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用鹰眼视角来分析和处理问题

作者: 自由的阿涛 | 来源:发表于2019-06-05 17:44 被阅读125次

近期读书,有个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引起了笔者的极大注意,这就是“鹰眼视角”。这是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一种方法。

在《变量》一书中,作者何帆强调他的观察视角和别人不一样而是尝试用一种“鹰眼视角”来观察这些变量:既看到远处的群山,又看到草丛中的兔子。

大岛祥誉所著的《麦肯锡工作法——麦肯锡精英的39个工作习惯》一书中,第二个工作习惯就是:用“鹰眼”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解决办法。

今天,我们就着重来学习掌握这个“鹰眼视角”。通过回答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办)?这3个问题来学习这项重要技能。

What——什么是鹰眼视角?

首先,来了解下“鹰眼”。鹰拥有一套独特的视觉系统,可将物体放大数倍,其原理如同望远镜一样。与人的视网膜不同,鹰眼有两个中央凹:正中央凹和侧中央凹,它们分别集中在眼睛的不同区域。前者能敏锐的发现前侧视野里的物体;后者则接收鹰头前面的物体像。在鹰头的前方有最敏锐的双眼视觉区,是由两个侧中央凹的视野交盖而成,这样,鹰眼的视野便近似于球形,所以鹰能够看到非常宽广的地域。鹰眼的瞳孔也很大,在一定范围内,瞳孔越大,分辨率越高,从这一点来说鹰眼也要比人眼灵敏。同时鹰也和别的鸟一样,眼内有梳状突起,它是从视神经进入点突入眼后室的特殊折叠结构,其功能是减弱眼内的散射光,使视像更清晰。

如果把人的眼睛替换成鹰眼,那么就能轻而易举地在10楼楼顶看到正在地面上爬行的蚂蚁,甚至可以在一个球场最糟糕的观众席位上分辨出场上球员的表情。

其次,来看看上面提到两本书里都是怎么说的。

《变量》一书中写到:

我的观察视角和别的书不一样。我会尝试用一种“鹰眼视角”来观察这些变量:既看到远处的群山,又看到草丛中的兔子。向远望,方圆10公里的视野都能尽收眼底;盯住看,地上跑的一只兔子的毛也能辨认清楚。我会既让你看到生动的细节,又让你看到宏大的全局。

《麦肯锡工作法——麦肯锡精英的39个工作习惯》一书中写到:

首先我们必须要习惯的是“俯瞰视点”。也就是拥有从上方观察一切的“鹰眼”。有点类似于“Zoom out”的感觉。”

最后,咱们总结出“鹰眼视角”的几个关键词:360度全方位(实际鹰眼的视角是340度),俯瞰,既能看到全局又能看到很细的局部。

这就大概明白鹰眼视角是怎么回事了。

Why——为什么要使用鹰眼视角?

明白鹰眼视角是什么了,在感性层面我们也就能体会到鹰眼视角的强大了,那具体强大在哪里,比我们平常的视角好在哪里,我们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界定。《麦肯锡工作法——麦肯锡精英的39个工作习惯》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帮我们认识到平常视角的不足。

假设有一个人向你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休息日的早晨完全起不来.......结果睡多了,星期天的晚上就会睡不着,导致周一睡过头,上班迟到。有没有让我顺利起床的办法?”

这时,你心中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可能是,休息日的时候心情放松,很容易就睡个回笼觉,那你给自己把休息日需要干的事都安排好,不就睡不了懒觉了啊)

(也可能是,休息日的早晨给自己定个闹钟,确保自己像往常一样的时间起床)

(实在不行的话,周一的早晨多定几个闹钟,直到把自己叫起来为止)

实际上,这些反应都是错误的。因为这些都是“自我视点”。这些都是你对这位“休息日睡多了导致周一早晨睡过头”的朋友,通过你个人的视点所作的评价和提供的建议。

如果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思考,你就无法摆脱自己的思考方法、经验以及常识基准的影响无法拥有公正的观点,也就无法发现真正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在潜意识中,被“自我视点”或者“自我评价基准”所束缚。也就是说我们都被约束在自己创建的条条框框之中了。

所以,要从这些条条框框中跳出来,这就需要使用“鹰眼视角”。

How——怎么使用并锻炼自己经常使用鹰眼视角?

