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婚姻育儿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育儿育己4:椅子留下俩黑黢黢大鞋印?做好“成”人教育

育儿育己4:椅子留下俩黑黢黢大鞋印?做好“成”人教育

作者: JIE胭脂雪 | 来源:发表于2019-08-14 07:04 被阅读215次

教育,是不断将善放大的艺术。——林青贤

现今社会有个现象:如果太过善良会被鄙夷,因为你“傻”。“说什么你都信”是句直接攻击人格的大杀器。

是从什么时候起,真诚、善良成为了不被明说的贬义词?傻人有傻福、大智如愚类的句子,只在不够精明的“傻”子突如其来被惊喜砸中时,人们既酸又妒的评价?

前些天翻看“家庭教育指导群”,分享让人很是感动,总是有那么多美好的事发生~

其中有条印象深刻,大体是说一位亲子导师在高铁上为照顾站票老人的自尊心,是如何巧妙不动声色让座,其中又经过了哪些内心挣扎的。看完不仅令人唏嘘。

事实上,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天使,一个良善悲悯的自己,也有过许多行善的念头。只是许多负面的论调悄悄在你我之间流传,类似“我叠什么被子,那乘务员干什么?!”、“我花了钱来的,凭为什么还得自己收拾?!”等等,荼毒影响为数不少像我一样曾经三观不足够稳定的人,随了大流。

在价值观养成阶段,孩子以及一部分成人在善的环境下便稳定善,在恶的环境下则巩固恶,而这一切皆因儿童时期家风、环境埋下的隐患。

林院长说,教育,是不断把善放大的艺术,这反过来证明唯分数论的弊端,品格教育是0-7岁主要工作!

1,“成人”教育,奠定一个人一生的底色。

0-7岁是“成人”教育,有关道德伦理,厚德才能载物;
7-15岁是“成材”教育,有关知识见识,让孩子有所价值;
15岁以上则是“成就”教育,此成就非彼成就,不是自我的成功,是能支持多少人的成功。

当初学萨提亚时的老师张丽红,曾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

一天,她乘坐高铁外出,有人要拿行李,她起身让了位置,与人方便嘛。

但那人走后,她望着自己原本雪白的座椅上留下了的两个大鞋印,开始反思:漫漫求学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教育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看,这样小的一件事,在有心人眼里,就是一个教育改革的触发点。

每每想起丽红老师讲这段经历时,都令我感动,这就是一种教育情怀!

类似的思考有很多,但她彷徨之后并不曾就此接纳去适应社会,于是金色童年幼儿园诞生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央视的个人采访中被更多人知晓丽红老师的理念和结果。我敬服这样的人。

那么教育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事实上,前面提到了的“成人”教育,也就是,说在0-7岁期间对孩子品格习惯的树立,这将影响孩子一生。一个品行高洁的人得众人爱戴,一个善于自省的人识得自己、易于幸福。

而,一个幸福的人很容易成功,但一个成功的人很难幸福。

二,是什么让社会风气每况日下?

当我们只向孩子拿成绩的时候,孩子长大后会出现了什么情况呢?我们在给孩子种下怎样的信念?

大家都说如今社会风气每况愈下,那么这背后发生了什么?是令风气不佳?又是谁,教会了那些人无需顾忌风气?这的确是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每个家长所思考的问题。

越来越多人开始讨论:为什么读书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人,毕了业之后照样找不着工作?反观在学校成绩一般或中等偏上,但性格开朗外向、兴趣广泛的学生,反而更容易在社会上取得成绩之际,教育已经从小范围试点,到大范围改革,更甚至现今习大大将家庭教育提上国度法制。

爱自然生命力体系的创始人林院长常说,如果爱没有增加,一切都不会改变。

当我们看中成绩时,我们爱的是事情,我们恐惧孩子无法取得现实意义的成功,映射我们自己的无能,实际是爱自己;

但当我们爱孩子时,我们看中的是他生命发展的可能性,不仅局限于考个好成绩、找个好工作,更重要的是种种经历给孩子带来的丰富体验,最终为他的生命服务。

当我们相信孩子时,更容易给出无条件的爱,孩子才会成长。不是孩子成长了,我们才相信孩子。

所以,教育的源头,需要给孩子很多很多爱,不是打着“爱”的旗号,实施命令、控制、指责和包办,这都不是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是懂得儿童成长的发展规律,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充分的尝试,无条件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给予充分的关注、关爱......

