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道兄趁着中午吃饭的当口,写了一篇文章,叫《朱熹<观书有感>的另一种诠释》。平时他总是习惯趁着吃饭的时间看文章写评论,今天这篇文章实际上也是一个评论,只是比较长,大概他今天吃了三碗。文章写得特别好,我表示完全赞成。尤其是其中的第一自然段,简直是我过去经历的如实写照,我反复看了几遍之后,决定也来和一篇。
平时写古典诗词的赏析文,总是我自说自话。一篇下来,读者只记住了最后的“结论”。其实我写那些文字,想要示范的是我对诗文的整个拆解过程,而“结论”或者“观点”的存在只有结构上的作用。今天时逢良缘,道兄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将他的理解视角和分析方法展现在大家面前。于是我可以用我的办法——细读(CR)的方法——赏析同一首诗,两篇文章都将不会很长(道兄的文章1900字),左右对照一下,就可以比较清楚地领会所谓“文学批评方法多样化”的意义了。很多人会说,对一篇作品,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其实这本质上不是人与人的不同,而是阅读作品的方法和角度的不同,而方法和角度完全是可以学习或摹仿的。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细读方法的前提就是先不管这诗是谁写的,只看它内容写了什么、如何写的就行。另外还可以从表达的层面上解释它为什么这么写,但须得引入一定的标准。
需要事先说明的是,这首诗后两句意思直白、名气太大,而道兄着重探讨的也是前两句,因此本文也只谈这开头的两句,如此篇幅也不至于过长。
首先,这首诗的标题叫“观书有感”,四句话大概扫一遍,是写景的,明显的文不对题。由此我们猜测这里面一定蕴含一些别的意思,而且必然有一些对应关系。既然意识到有对应的关系,那么我们就不能漏过任何一个有可能成为“对应词”的字眼,尤其是名词。
此诗第一句就很有画面感。很容易发觉,“半亩”是个确定的数,“方塘”就更加确定了,这个水池子不大,而且是规整的方形,作者书房的窗外是否真有这么个池子,很难说。不管有没有,无所谓,因为他写的也不是池子,而是书。书自然是方形的,而且作者看了半天只看了半页。此处注意一个“塘”字。塘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工围出来的池子,才称之为塘。作者大概认为,书本不像我们常说的那样,什么“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类的,书是人写的,所以总是有限的。
“一鉴开”,书看到明白处自然有“开”的感觉,这个字用得极巧。巧就巧在,他所指的是“顿悟”,而不是“渐明”。“一鉴”,是说一个完整的大镜子,一下子敞开了,字字句句忽然有了光彩。前面不管是半亩还是三分之一亩,抑或十二分之五亩,这都不影响于“一鉴开”。书只要读懂了,”鉴“自然完整地打开,不管你读了几”亩“。而”渐明“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延续,需要一个展开和腾挪的余地,这就未必是”半亩“能够实现的了。因此,“半”和“一”,构成了反义对称,引起我们注意,令人有这个角度的思索,这可能是作者的意图之一。
次句”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不是同一个事物,也不是凑合填上去的,不能混在一起理解,因为作者用”共“来强调,”共“本身就暗示着前面的”分“。而”天光“和”云影“,读者又很容易结合上一句诗里的水塘来解释,说是水面映出天空和云朵。其实这里诗人说的恰恰不是”天“和”云“,而是”光“和”影“,是天上的光线射下来,使得云朵产生”云影“。而地上的”鉴“不动,”天“也不动,只有云和光影在动。
至于”天“指的是什么,这就得结合作者本人的思想了,我对朱熹的学说不是很熟,便姑且把”天“当作”理“来解,但先不管”理“的内核又是什么。诗人在此其实对道理和书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可能是说,”理“就是天,但天跟我们关系不大,摸不着碰不见,似乎见过了,但又知之甚少。好在”理“会发光,光线能照射在大地上。然而,这光线对人来说,毕竟是太刺眼了,无遮无拦地普照下来,只会是一片白茫茫。于是需要”云“,云挡住光线,在地上标注出”云影“,我们就借着它,来分辨那呈现在投影周围的”理“。
而那”云“对应什么呢,是书本里的文字。文字不是”理“本身,也不是”理“的影子,而是用来部分地挡住”天光“,以使人们间接明辨”天理“的。所以,人和天理其实隔着好几层,人能通过”观书“明白”理“,用的是类似月食的原理。所以说,道理是在文字之外,文字之内也有文字的道理,但不是”天理“,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人为的,就像”方塘“,也是人为的。
云的影子因为有了天光,得以投射下来,照在”半亩方塘“里。可是它和”天光“为什么就都”徘徊“不去了呢?则是因为”一鉴开“。书一旦老实看明白了,就长久羁留在心底,无法抹除。此后天光自是原来的天光,虽然也有暗下来的时候;云也会换成别一朵,但没有关系,心底既然洞明了,换成其他的云,白云还是乌云,也都是一样的。那半亩方塘里,依然是原来的天光和云影在,不再离开。
这里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共“字了。很清楚的,单有”天光“或者单有”云影“都是不行的:只有天光的话,人是无法直接理解或运用它的,只有云影,那就真正是本末倒置了。惟有二者同时存在,人明理才是可能的。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比较好地把握这首诗的三四句。因为三四句跟一二句讲的事情是一样的,只不过从微观的层面又阐释了一遍。道兄说这诗头二句好,我认为很有道理。你会发现,这首诗名字叫《观书有感》,整首诗没有一句明着写读书,却句句都在写读书,尤以前面二句最为含蓄神妙。
第三句,”渠“有说是江西方言中的人称代词”它“,也可以有其他解释,但总归指的是那人工造物。虽然水池子是人围的,但里面的水却是自然之流,用以滋养万物。人造之物怎么可能产生这么清澈可爱的水来呢?也就是书里怎么会有这么圣洁的道理呢?这是不可理喻的,因此诗人才有此一问。这一问乍看之下是明知故问,想深一层才知道问得有根有据,并不是为了讲一个笑话而摆一个刻意的场景。
关于后二句,便不再作更多的分析。这样一首诗,通篇隐喻,我们说它是哲理诗,讲了什么哲理呢?似众说纷纭又若有共识。单从这头两句来看,也没有聊什么玄奥的哲学或人生问题。非要说朱熹这诗就是在阐释他秉持的”核心思想“,也未必然。诗名叫《观书有感》,没有说是《观XXX经典有感》,他可能单纯就是在讲一个读书的姿态,看待书本的角度,以及人与书本知识的关系。至于天理,只是出于职业习惯,顺口提到了而已。
网友评论
特喜欢他的诗
高手过招,精彩纷呈。我赶紧拜读你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