日的由来和继承发展,其实大多跟历史人物、神话人物有关。端午节跟屈原有关,中秋节跟嫦娥有关......
说到嫦娥,鲁迅先生写了一篇小说《奔月》,里面就提到了她。
我们今天不谈饺子,也不议汤圆,就看《奔月》下饭。
其实,我第一遍看《奔月》时,就觉得故事很普通嘛,什么嫦娥奔月之类的老故事,没什么新意。我甚至怀疑,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
当我在网上查了资料,又看了一些名师点评之后,我发现,是我太肤浅了。
鲁迅的文章,没有一篇是用来消遣的,每一篇都有它的用处,每一篇都是他的话筒和武器。
鲁迅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是有背景的。小说中出现的一个人物叫逢蒙,他这个人设就是来源高长虹。我们后面分析。
我摘录了几段:
逢蒙见羿已死,便慢慢地[足辟]过来,微笑着去看他的死脸,当作喝一杯胜利的白干。刚在定睛看时,只见羿张开眼,忽然直坐起来。“你真是白来了一百多回。”他吐出箭,笑着说,“难道连我的‘啮镞法’都没有知道么?这怎么行。你闹这些小玩艺儿是不行的,偷去的拳头打不死本人,要自己练练才好。”“即以其人之道,反诸其人之身……。”胜者低声说。
这里的逢蒙是是猪八戒的前世,也是是羿的弟子。这么一来,就很有意思了。算下来逢蒙跟后羿就有2世的恩怨。
第一世,逢蒙是后羿的徒弟,忘恩负义的徒弟刺杀师父。第二世,逢蒙成了猪八戒,猪八戒调戏后羿的老婆嫦娥,朋友妻不可欺,更何况是师父的老婆啊,简直无耻。
这短短的几段话,就包含了好层意思。虽然现在流行的网络小说都是小白文,都是大白话。但是经典文学、出版小说还是需要这种有深度又精简的文字的。而且,鲁迅这种级别的大师,笔下的文字精简,更是一字千金。
再回到逢蒙这个形象。小说里的逢蒙,其实是现实生活的高长虹。
高长虹,在认识鲁迅前,默默无名。认识鲁迅后,得到鲁迅很多指导和帮助。但是,后来,不知道抽什么风,他攻击《莽原》的编辑,同时也对《莽原》的前编辑鲁迅表示不满。
正常来说,你表达对一个人的不满,就说明你看不上这个人,不喜欢他,不想跟他有关系。
但是这个高长虹,他偏不,他不满鲁迅的同时还利用鲁迅的名字招摇撞骗。鲁迅揭穿骗局后,高长虹还攻击鲁迅,并不断地诽谤鲁迅。
鲁迅先生也毫不示弱,在写《奔月》时,就用逢蒙来讽刺高长虹。
看吧,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特殊用途。不是话筒就是武器。
另外,在《奔月》中,鲁迅还塑造了一个怕老婆的后羿形象,估计很多男人看了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摘录了几段:
他知道她眼睛快,一定早瞧见那几匹乌鸦的了,不觉一吓,脚步登时也一停,——但只得往里走。使女们都迎出来,给他卸了弓箭,解下网兜。他仿佛觉得她们都在苦笑。“太太……。”他擦过手脸,走进内房去,一面叫。嫦娥正在看着圆窗外的暮天,慢慢回过头来,似理不理的向他看了一眼,没有答应。这种情形,羿倒久已习惯的了,至少已有一年多。他仍旧走近去,坐在对面的铺着脱毛的旧豹皮的木榻上,搔着头皮,支支梧梧地说。
这几段话描写没有正面写后羿怕老婆,只是通过一些细微的小动作,“停”“擦”“搔”,这些动作就生动的刻画了一个憨厚汉子的惧内形象。
在小说写作中,动作描写是个亮点。动作描写用好了,可以省下很多笔墨,有时比你大段大段的语言描写效果还要好。
而且这几段没有用一些很夸张的形容词,甚至形容词都很少。检验小说的好坏标准之一,就是去掉这些形容词,小说还剩多少画面感。
所以用好动作描写,很关键。
小说除了动作描写很重要,做好铺垫和埋伏笔也很重要。比如这段:
谁料到现在竟至于精光的呢。想起来,真不知道将来怎么过日子。我呢,倒不要紧,只要将那道士送给我的金丹吃下去,就会飞升。但是我第一先得替你打算,……所以我决计明天再走得远一点……
这段话中,提到了一个词“金丹”。中国人基本都知道,嫦娥是吃了神仙赐给后羿的丹药后飞升上月亮的。
这里把出现了“金丹”,虽然没什么惊喜,但是,金丹出现,代表着嫦娥很快就要飞升,后羿很快就要没老婆了。这会让读者揪心,进而同情主角。
这就是“金丹”起到的作用。
有时埋伏笔是为了提醒读者后面即将发生某事,就像电视里的下集预告。有时埋伏笔是为了给后面发生的事埋好炸弹,提前给你发防弹衣。
其实,读鲁迅的文章真不是读一遍就能看懂的。我经常需要看了一遍,然后查资料,再看一遍,再查资料。循环好几遍,才能慢慢领悟里面的内涵和技巧。
读书,有时也需要慢一点。
这句话送给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