  • 是需要父母不断成长,在孩子需要时给予其支持和依靠;
  • 是父母不断拉升自己的格局,孩子才不会被我们的视角所局限;
  • 是父母首先要悦纳自己,自爱才能爱人,然后我们再相互扶持。无论成人或儿童。

有些人看到开口闭口说爱的人,就觉得肉麻和虚伪。事实上,西方的“爱”和中国的“行善”异曲同工,都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行善之家留有余庆,行恶之家留有余殃。大善之人,等同于大爱之人。

所以,我们也是时候该觉醒了,未来拼的是综合素质、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不仅仅是成绩。成绩好只代表在学习能力上可圈可点,但能力越强德行却差的人,危害社会的影响也越令人毛骨悚然。

三聚氰胺、皮革牛奶、苏丹红鸡蛋...都是高学识高智商犯罪的“成绩”。即便只遇上丽红老师那种情况,也令人心口发堵。

《与神对话》中说,有人认为以前的价值观是好的,现在的人心不古。

“神”承认我们的世界确实变得残暴而疯狂。 但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不曾允许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

  • 不曾允许学校让学生知道,爱是宇宙间的一切;
  • 不曾允许学校提倡无条件之爱;
  • 不肯教育我们的后代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身体、他们的人性和他们美妙的性别身份而欢庆,教他们要为白己的身体及其功能而羞愧尴尬,并告诉他们别用那些能给他们带来快感的方式触碰们自己的身体;
  • 我们最不不肯让孩子明白的道理是:他们是寄居在肉身中的灵性生命。我们也并不把孩子作为肉身中的生灵来看待;
  • 不肯教他们使用他们自己的直觉和最深层的内在理解力,而是教他们使用规则、 死记硬背的窍门和一个已经证明其自身完全无法通过这些方法进化然而继续使用它们的社会的各种结论;
  • 不肯教孩子运动、音乐、艺术的欢乐、童话的神秘和生活的神奇,不帮助孩子发挥他们与生俱来的天份,却试图将不自然的东西强加给他们;
  • 我们的学校允许和鼓励竞争,奖励成绩“最佳”和学得“最多”的学生,给学生的“表现”打分,对特立独行的学生毫不宽容,我们为什么要让去这样的地方呢?我们的孩子会因此而怎么想呢?
  • 我们隐藏爱的场景,允许孩子尚在襁褓中就看到暴力的场景;
  • 孩子们不被允许批判地分析长辈的作为,只被允许记住长辈做过的事。他们看到长辈的虚伪,并想方设法去改变它。然而他们的努力失败了,于是他们别无选择,只好效仿它。他们知道这么做是错的,却从没人教他们别的做法。

有些人会说,正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和他们疯狂荒唐的思想使得这个国家和这个世界道德沦丧。将人间变成地狱,让世界走到崩溃的边缘,破坏我们推崇道德的文化,代之以一种为所欲为、只求“良好感受”的伦理观。他们的伦理观正在危及我们的生活方式。

对,没错,一代代的年轻人的确正在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

但有史以来的年轻人都是这么做的。我们的任务是去鼓励他们,而非去制止他们。

  • 正在砍伐雨林的并非我们的年轻人,他们在要求我们停手。
  • 正在破坏臭氧层的并非我们的年轻人,他们在要求我们停手。
  • 正在世界各地的血汗工厂剥削穷人的并非我们的年轻人,他们在要求我们停手。
  • 正在收取苛捐杂税、开银行再用钱开展战争和维护战争机器的并非我们的年轻人,他们在要求我们停手。
  • 正在忽略强者和受压迫者、坐视地球工业有足够喂饱全部人的食物,但每天饿死的人成千上万的并非我们的年轻人,他们在要求我们停手。
  • 正在政界尔诈我虞的并非我们的年轻人,他们在要求我们停手。
  • 压制性欲为自己的身体感到羞耻和尴尬,并将这种羞耻和尴尬传给后代并非我们的年轻人,他们在要求我们停手。
  • 创建“权力即真理”的价值系统和用暴力解决问颗的世界的并非我们的年轻人,他们在要求我们停手。

当他们改变世界的呼声与哀求被置若罔闻,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心血已然白费,当他们发现我们无论如何都会执迷不悟,他们又不是傻子,他们将会不得已而求其次。假如无法击败我们,他们就会效仿我们。

悲凉和苦痛由此而生。

3,让觉悟/诚实/责任成为所有教导的基础

那我们该如何教育年轻一代呢?

  • 首先,要把他们当作生灵来看待。

他们是生灵,进入了肉身。 这对生灵来讲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这不是生灵轻易能够适应的事情。 肉身是非常封闭、非常有限的。所以孩子会在突然受到如此限制的时候哭喊。 请聆听这哭喊。 请理解它。请尽我们所能,尽量让我们的孩子感到他们“不受限制”。

  • 其次,温柔地、关爱地引导他们进入我们创造出来的世界。

请注意你们将要植入他们的记忆储存卡的内容。孩子记得他们看到的一切,他们经验到的一切。记得, 教育,就是输入和输出。

  • 最后,要按理念进行教育,而不是按学科。

开发一套新的课程表,围绕下面三个理念来组织授课:觉悟、诚实、责任。从我们的孩子幼起就教他们这些理念,让它们贯穿课堂至终。让它们成为我们教育模式的基础,让所有的教导都因它们而生。

我知道教育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但倘若我们父母自己能尽力而为,那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注:本文乃JIE胭脂雪根据个人体悟并《与神对话》中相关部分编辑整理,如若转载请联系作者。文内配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沟通删除。

若您有所触动或收获,无需打赏,点赞即可,感谢支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育儿育己4:椅子留下俩黑黢黢大鞋印?做好“成”人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ab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