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圈子的正确心态

作者: 牛粪茶壶 | 来源:发表于2018-04-17 16:53 被阅读127次

有朋友看过《你以为你牛,其实你是圈子弱,平台低,对手矬》这篇小文,以为抓住了文章精髓,过来善意提醒我:“我觉得吧,你应该接触与你同龄阶段的圈子,而不是不如你的人,你的圈子会封闭,你会停止成长的。不要觉得自己牛,是因为自己的圈子太弱了,没有必要刷存在感。”

提醒很善意,但他可能误会我了。那篇文章我也看过,精髓不是劝解我们混更高级的圈子,而是劝我们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戒骄戒躁,锐意进取,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知识越多越感觉无知,水平越高越感觉不足,层次越高越感觉渺小,眼界越宽越感觉狭隘,生活越安逸越感觉危险,这就是敬畏心。

一路走来,都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认知,努力在每个阶段,在个人所处的圈子里变成中上,向上学习心向往之,向下谦卑有问必答,所以增益不少,知识和朋友层面获得不少收获。每每交流,虚心向长者请教,也会向有专长的幼者取经。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十几岁就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一直虚心求教,不敢妄言精通,才有今天略有心得的进步。

不可否认,周遭总有一些“砖家”“牛人”“自我感觉良好”爱指点江山的人,他们总以过来人的口吻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貌似他们很牛逼的样子。有些是好为人师,有些纯粹是刷存在感,有装逼嫌疑,这种打着对别人好,别人得听话的表达不太令人舒服。指点江山可以,希望别人好也对,父母对叛逆期孩子的颐指气使孩子尚且反抗,更何况层次差距不大的人。

只有真正的达人或双方层次差距很大的情况下,对方的经验、体会、知识、逻辑太令人信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种情境下,对方的建议中肯,意见重要,不管方式如何,我们容易接受。反而那些自己尚未经历,未曾达到,没有融汇贯通的人,用猜测、可能、应该、一知半解的假大空来指点别人,容易引起厌恶。

我能理解提醒我的那位朋友,他在指点我说不要认为你牛,你周围的人太弱了而已,你和太弱的人交往没价值,应该和学界商界精英联系。他说的有道理却不全面,十年前我的朋友观就成型了,周边跟我探讨或我学习的对象都比我强很多,他们学问比我高,事业比我大,钱比我多,我请教科研前沿和方法,学习商业经营和玩法,别人也在问我的判断和思考,这种交流才是我学习的通道,但它不是生活全部。

于是我跟朋友解释,人的发展跟圈子有关系,但混圈子不是单纯为了学习或显示牛逼的。你看的那篇文章并没有讲如何找到高层圈子,也没说如何跟他们学习,他只是提出一个观点:时刻保持虚心和学习状态才是进步的状态,不要贪恋被认可的快感,而要超越自己固有的范围和层次,开辟健康的上升通道。你看到这本书,感觉他说的对比你牛,你就在向他学习,如果你看到一篇垃圾文章,或许你会骂他误人子弟,所以你会要求自己看好书,而不是读垃圾。

然后我们聊起了关于学习和进步的问题,我认为学习的途径很多,不是说不混圈子就不进步了,根本来说,不思考不看书不写作才退步。所以本质是必须看好书,向高人请教,向高处走,然后帮助相对落后的。高的处有我们学习的东西,低处能让我们体现价值,人不能只顾个人进步,而忽略了个人价值和意义的体现。一味攀龙附凤,陷入功利自我,没有亲朋,纵然站到高处自娱自乐,又意义几何呢?

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陷入书的逻辑,不应片面看问题,应该有自己全面深刻的看法。如果每个人都只和同辈群体或更高层次人交流,那和低层次或年龄段的人交往就没价值了?那每个老师给学生讲课的意义在哪里?所以,相对全面的认知是:在学习上肯定往高处看,在休闲上肯定和平辈群体,在价值体现上肯定在低处(社会价值在别处),一旦越过阶段,就乱套了。层次不到非得混高层,不明智,也够不到;沉迷于低层次获得尊严,没意义,更没法进步;只有同层次交流、休闲才有意义。

价值却不一样,我们只能向高层学习,但很难给高层提供价值输出,除非被高层所用,成为工具,至少在智力、经验、知识层面我们对高层意义不大。但如果你给一个小朋友解答了问题,提供了帮助,对他来说,你就是高层关系,这是他人视角,至少你的知识经验有了意义。所以,在意义层面,平辈是互通有无的交流,对后辈来说,你的经验是财富。和父母亲朋等强关系聊天也类似,或许在某方面他们不如你,但不妨碍你们交流,因为这不是圈子问题,也不是水平差异,更不是为了学习进步,而是情感维系的必须。

世界是平衡的,平衡之道在于一呼一吸,在于礼尚往来。一味学习进步武装自我,只进不出,学成的价值在哪里?难道只为未来装逼?所以输入输出要平衡,向高人高层看齐学内容,向平辈交流互通有无,向后辈表达输出价值,这样才有里子和面子。比如写作,才思枯竭怎么办?多看书多请教多思考啊,多学习水平才能慢慢提高,思维才能保持敏捷,表达才能源源不断。

我们可以和优秀的人做朋友,但不要想当然认为结识了几个牛朋友就是牛人。我们可以轻易混入某个圈子,但不一定是圈子的人,阶层更是如此。只有在能力、水平、思维达到了,以该层次的思维习惯行动践行该层次的主要日常流程时,才真正融入,它是内外兼备、表里如一、关系到位、知行合一的过程。优秀了,能力和事业在这个层次了,就是这个圈子的人了,能力视野格局已经完成蜕化了。

