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学习、教育历史有意思读书笔记
晨读:《资治通鉴》[352]弊政催生贪腐,内乱开始萌生

晨读:《资治通鉴》[352]弊政催生贪腐,内乱开始萌生

作者: 大珊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7-18 07:48 被阅读26次

四年(公元17年)

夏季六月间,王莽重新在明堂把象征封国的茅土(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授予诸侯王,亲自设置有文采的石制几案,陈列菁茅和四色泥土,祭告泰山、国家宗社、后土和先代的祖父祖母,然后进行封授。王莽喜好说空话,羡慕古代的制度,多给人赐封爵位,为人却实在吝啬小气,总是以地界还没划清楚为由,暂且先给一包茅土,并不实际给封地,来安慰那些喜欢受封的人。

[点评]

王莽又玩儿了一次“更授茅土”的把戏,给每人发了一把茅土,感觉像哄小孩子的游戏,再说,封了这么老多爵位,他也拿不出来那么多土地封赏。

王莽设置羲和命士,督促实行管理财政的五均、六管制度。每郡有几个名额,都由富豪、大商人担任。这些官员乘坐驿车,谋求奸利,往来全国。乘机与郡县官吏勾结,设立假帐。国库未能充实,而百姓更加穷苦。

本年,王莽再下诏,重申肯定六管。每一项管理制度下达,总要为它设置条规禁令,违犯的人罪重的甚至处死。奸猾之徒与贪官污吏同时侵害百姓,百姓不得平安。此外,上公及以下有奴婢的人一律交税金,每一奴婢要缴纳三千六百钱,天下愈发愁苦。纳言冯常就六管制度进行规劝,王莽大怒,把冯常免职。

新朝的法令,琐碎苛刻,百姓动辄触犯禁网,农民没有时间耕田种桑,徭役繁重。而旱灾、蝗虫灾接连发生,诉讼和监狱中在押的囚犯长久不能结案。官吏用残暴的手段建立威严,利用王莽的禁令侵占民间财产。富人不能保护自己的财产,穷人不能活命。于是,无论贫富都当起强盗。他们依靠高山大泽的险阻,官吏无法制服,只好蒙蔽上级,以致盗贼渐渐地越来越多。

临淮瓜田仪盘据会稽郡长州,琅邪吕母聚集党羽几千人,诛杀海曲县宰,乘船入海,当起海盗,人数越来越多,有一万左右。荆州发生大饥馑,百姓逃入山野沼泽,挖掘荸荠而食,互相攻击争夺。

[点评]

王莽新朝所做伤天害理之事,简直罄竹难书,农民终年劳动不得温饱,贪官污吏只知道横征暴敛,残酷的法令、繁重的税赋,旱灾、蝗虫灾接连发生,百姓除了寻死,就再难找到其它的活路。把百姓搞得没有活路了,先是当盗贼,接下来就是造反了。

新市人王匡、王凤出面为大家评理,排解纠纷,于是被推做首领,拥有数百人。这时亡命客南阳马武、颍川王常、成丹等,都来投奔。他们一同攻击距城市较远的村落,藏在绿林山中,数月之间,集结到七八千人。又有南郡张霸、江夏羊牧等,与王匡同时崛起,都有一万人之众。王莽派使者前往,颁发赦令,希望瓦解这些盗贼。

使者回来汇报说:“盗贼即使瓦解,马上又会聚集起来,问他们缘故,都说:‘法禁烦苛,举一下手都犯法。努力耕作所得,还不够交税。闭门自守,什么也不干,又会因为邻居铸钱挟铜而被连坐,奸吏借此巧诈勒索。’人民穷苦,所以起而为盗贼。”王莽大怒,将使者免官。而如果使者顺着他高兴,说:“奸民狡黠,应该诛杀!”或者说:“时运使然,很快就会被消灭。”王莽就高兴,给他升官。

[点评]

王匡、王凤被拥戴的原因,很有意思,是因为能为大家“平理争讼”。因为在王莽的天下,已经没地方讲理,甚至人被抓进监狱里去了,都没人来审理判决,永远不能结案,不能出狱。正常的政府服务,完全停摆,贪官污吏,上下其手。于是,百姓就自己找讲理的地方了。

五年(公元18年)

王莽任命大司马司允费兴作荆州牧,接见并询问他到任后的施政方案,费兴回答说:“荆州、扬州的百姓大都依靠山林湖沼,以捕捞、樵采为业。前一段时间,国家推行六管制度,征收山林湖沼税,损害、剥夺了百姓的利益,加上连年久旱,百姓饥饿穷困,所以沦为盗贼。我到任后,想要明令晓喻盗贼返回家园,贷放农具、耕牛、种子、粮食,减免他们的赋税,希望可以解散、安抚他们。”王莽大怒,免掉了费兴的官职。

全国的官吏因为得不到俸禄,纷纷去牟取非法利益,郡尹、县宰家里积累上千斤黄金。王莽于是检查始建国二年匈奴扰乱中国以来,所有军官和边境官吏大夫以上牟取非法利益增加产业发了财的,没收他们家中所有财产的五分之四,用来资助边防急需。各公府官吏乘坐驿站快车跑遍全国,审查贪污案件,动员官吏告发他们的上级,奴婢告发他们的主人,希望用这样的办法来禁止奸邪,可是奸邪却越加厉害。

天下官吏领不到俸禄,全靠贪赃枉法,郡尹、县宰家财都累积千金。王莽于是调查始建国二年匈奴入侵以来,所有军官和边境官吏大夫以上牟取非法利益增加产业发了财的,没收他们家中所有财产的五分之四,用来资助边防急需。各公府官吏乘坐驿站快车跑遍全国,审查贪污案件,动员官吏告发他们的上级,奴婢告发他们的主人,希望用这样的办法来禁止奸邪,可是奸邪却越加厉害。

[点评]

解决问题,关键是要找对问题,找到“真因”。王莽对给他讲真因的人,都免职。顺着他高兴说话的,就鼓励,那他就永远只能掩耳盗铃了。他的所谓“解决问题”的举措,只会制造新的,更大的问题。

华杉先生评论: 要承担责任,就一定要“耐得烦”,人是情绪动物,都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想心烦,不愿意碰那些烦心事。而当你成为领导人,表现出不想心烦的时候,谁都不会来烦你,有什么灾什么难都不告诉你,你就只能等死了。秦二世就是这么死的,王莽也是这么死的。王莽空读那么多书,但他的读书,都是玩物丧志,不是格物穷理,而是慕古游戏。他要开创新朝,结果也不过是志大才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资治通鉴》[352]弊政催生贪腐,内乱开始萌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zx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