那怎么就算是鹰眼视角了,《麦肯锡工作法——麦肯锡精英的39个工作习惯》一书中是这么说的:

针对上面的例子,如果产生以下的反应,就算是拥有“鹰眼”的俯瞰视点。

为什么这个人休息日的时候起不来?是周五玩得太晚吗?还是他本来就不愿去上班?要不然是生病了身体不舒服?她这样总迟到,公司的同事怎么看?如果只有她一个人迟到,会不会使其他同事感到不公平,影响团队的士气?

这种包含了自己的视点、对方的视点、第三方视点的全方位视点,就是鹰眼视角,站在这种俯瞰的角度,才能够提出真正有建设性的问题。

“你周五都怎么过的?”

“工作干的开心吗?”

“身体情况如何?”

“公司同事都怎么想?”

当你提出这些问题时,得到的回答是:

“其实,我和上司的关系不太好,工作上非常压抑......”

这时,我们就明白了这不仅仅是周一早晨睡过头的问题了,而是因为对上司的厌恶感,导致周一上班时身体产生了抗拒反应。也就是说,真正的问题不是睡懒觉,而是与上司之间的人际关系。所以这时,再提出定闹铃之类的建议就是完全错的了。

这个例子,给我们提供了如何使用鹰眼视角的方法。

那就是:

停止条件反射般地用“自我视点”进行判断。

用鹰眼从自己、对方、第三方进行观察,选择对自己、对方,以及第三方(如公司、单位等)都有好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如何锻炼自己摆脱自我视点,习惯用鹰眼视角看问题呢?书中介绍一个方法:

要经常检查自己是否在用自我视点看问题,更进一步就是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为什么我现在会用自我视点看问题”。

在这种锻炼和反思中,逐渐摆脱自我视点,不再轻易地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并且使鹰眼视角(俯瞰视点)成为自己的习惯。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锻炼使用“鹰眼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吧。

相关文章

  • 学会用鹰眼视角来分析和处理问题

    近期读书,有个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引起了笔者的极大注意,这就是“鹰眼视角”。这是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一种方法。 在《...

  • 20190222《麦肯锡工作法》读书笔记

    1、鹰眼分析 鹰眼分析就是在看待问题的时候,用俯瞰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摆脱自我视角,再看一件事的时候,站在对方或者...

  • 《麦肯锡工作法》

    解决问题的习惯2:运用“鹰眼”进行分析。 学会用“俯瞰视角”看问题,则有助于培养出“从零开始”的思考方式。“俯瞰视...

  • 作为股市小白,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先学会用技术分析来看趋势,学会判断顶部和底部。 先学会用技术分析来看趋势,学会判断顶部和底部。 先学会用技术分析来...

  • visualization-打造视觉性团队的方法和逻辑

    微信公众号:Anne读书做梦修炼HR 驳杂的游荡于各个学科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学会用不同的眼光和视角来解读和分析同样的...

  • 视角学认识论(4):视角

    在生命视角学和生命宇宙观中,视角是核心范畴。“一切皆是视角。”此为视角学之核心法则。 在视角学中,视角具有非常丰富...

  • OH卡亲子分享笔记

    父母视角: 1.加法视角(鼓励,赞美,正反馈): 在孩子婴儿和3岁前,大家都会用加法视角 2.减法视角(批评,要求...

  • 深度思维

    刚看完这本讲思维方法和思维格局的书,教你如何站在更高视角处理问题和做出更优质的选择。

  • 1. 分布式跟踪定位系统

    1. 鹰眼 鹰眼是淘宝的分布式日志跟踪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在不同的网络调用中间件上的日志埋点,可以得到同一次请求上...

  • 传播学

    十分钟了解传播学的历史 一、线性视角理论 修辞学 以说服为中心的学术名叫“修饰学”; 听众分析; 内容组织分析;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用鹰眼视角来分析和处理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ms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