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老马商书房
从0到1:谷歌是家垄断企业?

从0到1:谷歌是家垄断企业?

作者: 老马商书房 | 来源:发表于2018-10-29 11:36 被阅读61次

    大家都有喜欢的公司,比如阿里巴巴、腾讯、小米、华为……但我猜大家应该不会喜欢国企,不管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还是几大国有银行。老百姓普遍认为这些公司做得很大是靠垄断。在普通人眼里,都觉得市场竞争好,因为充分的市场竞争能够逼迫这些企业创新,老百姓从这些创新里也能得到好处。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什么这么方便,连买煎饼果子都可以用手机支付,就是因为阿里巴巴跟腾讯竞争,把这个支付产品普及了。银行的竞争就不够激烈,到今天还整天推销各种特别难使的卡,这就是垄断带来的恶果,它没有创新的动力。

    彼得·蒂尔认为竞争会扼杀创新,只有垄断才能实现从0到1这种伟大的创新。

    谷歌是全球最著名的几家科技公司之一,市值6000多亿美金,比美国所有的航空公司市值加起来还要高得多。但是,谷歌创造出的价值并不比所有的美国航空公司加起来还要多。美国的航空公司每年要接待几百万的乘客,创造几千亿美元的价值。但是,2012年的时候,美国的所有航空公司票价平均是178美元,除去成本,从每位乘客身上只能挣37美分。而谷歌创造的价值比航空公司要少得多,每年几百亿美元,但是谷歌的利润率是21%,是航空业的100多倍。

    所有的经济学现象不外乎两种层面的竞争,一种是完全竞争,一种叫做垄断。

    完全竞争是说,市场总是能通过竞争达到一个供求的平衡,这样产品的价格既不会特别高也不会特别低,在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假如突然出现一个行业特别容易赚钱,产品的价格卖得特别高,肯定是因为这是个新行业,产品稀缺。其他人一看挣钱,一拥而上。产品的供应量一下子变大,价格就会下跌,利润荡然无存。经过你死我活的完全竞争,价格一定会回到一个能维持有利润的水平,但是绝对不会贵得离谱。

    彼得·蒂尔认为完全竞争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因为要实现市场在供需相当的时候达到一个平衡,其实有几个假设,就是在市场中竞争的各个公司之间应该是没有差别的,他们卖的都是一样的产品,这些公司也没有其他的市场支配力。只有这几个条件都实现了,他们的产品价格才完全由市场决定,他们自己完全决定不了。

    但现实世界好像并不是这样,苹果、三星卖得特别贵,成本会比国产手机贵好几倍吗?肯定不至于,大家都是找供应链企业,拿各种配件,组装起来贴个牌。但是为什么苹果的卖七八千,三星的卖五六千,国产的卖一两千?

    很明显,手机是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但是并没有出现我们理想中的那种竞争把价格压到成本线附近,没有人获得超额利润的状况。而这个过程中,苹果获得了垄断性的利润,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90%的利润都赚走。也就是说,大部分手机厂商其实都是陪太子读书,一年到头白忙活。这就是说,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其实是很难实现完全竞争,一般情况都会出现垄断,垄断的公司就意味着自己拥有一个市场,在这个市场里可以自己定价,也没有什么竞争对手,轻松地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在经济学家眼里,垄断肯定是件坏事,因为垄断意味着用一些特别的手段消灭了竞争对手,或者从政府那里拿了一些特殊的许可证而别人拿不到,就像咱们中国的很多国有企业一样。

    但是彼得·蒂尔说,还有一种可能也会产生垄断,就是靠创新一步一步地做一个特别好的、领先的产品,没有人能复制,在非常自然的情况下就达到了一个市场的垄断地位。这不是非法强占或者靠政府关系搞到的,对消费者很有价值,对市场很有好处。

    谷歌在21世纪初就已经在搜索技术上把竞争对手微软、雅虎远远地甩开,到今天,世界上都没有人能挑战他的地位,这就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垄断。那些航空公司就是个服务行业,买一些飞机、找一些服务人员就能干,技术含量不够,所以导致门槛不够高,没法把竞争对手挡在外面,所以就形不成垄断,所以一个乘客身上就只能挣37美分。

