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道德经》之七

作者: 刘法欣 | 来源:发表于2019-05-21 10:55 被阅读58次
品味《道德经》之七

品味《道德经》之七

原文】

天 长 地 久 。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且 久 者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长 生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非 以 其 无 私 邪 。故 能 成 其 私 。

【大意解读】                   

天 长 地 久 。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且 久 者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长 生

        天长地久,天地能够那么长那么久的原因,是因为天地不自生,所以能长生。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   

        所以,圣人谦虚退让反而成就了自己的领先地位;把自己的所有置之度外,反而成就了自己的一切。

非 以 其 无 私 邪 。故 能 成 其 私 。

        这不正是因为圣人无私无我吗?所以,才能成就圣人的一切。

【读后略议】

        这一章的关键词是“不自生”,清楚了这个概念的意思,这一章的意思也就清楚了。

        不自生,即不生自,自己不生自己。

      《易经》中对河图洛书的解读,认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单位水、火、木、金、土,都是“天生地成”、“地生天成”,天地虽然生成万物,而天始终是一个天,地始终是一个地,所以说天地从来没有生过自己,说的底,就是天地无私。

        万物有生必有灭,天地则超然万物之外,始终抱一,不生另外一个天地,因为不生,也就无所谓灭,没有灭,即是长生、长久。

        圣人效法天地的“不自生”,而“后其身、外其身”,就是不在意、不执著自己的身心及私利,以天地为身,以天下人心为心,处无我境界,从而成就圣人所具有的一切品质。

品味《道德经》之七

相关文章

  • 品味《道德经》之七

    品味《道德经》之七 【原文】 天 长 地 久 。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且 久 者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

  • 品味《道德经》之七十

    品味《道德经》之七 十 【原文】 吾 言 甚 易 知 , 甚 易 行 。天 下 莫 能 知 , 莫 能 行 。言 ...

  • 品味《道德经》之十七

    品味《道德经》之十七 【原文】 太 上 , 下 知 有 之 ﹔其 次 , 亲 而 誉 之 ﹔其 次 , 畏 之 ﹔...

  • 品味《道德经》之五十一

    品味《道德经》之五十一 【原文】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物 形 之 , 势 成 之 。是 以 万 物 莫 ...

  • 品味《道德经》之七十五

    品味《道德经》之七十五 【原文】 民 之 饥 , 以 其 上 食 税 之 多 , 是 以 饥 。民 之 难 治 ,...

  •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六

    品味《道德经》 之三十六 【原文】 将 欲 歙 之 , 必 固 张 之 ﹔将 欲 弱 之 , 必 固 强 之 ﹔将...

  • 品味《道德经》之十四

    品味《道德经》之十四 【原文】 视 之 不 见 , 名 曰 夷 ﹔听 之 不 闻 , 名 曰 希 ﹔搏 之 不 得...

  • 品味《道德经》之五十

    品味《道德经》之五十 【原文】 出 生 入 死 。生 之 徒 , 十 有 三 ﹔死 之 徒 , 十 有 三 ﹔人 ...

  • 品味《道德经》之五十

    品味《道德经》之五十 【原文】 出 生 入 死 。生 之 徒 , 十 有 三 ﹔死 之 徒 , 十 有 三 ﹔人 ...

  • 品味《道德经》之四

    品味《道德经》之四 【原文】 道 冲 , 而 用 之 或 不 盈 。渊 兮 , 似 万 物 之 宗 ﹔ 湛 兮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味《道德经》之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ah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