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也读过不少书,总以为自己会读了,实际读得效果实在勉强,又缺乏条理,过一段时间再想,一点东西都没有留下,今天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才恍然大悟,原来有一些书,有一些段落,并不一定要完整的看一遍,我们不能指望把书全部搬进脑子里,正确的读书方法有以下几各方面:
一 硬书需要多下功夫,要写书评。
干货,跟你的专业背景积累,工作阅历积累是有关的,包括一些打开视野的书,都需要慢慢读。
特别是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是需要慢慢阅读一本到两本经典图书的,这个时候要追求阅读的质量,而不是阅读的数量,这样阅读的效果才会比较好,读得快反而是坏事。
不同的书,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可以先看看它整体的框架,把脉络看清楚后尽量读快一点,比方说一本两三百页的书,先用半个小时把整个框架翻一下,这叫略读,也叫速读。
读完觉得不错可以再一章一章往下看,这个时候可以读慢一点,读的时候还可以做一些笔记,写一些心得。
把这些书全部读完,有可能还要看一些相关的书,来印证、启发自己。
有的书可以略读,只要大概知道每本书的要点和价值,我就认为这本书的营养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了。
很多人读一本比较难的书,他不是先把整体框架读一遍,而是一上来就一章章地往下读,其实很多书,看第一节、看第二节、看第三节都看不明白,但是你看到后面,对整个框架有了一个完整的概念,再回头看第一二节,你会豁然开朗,就进一步理解了作者的逻辑。
对于简单的书,或者杂志,一篇篇,一章章直接去看就好。
有的人一年能读很多本,其实真相是, 很多书原来已经有积累,并不是从头到尾把每个字都认认真真读一遍。
如果是那样的话,读书的效率会很低。
但是如果拿到一本我原来知识领域里没有读过的,读起来就会比较慢,就像原来在大学看高等数学一样,得一页一页地读。对于这种比较难的书,读起来也有一个技巧,就是先不管看不看得懂,从头到尾先读一遍。
二 选好书,做记录,写书评——不动笔墨不看书。
如何把一本书读得有质量?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第一,选择这个领域内相对经典的好书;
在豆瓣、一些好的网店上面,比如亚马逊,耐心地看目录、摘要、书评,选择一本好书。经过比较选出一本合适自己的,在这个领域比较经典的书就行了。
经典的书经得起时间和读者的考验,能够给人以最大的启迪。
第二、 读到好的章节、好的内容,先做一回小学生,细心做一下书摘。
把别人书里边的观点摘录下来,可以找个小本子或者直接在书的空白页面,看到什么心得一条条摘录下来,就好像给这本书重新写大纲。
通过摘录的过程,就可以慢慢地把这本书的框架一点点清晰化。
第三个建议是 对好书或者看完以后有触动的书,写书评。
说到写书评,很多人可能觉得写个千八百字的,很累。但是现在有微博,有豆瓣,完全可以写个短书评,三五十字,一百个字,拍拍书的照片,谈谈你对这本书的感受。
读完一本书,没有用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写一篇有质量的评论,其实这本书真的没什么收获。
只是以为自己看懂了一些道理,古人也告诫过我们“不动笔墨不看书”,这个事情上古人没有骗我们。
写书评的方法也很多,有时候是介绍这本书里边的观点,有时候是从书里引申到自己的一些理解,还有的时候我就写一些关于这本书里面的一些花边八卦之类的,说不定读者还特别喜欢看。写书评也是有很多很多方式的,关键是要开始写,哪怕是从短评开始。
会读书的人其实下的都是笨功夫。
但是不是每个都学的会这样的笨功夫。
人们可能爱看书,却不一定会读书。并且以此安慰自己:看书就好像在学习,好像在进步,觉得自己还不是一个非常堕落的人。
这样读书读到最后,收获不大,当然至少也读了几本书,也不坏,总比搞一些吃喝玩乐的事情更雅致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