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婚姻育儿
儿童0~6岁敏感期的成长,为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0~6岁敏感期的成长,为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 商飘飘 | 来源:发表于2019-07-29 16:31 被阅读3次

“你知道狼孩的故事吗?”相信很多人听说过,狼孩是指由狼抚育起来的人类幼童,据说到目前为止被发现的已经有十多人,而其中在世界上比较出名的是在印度狼窝里发现的两个女孩——卡玛拉和阿玛拉。

在被发现时,卡玛拉大约七八岁,而阿玛拉大约两岁,随后,她们被送往孤儿院抚养,由美国传教士辛格专门负责教育两个狼孩。可惜,阿玛拉于第二年就死了,而卡玛拉在16岁左右死去,卡玛拉在接受7年的教育中,也只是勉强学会了45个单词和几句简单的话,智商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虽能直立行走,但身上仍然存在许多狼的习性。

从狼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直立行走和说话并非人的本能,世界上狼孩的存在给了我们提醒,如果我们在儿童0~6岁敏感期的时候能够好好引导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更多的助力,让孩子迅速又自然地成长。

这一理念正是李芷怡写的《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一书告诉我们的,这是一本决定孩子未来拥有何种人生的育儿圣经!它全面、深入解读儿童敏感期的原创教育实践,以一个个真实的案例破解孩子内心的秘密,解析那些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的作者是我国的李芷怡,她早期在北上广等地的蒙台梭利幼儿园做高级指导老师,后来赴美国进修教育学,在纽约、洛杉矶、休斯顿、西雅图、匹兹堡等地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具有丰富的育儿知识与长期的经验积累。

《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一书正是李芷怡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看到的一个个案例写成的,原汁原味地展现中国妈妈的美式家教策略,手把手帮助家长解决令人抓狂的育儿问题,让孩子顺利度过0~6岁敏感期,为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一、儿童0~6岁有哪些敏感期的成长?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儿童0~6岁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因内在成长的需要,儿童会在特定的时间段吸收环境中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因素,而且不断重复练习。儿童每顺利度过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就会上升一个层次。那么,在儿童0~6岁敏感期,有哪些能力的成长呢?按照蒙台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敏感期大体上可以分为九种。

●语言敏感期(0—6岁)

对于我们大人来说,掌握一门语言是需要毅力和坚持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信息语言却是简单而又充满乐趣的。当你发现孩子开始盯着你或其他人的口型看,并尝试着牙牙学语时,意味着孩子要进入语言敏感期了。

●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对物品的摆放非常在意,甚至不准别人随便移动,在做事情的时候,也要要求你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否则就不高兴,要求重新开始,恭喜你,你的孩子进入了秩序敏感期。

●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进入了感官敏感期,妈妈一抱就笑眯眯,是孩子的嗅觉在发挥作用,一听到熟悉的声音就不哭,是孩子的听觉在发挥作用,孩子在生活中时时借助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了解世界。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作为成年人,我们早已习惯了忙碌的生活,目光和目标常常集中在生活中的大事情上,对于细微的事物很少关注。可是有时你会发现,到了某一阶段,孩子突然对地上的小虫子、瓜子壳、小石子等细微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抓在手上不放,或者盯着看上半天。这时,你的孩子进入了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动作敏感期(0—6岁)

孩子的动作敏感期,包括身体的动作和手的动作。一般我们在孩子学会走路后,一定要多鼓励孩子运动,让肢体动作更加协调,这对左右脑的均衡发育很有好处。

●社会规范的敏感期(2.5—6岁)

小孩到了两岁半左右,会渐渐变得不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了,而是将兴趣逐渐转移到了社交和参加集体活动上,这是孩子进入社会规范敏感期的表现。

●书写敏感期(3.5—4.5岁)

孩子三岁半左右,你会发现,他开始拿起笔涂涂画画,或者学着大人的样子写字,这时你要注意,孩子进入书写敏感期了。

●阅读敏感期(4.5—5.5岁)

