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永正老师的作文教学实录,除了佩服还是佩服。佩服于老师这简简单单、扎扎实实的作文教学。南开小学四年四班的孩子们真的是太幸福了,在于老师的带领下,他们真正享受了一场“有声有色”的作文盛宴。
教学作文一直是我头疼的一件事。孩子们要么不会写,要么胡编乱造,而我也不懂怎么去引导孩子们。固定的思维,固定的套路,反而让孩子们在写作中受到限制,没能很好的 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在于老师眼中,任何东西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在他的高妙引导下,孩子们感受了什么是真正的“有声有色”。
看完于老师的《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实录,总结一下几点:
一、重细节,重语言训练
于老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教师要随时随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似乎习惯于让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后,便埋头开始写。往往学生不是写到一半就冥思苦想,要不就写得乱七八糟。
于老在最开始先出示一段话,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并交流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听到的声音。用孩子们熟悉的《小英雄雨来》片段引出——“象声词”,一切水到渠成。
并且结合生活实际,寻找各种声音。模仿爸爸的鼾声,学鸟叫,学猫叫,学狗叫…...于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孩子们在课堂重享受语言表达的乐趣,丝毫没有觉得作文是枯燥无味的。
一个个精妙的“点子”恰到好处,让我不得不思考,于老为何能如此高明?在他眼中,一切事物都能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孩子们在语言训练中享受乐趣,学会表达,又怎能不愿意将它写出来呢?
二、重想象,重交流
(1) 轰隆隆 呼呼 哗啦哗啦
(2) 咯咯 嘿嘿 嘻嘻
(3) 啪 呜呜 啪 扑哧
课堂中出示三组别具匠心的象声词语,让孩子们凭借词语想象画面。
按照以往,我会要求孩子们先写构思,想想每个段落要写什么,会运用哪些好词好句,哪些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思考好久直接开始写了,从没真正的把这一块细化。
小学生,想象和联想的本领是很强的,于老师利用三组象声词,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展开想象,进行写作。随后,让孩子们自由选定每组范读的内容。即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让孩子们在想象中创造无限可能。《令人流连忘返的公园》、《鸟儿的心情》、《摔跤》、《欢乐的笑声》、《你“啪”我也“啪”》,这一篇篇有声有色的作品让我们再次见证到孩子们想象力的强大。
三、重引导,重感悟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者,而老师在其中起着引导者的作用。善于引导的老师会将课堂还给学生,不会变成自己在支配着课堂。
在教学生理解象声词的作用中,于老师引用两个片段让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
在观看公园景色的录像时,他让学生从无声的录像感悟到有声录像的区别,从而对“有声有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在感悟象声词中,再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各种声音。
在引导中蕴含感悟,在感悟中渗透引导,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孩子们不自觉的在这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写出“有声有色”的作文。
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然。在于老的眼中,启迪孩子们的灵性,让孩子们真实的表达自己,是多么重要。
于老,“实打实”的教孩子们学写作文,是一种责任,一种韧劲,一种“夯”的精神。他的课堂是轻松、愉快的,孩子们愿意参与,快乐参与,这也正是我需要学习和成长的地方。
读于永正老师的《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