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传统的绩效考核的弊端:
中国式考核,最常用的就是“德勤绩能”四维综合考评。通常对干部或员工的考评,从四个维度展开:
1、德:工作态度和品德德,操守等 。具体指标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工作积极性、团队协作、服从精神、执行力等。
2、勤:出勤状况和敬业精神。具体指标包括:敬业精神、出勤类、请假天次数、迟到早退情况等。
3、绩:工作结果、效率和业绩。具体指标因岗位而异。
4、能:工作表现与能力。主要采用评估法,主要包括:岗位专业能力、管理通用能力。具体包括:领导力、计划执行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逻辑和判断能力等等。
在以上四个维度中,“德”与“能”的考评主要采用主观法则,偏定性,考评周期一般较长。而“勤”的考核相对简单容易,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好,甚至开办公司时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考勤系统。
严格来说,德能考评是最不好做的,虽然难度不大,但由于主观性太强,员工的认同度很低,激励效果也很不理想。
对“绩”的考核,以前最流行的可能是KPI了。
本文主要分享当下流行较广泛的绩效管理模式KPI、KSF,分析罗列两种模式的实施步骤及薪酬计算模板。
那么设计KSF,到底要从何下手?以下六个步骤:
第一步:岗位价值分析
这个岗位有哪些工作是最重要的,直接为企业带来效益的?
第二步:提取指标(中层管理人员6-8个)
有哪些可量化的数据是企业所需要的,急需改善的?比如营业额、毛利率、员工流失率、主推产品销量、员工培训时间等。
第三步:指标与薪酬融合(设置好权重与激励方式)
每一个指标,都配置对应的绩效工资。需要注意,不高把所有的指标平均分配工资,要挑重点。
第四步:分析历史数据
过去一年里,营业额是多少?每月营业额?平均营业额,利润额?毛利率多少?成本费用率?转化率?员工流失率?
第五步:选定平衡点
企业和员工最能接受的平衡点,要以历史数据作为参考。
第六步:测算、套算
依据历史数据,选取好平衡点,讲选取好的指标,各分配不同比例的工资额。
对此,您有更好的建议和看法? 欢迎评论、交流(请留下你的足迹)欢迎添加下面,小编个人号保持更紧密交流
运营作者|曾老师 (xcjx5200 )
职位|咨询师
【分享是一种美德,特此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及启发】记得收藏并关注本号!学习更多企业组织管理、激励机制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