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道德经》之七
【原文】
天 长 地 久 。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且 久 者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长 生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非 以 其 无 私 邪 。故 能 成 其 私 。
【大意解读】
天 长 地 久 。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且 久 者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长 生 。
天长地久,天地能够那么长那么久的原因,是因为天地不自生,所以能长生。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
所以,圣人谦虚退让反而成就了自己的领先地位;把自己的所有置之度外,反而成就了自己的一切。
非 以 其 无 私 邪 。故 能 成 其 私 。
这不正是因为圣人无私无我吗?所以,才能成就圣人的一切。
【读后略议】
这一章的关键词是“不自生”,清楚了这个概念的意思,这一章的意思也就清楚了。
不自生,即不生自,自己不生自己。
《易经》中对河图洛书的解读,认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单位水、火、木、金、土,都是“天生地成”、“地生天成”,天地虽然生成万物,而天始终是一个天,地始终是一个地,所以说天地从来没有生过自己,说的底,就是天地无私。
万物有生必有灭,天地则超然万物之外,始终抱一,不生另外一个天地,因为不生,也就无所谓灭,没有灭,即是长生、长久。
圣人效法天地的“不自生”,而“后其身、外其身”,就是不在意、不执著自己的身心及私利,以天地为身,以天下人心为心,处无我境界,从而成就圣人所具有的一切品质。
品味《道德经》之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