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传统文化光明大道
中华五千年演义(29):唐僧西游

中华五千年演义(29):唐僧西游

作者: 月儿明_0311 | 来源:发表于2019-11-09 21:09 被阅读0次
    玄奘塑像

    (29)唐僧西游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西行至天竺取经归唐后,太宗令其住锡西京弘福寺,一切经费由朝廷供给,并亲赐《瑜伽师地论》之序,即《大唐三藏圣教序》,成就玄奘译经伟业及千秋功名,也奠定自唐至今千百年来佛家修炼在中土经久不息之流传。 

    佛法广传

    大唐盛世,佛家思想传播亦规模空前,佛经翻译、传播数量巨大,很多人信奉佛法,深信因果而修心向善,社会安定,民风淳朴,正如佛经所述:“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佛法在唐代广传得益于太宗大力扶持。

    中土佛教源于西域天竺(印度)。汉明帝曾夜梦金人飞行殿庭,随后派遣郎中蔡愔及秦景到天竺求法,带回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佛家修炼法门自此在中土传播。三国时期,国人始依佛戒,剃发为僧。从三国至晋朝,都有人前往西域天竺求法,带回佛经,佛家修炼东流,逐渐兴盛。其后,历朝历代,几经波折,有帝王推崇佛家修炼,也有帝王以僧侣多违佛律等理由,坑杀僧人,焚破佛像。高祖在位时曾下旨,京城只留三寺一观,其它各州只存一寺。太宗登位后,大赦天下,停止了高祖淘汰僧道诏旨。

    早在武德三年(620年)太宗平定王世充时,少林寺上座善护、寺主志操、都维那惠、寺僧昙宗、普惠、明嵩、灵宪、普胜、智守、道广、智兴、僧满、僧丰等十三位僧人,在洛阳附近辕州城内赵孝宰等配合下,里应外合,夺取州城,擒拿守将王世充之侄王仁则,归顺了太宗。太宗派王君廓占领该军事要塞州城。其后,太宗派李安远持秦王教书《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书》,往少林寺宣慰。后来太宗下令将千段绢帛和柏谷屯田地四十顷、水碾一具,赐给少林寺;以公费设立五百僧兵及私人营房,自此少林寺得以发扬光大。

    玄奘画像

    决意西游

    玄奘,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世称“唐三藏”(“三藏”是指佛教之经藏、律藏、论藏;此称号意谓对佛教典籍之精通,只是一种泛用尊称,并非玄奘专名)。玄奘生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贞观三年(629年)开始西行,历时近十七年,途经千辛万苦,被尊为“千秋万古一圣僧”。

    玄奘大师系出名门,为东汉太丘县令陈寔后代。陈寔(纪元一 0四至一八七年)以德学并美、爱民如子著称于世。高祖陈湛、曾祖陈山及祖父陈康,率皆历任朝官。父亲陈惠“英洁有雅操,早通经术。形长八尺,美眉明目”,曾任江陵县县令,隋朝衰徼后,即弃官归隐。陈惠膝下有四子,老幺即是日后的玄奘大师。玄奘不仅遗传了父亲端严的仪表,更继承了父亲恬淡高洁的风骨。

    玄奘幼具夙慧,聪慧不群,“非雅正之书不观,非圣哲之风不习。”他八岁时,父亲陈惠坐于几侧口授《孝经》;当父亲讲到“曾子避席”时,玄奘突然整襟而起,恭敬地侍立于席侧。“你为何站立呢?”父亲问道。玄奘回答说:“曾子一听到师命,就立刻避席,我现在禀受庭训,怎可安坐如故,罔顾礼数呢?”父亲闻言大悦,预知眼前这个么儿,将来必成大器。

    玄奘十岁父母早逝,十一岁随二兄长捷法师,至洛阳净土寺。十三岁时,玄奘以“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一语,获当时负责度僧的大理寺卿郑善果的青睐,破例录取为僧。玄奘随兄安住于洛阳净土寺,礼道基上座和尚为剃度师,勤习佛理经义;直到十六岁,因隋朝败亡,洛阳战乱,乃偕兄离开洛阳,经长安、子午谷,南至四川成都。一路寻师访道,精勤不懈!二十岁时,玄奘于成都受具足戒,继而结夏安居(人名)研究律学;稍后,玄奘沿长江而下,云游大江南北,足迹遍及半个中国。

    玄奘二十六岁时,已获“释门千里驹”的美称,然而他并不以既有成就自满,始终虚怀若谷,勤学不倦!

