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中憋屈,婚后竟成小妾,他那样做,直接结束了他们的婚姻!
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郁达夫和王映霞。
他们的爱情故事,曾经是轰轰烈烈,羡煞世人。
当1927年初,在上海朋友家里,三十一岁的青年才俊郁达夫,初见十九岁的王映霞,惊为天人。
王映霞笔迹其时郁达夫已经是“使君有妇”,且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郁达夫掩饰不住自己的仰慕与慌乱,痴痴地望着眼前的美女。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更加控制不住自己,总是借故与王映霞“巧遇”。
王映霞是个文艺女青年,早就读过郁达夫的作品。那一部《沉沦》,笔触细腻,情感丰富,着实感人。
即使内心崇拜,但大家闺秀的她,面对炙热如火的追求,还是选择了逃避。毕竟对方已是有家室的人。
王映霞没有想到,她才回到杭州,郁达夫也紧随而至。
郁达夫笔迹王映霞原本姓金,由于父亲过世早,她过继给外公,改姓王,成了王家孙女。
当郁达夫追到了杭州时,是王映霞的外公接待了他。
一个是已有名气的青年作家,一个是喜欢文墨的老者,相谈甚欢,考核通过。
王映霞提出的条件是,只做正房。郁达夫自然是满口答应,他当时也确实这样打算的。
甜蜜快乐的时光,过得飞快。就在几个月后的初夏,他们订婚了。
王映霞在杭州举办的订婚仪式,风光铺排,王映霞感到,这正是自己想要的礼遇。
这个时候,郁达夫开始给原配夫人孙荃写信,要求离婚。
没想到,换来的是对方的断然拒绝。
郁达夫从此不再提此事,反将之后的婚礼,潦草糊弄了。说是怕惹恼夫人不快。
这一点,为后来他们的婚姻,埋下了不安定因素。
在郁达夫老母亲七十大寿时,王映霞跟随郁达夫回富阳老家,为婆婆拜寿。
寿桃在这里发生的一幕,做实了她的小妾身份。
郁母要求三个儿子,从大到小拜寿。他们各房里的女人,只有正房拜寿。
三儿子郁达夫拜过,王映霞正要上前,却早已被准备好的孙荃抢先。然后,郁母宣布,拜寿仪式结束。
王映霞心中的无限委屈,可以想见。一个美貌如花的少女,嫁过来就是小妾,心中愤愤不能平。
郁达夫对此并不理解,反而觉得这个女神,有点俗。
在风清日朗的日子里,他们应该也算得幸福。毕竟,女人想要的就是现世安稳。
结婚前,郁达夫发表过一部作品,叫做《日记九种》。
不能不佩服郁达夫的“超前”,里面记述的是,他与王映霞恋爱的经过。
描写细致,如同看到直播,读者大呼过瘾。王映霞很愤怒。
由于极其畅销,版税收入颇丰,王映霞不再抗议。
他们的生活,也直接进入中产阶级。王映霞曾经说,“我们比鲁迅家吃得好”。
鲁迅会客如果生活就这样过下去,应该也还不错。他们婚后,带着孩子来到了杭州,建起了“风雨茅庐”。
当时的这对夫妻,是人们眼中的“富春江上神仙侣”。
“茅庐”未成,郁达夫已经启程去福州工作,留下王映霞在自家,办起了“太太客厅”。
这其中,戴笠与许绍棣都是常客。这二人也是后来传出绯闻最多的。
后来郁达夫转到了武汉工作,王映霞母子也被接了过去。
风雨茅庐此时的郁达夫已经越发不安,他听到了一些传言。偏此时,他发现了许绍棣写给王映霞的信。
据说心中披露了他们两人的爱恋关系,郁达夫怒不可遏了。
他又哭又骂,大闹不止。竟完全不避讳来访的朋友,情绪失控。
同样愤怒的王映霞,躲了出去。她去了一个朋友家。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郁达夫又做了“惊人之举”。
大意是,“王映霞女士,你跟某人一起,带着衣饰细软走了,我也不管。可是你的母亲和孩子想你。请告诉我,你在哪里?”
王映霞好气啊!这是怎么回事呢?明明就是赌气出来,暂避朋友家里。
以至于后来郁达夫登门谢罪,请王映霞回家。
风雨茅庐王映霞的条件是,《大公报》上再登致歉信。
郁达夫照做,王映霞回家。但感情的裂痕,已经难以弥合。
如果此后不再旁生枝节,他们夫妻或可白头到老。
为了远离“诱惑”,郁达夫接受了新加坡的工作,举家迁往南洋。
以为从此可以安定,没想到这一次却是无可挽回了!
一日,王映霞收到了香港《大风报》旬刊的邮件。
王映霞一遍一遍地看着,郁达夫的《毁家诗纪》。她的心,也堕入了冰窟,再也暖不过来了。
这是郁达夫的“写实作品”,记录了王映霞“出轨”的过程。
王映霞感到心在颤抖,同时是对婚姻的彻底的失望。
中国有句老话,“家丑不能外扬”。名誉再度受损,还要承担“毁家”的全责。怎么能再忍!
这一回,王映霞没有犹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婚。
郁达夫还想挽回婚姻时,看到了王映霞冰冷决绝的目光。他知道,说什么都晚了。
这个一见倾心的女子,曾经是自己费尽周折,才娶回家的,为什么会闹到这个地步!
他颤抖着双手,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们十二年的婚姻生活,终告结束。
爱,是呵护,是尊重。只有懂得珍惜的相守,才能够经得起风雨,见得到彩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