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日:“不知也。”又问。子日:“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日:“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日:“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在孔子的心目中,仁和才能是两回事,所以当孟武伯问孔子:“子路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清楚。”
孟武伯没有听明白孔子说的意思又问。孔子这时回答:“仲由,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他有能力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但我不清楚他是否达到了仁。”
孟武伯继续问:“那冉求怎么样?”孔子说:“冉求,千户人口的地区,百辆兵车的封地,可以让他当总管,但我不清楚他是否达到了仁。”“那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穿着礼服站在朝延之上,可以让他负责外宾交涉工作,但我不清楚他是否达到了仁。”
可以把仁分或三层来看:第一是指仁心,是人所具有的某种情感和意志上的向善性;第二是指仁德,将仁心长时间的蓄积而形成的一种善良品德;第三是指一种圆满的境界,正如《周易·乾文言》所说“君子体仁,足以长人。”逐步发展到所谓“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境界,也正是《大学》“止于至善”的境界,仁心、仁德圆满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