    玄奘法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参访学习,觉得多年来在各地讲筵所闻,各家各派对某些问题异说不一,内容有很大的出入,因而深感难以适从。为了蹈继前贤遗风,一探佛法的究竟,决志西行求法,以释众疑。

    玄奘西行路线图

    九死一生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打定主意,要西行取经。可是当时唐朝初立,边境不宁,出国之禁很严。他两次正式表请赴印,都未获得许可。欲向西行除了偷渡,别无良策。其时荒年,朝廷允许百姓四出自行谋生,玄奘便乘机出长安西行,由西安经秦州、兰州、后到凉州,找到一个习武的胡人石盘陀作向导,昼睡夜行,偷渡出玉门关。不过石盘陀出关后,不堪沿途跋涉之苦,坚辞而去,并指出了关外尚有几处防守的堡垒,要玄奘谨慎行事。

    其行不久,终被哨兵发现,扣留问话。恰巧哨兵也是佛教徒,听了玄奘道出取经来意,意志坚定,哨兵便放他走了。从此孑身冒险,孤影赶路,披星戴月,走了三天三夜,尚未走出八百里的戈壁沙漠地带。

    此时已是人疲马倒,最后也因干渴难忍昏倒过去。忽被寒风吹醒,又继续前进,幸而奇迹出现,在荒凉的沙漠地带上出现了一块绿洲。玄奘见到了泉水,如遇救星,生命得以延续。在沙漠上艰苦的历程,是很难用文字、语言来表达。这里引用西域记里的一段话;“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草木不生,人烟绝迹。时而飞砂卷石,时而暴雨湿蒸,无饮无食,昏去醒来。时而枯骨折剑,战场遗迹。时而凶恶恐怖,鬼魅形象。”此中足见在沙漠中的旅行实乃九死一生。

    经过这片沙漠,才到高昌国。国王曲文泰是虔诚的佛教徒,他得知玄奘之事,遣使迎往。见玄奘到,如获至宝,敬礼备至,认作异姓兄弟。并要强留高昌,以“如不肯留下决将之送回中国”来威胁玄奘。玄奘乃绝食抗议,坚决不肯留下,终于使对方感动,准许放人。同时还派二三十人护送,盛治行装,赏赐了很多马匹财宝,并亲自修书知照各国当道,通容优待。于是,玄奘就沿着天山南麓西行,通过神秘的西域高原,经阿富汗,到达西北印度的迦湿弥罗国(即今之喀什米尔)。

    此后,又碰到了艰难的路程,要翻过终年白雪皑皑的高山峻岭,渡过一片没有人烟的大沙漠,牵着白马在严寒的冰山上穿过羊肠小径,稍有不慎,就有滑下千丈深渊,粉身碎骨的危险。同行的商客,不时有人被冻死在冰山上,或是滑下深渊中,葬身冰窖。玄奘游记上说:“连我自己亦不敢向渊底注视,因下面有数不清的千年不化的僵冻尸首。”在这艰难的历程中,所遇之险境确实数不胜数。经过七日七夜的行程,终于渡过冰山雪岭,再继续前进,便是印度境内了。

    那烂陀寺遗址

    取得真经

    玄装经过两年的出生入死,西行途中历经一百一十国终于在贞观三年到达印度西北,进入加湿弥罗、犍陀罗等处。他便从小乘论师研究小乘经典。为了更好掌握佛教理论,他还向婆罗们学者研究吠驮哲学,专心学习梵文,以成为研究梵典之工具。在此地住了二、三年,便从北印度沿河东下中印度。

    那烂陀寺是中印度一座著名佛刹,也是全印度最高佛教学府,住众一万三千人,其中知名高僧学者甚多。玄奘入寺时,那烂陀寺四大德出面欢迎,二百余僧众和千余施主手捧幢盖华香,赞叹围绕迎引,玄奘拜戒贤为师。住持戒贤论师,年高百岁,是全印度佛教领袖,尤其是唯识学的泰斗,深受国王尊重。虽然他智慧高深,但因身患奇疾,时时会痛得求生不得,欲死不能!