今天只是阐述圈子对问题的理解,试图消除误解和偏见而已,不想争辩。因为我时常把自己比作趴在地上的人,姿态放到最低,每有一点进步都能欣喜若狂,我们不想人前卖弄,也不愿敝帚自珍,要凭良心说真话,凡事三思后行,多交流多请教多与人为善,不要张扬跋扈。不要把目光盯着所谓圈子,不妨把注意力放在学习状态和方法上来,学习是目的,圈子是手段,日三省吾身,有收获才是真,混圈子没错,心态要正确。

要区分进步、休闲和价值体现的关系,不能矛盾对待。进步需要向前看,休闲需平视,价值需要向后看,先付出才有价值,别人需要的才是价值,不是自己需要的才是价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人微言轻,不争对错,只争朝夕。

相关文章

  • 混圈子的正确心态

    有朋友看过《你以为你牛,其实你是圈子弱,平台低,对手矬》这篇小文,以为抓住了文章精髓,过来善意提醒我:“我觉得吧,...

  • 混圈子

    偶然在一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大二在读,月薪1千,1年后买下100万跑车,如何做到的》。本来是活脱脱的标题党,都不...

  • 混圈子

    我是个老古董。时代发展这么快,我还是坚持地认为,深度学习,完善自身要比混圈子来的重要。 你牛逼,你厉害,你在专业领...

  • 混圈子

    目前已经习惯了每天只睡5个小时的时间,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主要看熬夜人的心态,假如让你做你喜欢的事情,那么...

  • 混圈子

    大师之前在“神游”转发过一篇文章,今天焦主任对我忠告,叫我再好好看看这篇文章,叫我先从自己的外在形象改变开始。

  • 混圈子

    按照计划2021要开始混圈子了,混入了几个微信群。 大哥A毫无大哥气质,群内言谈举止飘忽诡异,头像签名极其中二,提...

  • 混圈子

    今天胡思乱想的主题是,如何混圈子? 人嘛,总是要有几个朋友的,朋友除了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同事,再就是靠缘分遇见...

  • 2016-12-11

    昨日参加一个专家聚会。整场走下来,不禁思考,混圈子的意义是什么。即便是外向如我,也开始觉得为混圈子而混圈子,是一件...

  • 寻梦年代连载小说:不以风骚惊天下,就以淫荡动世人!

    上回书暂且不提,跨年不可不过,都说现在是混圈子,我和柳青云都得混圈子,混圈子可以交新朋友,最不可少的一定是异性朋友...

  • 《混圈子不如混自己》

    1 在这个纷杂的社会,有很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业,也就有了不同的圈子。有商圈,有文化圈...

网友评论

  • 大道皮皮:我不想混圈子了,虚假。
  • 风君子哥哥:都怪自己不牛
  • 芸生青浅:曾经我也思考过 我进群里以后 以为群里都是读了大学的人 后来发现里面有各种各样的 还有结了婚的😂而你是当中学历段位最高的 你一直在输出 我想过你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大多数人都有一种体验 不是同类 沟通困难 你看 因为无法理解你 你还得费力解释 不累吗 现在看你这篇文 我明白了 大叔果然高风亮节 向大叔多学习😄
    牛粪茶壶:@芸生青浅 :flushed: 今天一个邻居老太太来找我,让我给一个30岁滴小伙,中专,卖药滴介绍女票,俺说认识的都比较小,不适合~
    芸生青浅:@牛粪茶壶 😂😂😂这件事太难解决了 大叔又不帮忙
    牛粪茶壶:@芸生青浅 :sunglasses: 抓紧找个对象,体验体验,抱着平凡心~
  • 牛粪茶壶:鹤舞乱青天
    混圈子绝不是一起喝酒一起吃饭一起玩这么简单的。比自己牛逼太多的人在一起感觉浑身不自在。好在从小被教育,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别的不敢说,装孙子绝对一把好手。

    牛粪茶壶
    是啊,本来想写所谓混高层圈子,咋混?不是进去就算圈子人物了,真正向优秀看齐不是混圈子那么简单,很难和优秀搭上关系。搭上又如何?全靠自己学,自己想办法问,别人是不屑主动教的。那篇文章只是从心态上说要摆正,人外有人,不要感觉自己牛逼了就了不起,多想想还有大范围,还有更优秀的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指的是这个,落脚点还是个人努力。马云圈子牛,所以牛。这个逻辑不对,应该是马云牛,所以圈子牛,很多人想错了。

    鹤舞乱青天
    向高层次学习是对的,去接触也没错,姿态放正,心态放平。所以我感觉感触很深,个人不努力,混圈子意义不大。但是去有意识接触一下,学习学习还是可以的。我不太愿意跟比自己牛B太多的人接触,但是也刻意的逼着自己去接触一下,去看看人家的生活,人家的思维方式。
    牛粪茶壶:差距太大的圈子进去有时像小丑,无法融入,太高的东西不好学。至少得水平差不多,或高出自己不太远,才能搭上话,能学到最有用的。要么各有特长,学习对方特长,人格平等。水平到了,周围朋友和圈子一般会变化,我想大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应该放大一些圈子范围,“功利”一点,能学更多进步更快。因为我们没挖掘出自己极限,不一定经营好自己的能力和未来,这个层面来说,扩大交际意味着学习通道变宽,理论来讲未来更明亮~

本文标题:混圈子的正确心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gu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