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持续陷于如何读书的迷惑中。
为了找到答案,开了一个读书的书单:《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深阅读》、《就这样读书就够了》,《朱光潜谈读书》......
简书小伙伴推荐施蛰存的作品,刚好在图书馆看到《施蛰存读书》,就借来一阅。其中有些关于读书的观点,隐约中与目前流行的读书法相似,整理如下。
-1-读书如治学需循序渐进
施老6岁进入学馆朗读背诵了半年《千字文》,认识了一千个字,而现在小学一年级学生恐怕也不到五百字,因此朗读背诵是读书的一个笨方法,也是一个有用的方法,对于像《论语》、《红楼梦》这样的书,现在一些读书会仍采用这种笨而有效的方法进行诵读。
少年时施老读《水浒传》、《蕉帕记》(第一部戏剧书),后又读《北词广正谱》,五四期间读郭沫若的《女神》,《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是按自己的兴趣读书法。
1927年施老读夏丏尊的小说《绵被》仿写了第一篇作品《娟子姑娘》,这是另一种读书方法——仿写输出。
之后施老把读书作为治学的工具,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展专题阅读。施老把治学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浅尝到博览,广泛阅读找到兴趣;二是专注谋一门学问,碰上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称之为入门;三是把一切弄不清的问题弄弄清楚,即做研究。
-2-读书如写作应有意识输出
书中《戴望舒译诗集序》一文提到,戴望舒读书翻译的过程就是他创作的过程。
他翻译道生、魏尔伦诗时,正写《雨巷》;译果尔蒙、耶麦时,正放弃韵律转向自由诗体;40年代译《恶之花》,又用起脚韵来了。
这种边阅读、边翻译、边创作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的“以输出为最终目的的读书方法”。
-3-读书如做学问需仔细研究
书中处处显示出施老作为大师把读书作为学问,进行研究的较真和严谨。
施老评杨绛的《洗澡》,一方面赞许其是半部《红楼梦》加半部《儒林外史》,另一方面客观指出文中的不足,如结构上第三部分显得相对简单,并对文中的六处细节谬误逐一论述。
施老读各种古书,详细研究汉“乐府”的建制,包括乐府令1人、乐府丞1人、乐府音监1人、乐府游檄1人、协律都尉1人及郊祭乐员以下各种建制共829人,每种位置何种职责、具体书的出处,交代的清清楚楚,把读书做成了论文。
施老读书不盲从任何权威,对于《兰亭序》大加批驳,认为其内容上下不通、文章杂乱。
对于神秀与慧能的“菩提”禅学之争,施老也一针见血地提出异议,令人忍俊不禁又拍案叫绝。他指出:
神秀是一个好学勤修的好和尚,时时勤拂拭;
慧能是文盲懒汉,他出家做和尚,正如劳改犯去做专业户,不耐烦生产,于是想出一个“佛性”来哄人,说本性永清净无需拂拭。
而祖师弘忍是一个佛教企业家,尽管心知神秀是一个务实的徒弟,但如果把神秀作为继承人,佛门便会像孔门一样无生气。他计算利润效益,决定把衣钵传给慧能,果然大畅玄风、一本万利。
施老真正地把书读成了一门学问,深入地研究每个细节、拷问每个疑点,这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4-提供了很多有趣的书目
这本书可以作为很好的枢纽书,书中提到:
夏承焘的《天风阁学词日记》是文史研究生学习如何做研究的参考,陆放翁的《入蜀记》是最早的旅行日记,张宗子的《陶庵梦记》和《西湖寻梦》经得起施老五十年读书的考验,杨绛的《洗澡》是半部红楼梦加半部儒林外史,《金瓶梅》删净本非常值得一读,还有沈从文的《湘西散记》、奥维德的《爱的艺术》,及施老所著《域外文人日记抄》,看起来都很有意思,可以列入我们的读书清单。
————
作者施蛰存是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碑帖家,主要作品有《施蛰存文集》(说实话,我是第一次从简书小伙伴听到施老的名字,原来竟是大师级人物,之前太孤陋寡闻了)。
《施蛰存读书》是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名家读书系之一列,还有《鲁迅读书》、《郭沫若读书》、《茅盾读书》、《俞平伯读书》、《孙犁读书》、《唐弢读书》、《黄棠读书》。
像我一样不知如何读书的你,可以看看这些大师们的读书观,或许能得到些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