    戒贤论师

    有一夕,忽梦见三位圣者,一是黄金色的文殊菩萨,一是银白色的观音菩萨,一是水晶色的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告诉他:“你前生曾在此土做国王,因伤杀太多生灵,今生招致此痛疾之报,虽是痛苦不堪,但不必寻死。三年后中国将有一僧来印求法,您可尽量将唯识学传授给他,使大法流传中土。其业愆便可消除,痛疾也即消灭。”梦后,戒贤论师常盼唐僧早来,后来果然玄奘求法来到那烂陀寺,证明梦中事是真实。他非常高兴,就将生平所学都传授给他,又让他出外参访明师数年。

    玄奘法师在印度各地游学,前后参访十七年之久,特别是于当时学者云集的那烂陀寺学习五年,因而很想回国弘通所得。玄奘确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最佳实践者!

    玄奘自印度返国之前,曾应戒日王礼请,于曲女城主持辩论大会,目的是借此机缘,开阐大乘微妙法门,破除小乘外道的执迷。当时五印度中,有十八国王驾临护法,另有大小乘僧三千余人、婆罗门及尼干外道二千余人,并那烂陀寺千余僧众,总计七千多人,参与盛会,场面之壮观可想而知!玄奘于会中提出《真唯识量颂》:“真故极成色,是有法,定不离眼识宗;因云: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同喻如眼识。合云: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者,皆不离眼识;同喻如眼识,异喻如眼根。”并发誓言:“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难破(我所讲之道理)者,请斩首(我的头)相谢。”如是经过十八天,竟无一人敢驳斥之;大众也因此更加尊崇玄奘大师的德学道行。

    潜心译经

    玄奘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经过长途的奔波,终于回到长安。玄奘回到长安之时,受到朝野上下隆重欢迎。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玄奘去洛阳会见太宗。太宗对他极为赞叹和欣赏,劝他还俗从政,玄奘力辞。于是太宗请他把西行路上所见所闻记下。玄奘在弟子辩机协助下,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大唐西域记》,价值不可估量。《大唐西域记》记述了西域各国的奇闻异事,使得千年历史犹如亲眼目睹,万里山河仿佛亲自游览。玄奘西游数万里,所经历的国家包括今日中国的西北部、中亚地区、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斯里兰卡,以及伊朗、小亚细亚等国。这是远古以来从未听说过,前代典籍也从未记载过的事。

    玄奘随身携回梵本经典六百五十七部、佛舍利及佛像等,后以马匹驮负至弘福寺(日后译经的场所)。玄奘甫卸下行囊,即倾全副心力,进行翻译佛经的文化钜业。在皇室的鼎力护持与方内外菁英俊彦的携手合作下,从贞观十九年,到高宗龙朔三年(纪元六六三年),共十九年间,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根据《大正藏‧目录部》记载)。其中,以玄奘晚年费时四载,译成的六百卷《大般若经》一千三百余万言,堪称为光耀千古的宝典。玄奘虽道务繁忙,然于译经之从事,始终无一日间断。玄奘自订:每日译事的进度;白天因故耽误的进度,必于当晚补足;待“所作皆办”后,至三更之夜,才小睡片刻。玄奘每天五更起身,便先阅读梵本佛经,并用硃笔圈点,以为白天翻译的准备。玄奘“今日事今日毕”与“凡事豫则立”(此二语,后竟成众多有志者的座右铭!)的严谨态度,造就了空前绝后的译经成果!

    太宗亲制《大唐三藏圣教序》,弘扬佛法。

    唐高宗麟德元年二月五日,玄奘大师示寂(离世)于长安北面的玉华宫。高宗闻讯,悲恸不已,罢朝三日,并数度哀叹:“朕失国宝矣!”随后更下令:“一切丧葬费用,皆由国库开支。”玄奘大师移灵之日,弟子遵照遗命,以粗竹席为舆,奉神枢回京,安奉于慈恩寺翻译堂内。

    四月十四日,将葬浐东(长安之东十五里),京城及附近五百里内,送行者逾百余万人。当晚,夜宿墓所者,有三万多人。翌日安葬完毕,仪式结束时,天地变色、鸟兽哀鸣,人们更是悲恸逾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五千年演义(29):唐僧西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gi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