当孩子对图书感兴趣,愿意看书或者听大人读书时,意味着他进入了阅读敏感期。

●文化敏感期(6—9岁)

孩子虽然在3岁左右对文化有兴趣,但真正出现探究文化的心理是在6—9岁期间,这个时候是孩子的文化敏感期。

敏感期是大自然赋予儿童的生命助力,它让儿童拥有了神奇的力量,相对比人漫长的一生,儿童敏感期实在是短暂的,但是,你不要小看这短短的几年,儿童在敏感期里获得的能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却是一生成长的基础。所以,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好好了解孩子的九大敏感期,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及时发现孩子的敏感期行为,给孩子需要的爱,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

二、在敏感期中怎样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很多家庭,都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很多大人对待自己家的孩子,都是一个态度——“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但是,每个孩子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敏感期,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明白,敏感期是一个学习期,不要样样包办,而是要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条件。

●首先,善于观察孩子的变化,找准孩子发展的敏感期。

在儿子小龙刚出生时,我就发现他的手具有抓握发射,当我把手指放到他的掌心时,他就会用手抓住我的手指,之前,我无意中看到卡尔维特的教育里,卡尔的父亲就是在儿子出生后,专门针对儿子的抓握反应来训练孩子的臂力和手的灵活性,因此,也想试一试,在喂奶时,我就会和小龙玩抓手游戏,慢慢地,他的手的灵活性越来越好。原来,我无意中训练了小龙的手的发展敏感性。

可见,只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到了某一个敏感期,从而对症下药。

●其次,敢于放手,让孩子在敏感期自由成长。

有孩子的妈妈就会发现,有时,自己恨不得帮孩子做完所有的事,特别是孩子生病的时候,恨不得生病的那个人是自己。但是,人生,始终是孩子自己的,任何人都代替不了。

在小龙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对各种小动物很感兴趣。有一天,我带他到草地上玩,他看见了一只蜗牛,好奇地蹲下来观察,不肯走了,刚好我有一件急事要去办,但是,怎么叫他都不肯走,真想把他抱走就算了,后来想想,难得他这么有兴趣,刚好爸爸在附近,就叫爸爸过来继续带娃。后来,爸爸说,他一直看了一个钟左右。

孩子到了敏感期,父母不能因为自己的不方便,不放手,不陪伴,白白错过了最佳成长期。

●最后,用爱和耐心,助力孩子敏感期的成长。

我朋友的小孩大鹏,各方面都很优秀,就是在识别色彩方面有障碍。他告诉我,他在小时候,对色彩非常有兴趣,和大人出去玩,就会问个不停。

有一天,他和爸爸一起去公园玩,看到各种颜色的花很兴奋,拉着爸爸问个不停,刚开始,爸爸很有耐心教他认各种颜色,后来,公司打来一个电话,告诉爸爸工作方面除了一些问题。爸爸开始对他的问题不耐烦了,一整天都凶凶的,没有好心情。大鹏不知事情缘由,以为是自己的问题,所以,虽然很想分清各种颜色,但一想到爸爸的不耐烦,就不敢问了。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全身心的包容和爱,孩子只有在爱中,才能不断地建立自己的人格、心智、道德标准等,不断完善自己的生命。

我曾经见过一个患自闭症的孩子,他从小不爱说话,妈妈为了陪伴他,辞掉了工作,慢慢引导他说话。每天,妈妈都会给他讲故事,鼓励他开口说话。后来他敢说话了,但是却不敢看人,妈妈也是慢慢引导他,先和熟悉的人慢慢对话,慢慢地,孩子说话敢看人了,妈妈又引导他学会生活的其它本领。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六年级了,十分憨厚老实,在学校里老师们都喜欢他。

敏感期是上天赐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而且这个礼物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敏感期里,我们要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爱和自由,静待花开,等待孩子自己慢慢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0~6岁敏感期的成长,为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ab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