    可能你会觉得谷歌没有垄断。其实垄断与否,作为企业当事人来说,肯定不会轻易承认自己垄断。很简单,我如果特别高调地喊“我是个垄断企业”,政府能不查我?法院能不起诉我?同行能不趁机打击我?别找那个麻烦。

    谷歌占了全球搜索市场的68%,肯定是垄断了。但谷歌会辩解,我的市场份额占了68%,可是利润不行,我95%的收入都是靠广告,一年才几百亿美元,而全球广告市场六七千亿美金呢,我总共才占3%、4%。

    谷歌有时候还会演演苦情戏,把自己定义成一家科技消费品公司。谷歌除了搜索引擎还做很多其他的东西,自动驾驶汽车、安卓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可是科技消费品这个行业就大了,得把苹果之类的这种公司都算进来,整个市场规模有上万亿美元,谷歌跟垄断可更不沾边了。所以真正的垄断者把自己定义到一个特别模糊、特别大的行业,让自己看上去占的份额很小,就不容易跟垄断联系到一块去。

    真正的处于竞争中的公司,为了拿到投资或者在消费者面前得到一个好印象,反而会吹牛说自己是垄断。打个比方,假如你要在你所在的城市开一家越南餐馆,原先这个城市里一家越南菜馆都没有,这时候你说:“我是我们这个城市里越南菜领域的垄断者。”话可以这么说,但是你自己信吗?没有人竞争确实是真的,但没有竞争可能是因为没有市场,消费者没有需求,和你产品好、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导致的垄断是完全两回事。

    很多创业公司为了拿到融资,特别喜欢夸大自己在垂直领域的地位,实际上只是在往自己所在的领域前面加上无数个定语。最后你会发现,符合条件的本来就只有它一家,根本是在自己编故事。但是,编这个故事就是因为他们很清楚商业的本质就是建立垄断,如果拿不到垄断地位,就意味着做不大的,投资人就不感兴趣。

    竞争能带来的问题很多,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会消耗你的精力。

    还是拿开餐馆来说,你想开一家好餐馆,但是这条街上好多家餐厅都在跟你做激烈的竞争,那你就活得特别痛苦,会为了吸引消费打折,推出特别优惠的菜品。可是降低了价格之后利润就低了,利润低了就只能给员工发非常低的工资,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开销,设备坏了也不舍得换。时间长了,这又会降低你的工作效率。所以,激烈竞争后,你的创业项目很难提升品质。

    可能你会说,中低档的餐厅竞争太激烈,我开一个高档餐厅。其实高档餐厅也好不到哪儿去。我们经常听说米其林三星大厨,这些厨师压力非常大,有些大厨被降级后真的会自杀。

    相比之下,像谷歌这一类处于垄断地位的公司就不担心别的企业来竞争,完全有足够的自主权去关心自己的员工,搞搞企业文化。还有更多的精力去改变世界,去做无人驾驶,去做人工智能,玩得游刃有余。

    谷歌的座右铭是“不作恶”,不做坏事,坚守道德底线,你可以理解成那只是一种品牌策略,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这是企业的一个价值观。什么样的企业才能“不作恶”呢?就是在挣钱上压力不大,还有余力去强调一些“形而上”的企业。不处于谷歌的这种垄断地位,追眼前的短期目标、利润、业绩都追不上,哪有时间做这些规划?每天只能是苟延残喘,整个状态就非常不一样。

    竞争还会让你把注意力过分地放到竞争对手身上而忽视了自己的发展。

    千万不能有竞品思维,要用产品思维考虑问题,因为产品思维是围着用户转,竞品思维是围着对手转。彼得·蒂尔在《从0到1》里举了微软和谷歌的例子。

    微软和谷歌的竞争实际上是非常全方位的。微软系统自带的是IE浏览器,而谷歌做的是Chrome浏览器。Chrome浏览器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占一多半,打得微软没有还手之力。微软还开发了一个搜索,叫必应搜索,这是直接跟谷歌的搜索业务竞争的。这两家公司还都做平板电脑,谷歌也出过一个Chrome OS的操作系统,跟微软的Windows系统也是打得不可开交。

