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开始新课,昨天学了《村居》,今天学了《咏柳》,刚上完课,很激动。
激动原因有三:
1.学生方面:一是明显感觉孩子们大了许多,上课不用刻意组织课堂;二是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强了,课堂充满着惊喜;三是很多孩子的书写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书写更规范更美观了……过完春节,孩子们又长大了一岁,真是越来越棒了!
2.课堂教学很顺畅自然,师生默契度较高。
比如第一课时学习《村居》:
由于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春天”,就由春天导入:春天来了,有什么发现?孩子们畅所欲言--动物、植物、人们的活动等,还不时冒出好的词语,我顺势加以引导和补充,把这些描写春天四字词语写在黑板上,还连声夸赞孩子们语言丰富,孩子们兴致更高了。
“村居”什么意思?在农村居住的孩子们春天会看到什么?做些什么呢?孩子们带着思考兴致勃勃地开启了本诗的学习。
交流识字更是给了我不少惊喜:“莺”和“鸟”有关,可以说是“戴草帽的鸟”;“拂”是“提手旁”和动作有关;“堤”和“土”有关,和形近字“提”区别,“提”和动作有关,“用手提”、“有土”是“堤”;“醉”和“酒”有关,爸爸喝醉了,迷迷糊糊的;“烟”和“火”有关,“因火生烟”……有的孩子竟然就认识“高鼎”的“鼎”,是从“三鼎华悦大酒店”认识的,看来在生活中识字已经让孩子们收益匪浅了,孩子们的识字量越来越大,识字方法也越来越多。
接下来是读诗和理解诗意。孩子们拍着节拍读,节奏感很强。对于诗意先问孩子们理解吗?“知道后两句的意思:儿童放学回来很早,赶忙趁着东风放风筝。”“哇,还知道'纸鸢'的意思呀!为什么'纸鸢'是风筝呢?……看来是预习的好呀!”前两句有难度,那就PPT出示画面,再结合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ok。接下来当堂背诵,最后写字,一节课哦了。
再比如今天学《咏柳》:
先由昨天的《村居》导入,再巩固背诵一下,引出春天的标志性景物,最先感知春来到的“柳”(板书),“歌咏柳树”就是“咏柳”(完成板书)作者贺知章有两首诗最有名,一首诗今天要学的《咏柳》,一首是《回乡偶书》,原来孩子们会背这首《回乡偶书》,积累真好!
初读《咏柳》节奏,押韵,为什么同学们喜欢背诗还背的快,就是因为古诗的节奏感强,还押韵,朗朗上口,顺便普及了古诗的知识,又激发了孩子们读诗背诗的兴趣。
识字环节孩子们也是精彩跌出:
“”王大娘白大娘一起坐在石头上---“碧”;女性爱化“妆”;“绦”和“条”,形声字和“丝线”有关;“前面有把刀”---“剪”,还是形声字;“裁”和“衣服”有关,“裁剪衣服”,“载”“栽”“戴”……都是形声字……
理解诗意更是给了我惊喜:“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问有答,先问不知道细叶是谁裁剪出来的,然后说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把二月的春风比作剪刀……”太激动了!看来我们的前置性学习效果杠杠哒!
……
这节课虽然是学写了5个字,下课也刚学完。较之上学期总是到下课了,生字还学写不完,有时甚至是刚刚开始学,咳,以前的苦恼全无,心情美美哒!学完第一课,感觉这学期真是一个好的开端。
3.思考:得益于备课时的删繁就简和上课时学情的反馈。以前总是这也讲那也说,一节课总是不够,现在是思考哪些是必要的,哪些可舍去;以前总生怕孩子不会,现在是让孩子们先说,孩子们会的预习好的就不再耗费时间,孩子们有困难的再停留讨论,借助多媒体理解;还有备课更细致,备教材细,也考虑到学生,那些可能是难点、易错点,提前预设,有所准备。还有就是孩子们前置性学习的功劳,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也越来越强了,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会事半功倍,毕竟,孩子是学习的主人嘛!这也是“主体”归位了。
今天把第二课又备了一下,修改了PPT,明天要开启新征程,期待第二课的完美收官!
反思将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