    这两家公司,一个做操作系统的一个做搜索引擎,应该是井水不犯河水,结果为了竞争,业务发展越来越雷同了。争斗的结果就是,苹果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突然冒出来。2010、2011年的时候,谷歌和微软的市值都比苹果要大得多,到2013年,苹果的市值达五千亿美金,而当时的谷歌和微软加起来才4600多亿。就算到今天,苹果依然稳压谷歌和微软。这就是两家当年太重视对手的结果,把战略和注意力都放在对手身上,结果一不留神冒出个苹果。

    竞争还会让我们过分重视过去的机会,一味地复制过去的模式。

    国内手机各个品牌拼来拼去,基本全在拼配置,一家用了双摄像头,别人立马也用;一家用了高通835处理器,别也肯定用。这种竞争进入了一个非常低级的模仿的阶段。

    有个例子特别有意思。在硅谷的顶级的工程师里,自闭症患者特别多。这是因为得自闭症的人对社会的动态不那么敏感,不容易受别人的影响,不会盲目跟风。这导致他们对发明创造、电脑编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最终更容易成为硅谷的技术精英。这其实也从反面说明了,竞争特别容易让你重复过去的模式,让你跟风然后失去一些独特的机会。

    实际上,竞争造成的坏处不仅在商业领域,早就蔓延到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

    比如咱们最常抨击的教育制度,各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其实都差不多,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本质上来说都是应试教育。美国虽然看上去感觉像素质教育,实际上只是不只考核分数而已。这种教育体系就会形成一种竞争特别激烈的环境,让我们从小就失去方向。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懂得竞争,考一个更高的分数,一个更高的排名。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竞争,我们终于考上了大学,又要开始考各种证书,各种资格。这时候没人管你有什么个性化的天赋、个性化的爱好,这些东西在全人类的教育体系里基本上都不太重要。你要是在考试和作业上没有做到出类拔萃,那么你就是一个特别怪异的人,你跟这个现实世界就找不到交集。而且越高等的教育这种现象就越严重,优秀的学生会很自信地认为他花时间去适应这种教育体制就是人往高处走的一种表现。

    实际上,彼得·蒂尔从小就是个好学生,一路考到了斯坦福大学的法学院,在大学里也是个学霸。他毕业之后想去考最高法院的书记员,结果没考上,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他后来去创业,有了后来的地位。所以,他总结这一段经历时,他觉得竞争差点让他失去很多追求自我的机会,让他差点成为一个非常平庸的法院书记员。

    竞争有这么多问题,建立一个垄断就是一个非常必要的事情。彼得·蒂尔亲力亲为过这样一件事。他们在1999年的时候成立PayPal,然后要做线上支付。跟他们同时期的还有一家公司叫X.com,跟PayPal干的基本上一模一样。这家公司创立者就是做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

    当年的彼得·蒂尔跟埃隆·马斯克,两人为了应对彼此的竞争,他们的员工每周要工作100多个小时,大伙儿根本不把注意力放在生产效率的提升上,而是放在竞争对手身上,天天琢磨怎么打败对手。甚至有个员工走火入魔到设计了一个炸弹,要把埃隆·马斯克的公司炸掉,公司开会时他还把炸弹拿出来演示,告诉大家怎么用。

    经过激烈的竞争后,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事不能长久,这种竞争一点意义都没有。于是彼得·蒂尔跟埃隆·马斯克就坐下来一块谈,把两家公司合并了,这才有了后来的PayPal顺利上市。

    彼得·蒂尔坚定地认为竞争对于创新一点好处都没有,要想真正地创新必须垄断,解决后顾之忧,才能持续地把产品创新做到最好。

                                                        (扫码关注小程序,收听更多泛商业类书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0到1:谷歌是家垄断企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cb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