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 2b2c产品的区别

作者: Carly小叮当 | 来源:发表于2019-06-29 10:02 被阅读2次

    互联网发展至今,即便不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也会听过 to C 与 toB之类的名词(后面简化为2b2c)。但是大家对这些名词停留在了语义上,即便是互联网从业者,大家没有做过 B端或C端业务也不是很明确。我今天站在产品的角度上探讨2b2c 的产品有何区别。

    | 概念

    字面上的意思都很明确:

    To B 就是 To business,面向企业或者特定用户群体的商类产品;

    To C 就是 To customer,产品面向消费者。

    平常大家讨论使用比较多的是 2c类产品,因为大家都在使用。所以产品经理也会有c端产品经理和b端产品经理的区分。

     2c 产品是发现用户需求,定义用户价值,并准确的推动项目组达成这一目标;而 2b产品是根据公司战略或工作需要,构建生态体系,或者推动将流程系统化,提高效率。

    也就是说 2c 产品是你去挖掘用户需求是创造,从无到有;而2b 产品是公司战略或相关需求方给你提出要求,产品经理将这类「线下已有的需求」系统化,达到提高现有流程的效率的目的。

    | 本质   2C产品的本质是人性,2B产品的背后是业务

    2C产品也常被叫做个人产品、前端产品,是面向个人用户的,直接服务于终端用户,提供游戏、娱乐、社交、资讯、工具等价值。挖掘人性,解决用户痛点满足人性中的各种欲望。

    2B产品也被称作系统产品、后端。是面向业务的,被内部的业务部门或外部的团队、公司等组织使用,间接服务终端用户,比如OA、CRM、ERP、供应链系统、单据管理系统等。

    | 用户     2c服务于个人 2b服务于角色

    2C产品直接服务于个人,我们在生活工作场景下有很多需求需要被满足。比如,城市很大,我去一些地方需要进行导航,依据距离时间金钱判断我采用什么出行方式,就需要地图软件。

    而2B产品虽然也是被“人”所使用,但这个人不是张三、李四,而是销售员,客服,运营,维修工程师——用户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自己身属的团队、部门、公司等业务组织。他之所以会用,是因为他具备的某一社会角色,他的工作,通过这个系统来帮助他完成某种业务。举个普遍的例子:我们去手机营业厅,客服人员就会依据我们的需求,为我们办理相应的业务。

    2C产品间的区别是目标人群和场景不同,而2B产品间的区别是业务不同。

    https://www.cnblogs.com/xuyatao/p/7525052.html

    2C产品设计更偏感性,2B产品更偏理性

    各种产品方法论中最常被提到的一个词是“用户痛点”。满足了用户某个痛点的2C产品产品才可能被使用、被传播,进而生存下来。而“痛”是一种主观的感觉,通过理性的逻辑推导出来的“痛”未必真的痛。2C产品经理需要有很强的同理心,能够快速、准确地将自己代入到用户场景,想用户所想,感用户所感,自己能够感觉到切身的痛,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痛点。比如微信摇一摇,将强烈的荷尔蒙释放的欲望代入到产品设计中,才可能有摇一摇的手势、来福枪栓的音效、大门开闭漏出小红花的动画等各种微妙的情感化设计。

    而在2B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分析业务流程、各种业务间依赖关系、穷尽业务场景等,抽象影响因素、梳理逻辑流程、推导因果关系,都是理性思维的主场。

    交互、视觉设计,对2C产品是命脉,对2B产品则是锦上添花

    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一个界面丑陋的2C产品会被用户分分钟卸载掉,连被骂的机会都没有。更何况交互、视觉不仅仅是好不好看的问题,很多产品问题的解决、产品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交互视觉层面的设计。

    而对于一个2B产品,大家更常关注的是功能。2B产品的交互常比较简单,菜单、按钮、表单等常用控件已能满足需求。视觉设计的空间也比较小,而且好不好看、版式是否清晰、是否有视线引导等等对业务的影响并不大。因此交互、视觉的设计,就算有考量,在开发优先级中也是比较靠后的。

    2C产品相比2B产品更易量化

    对于2C产品,无论产品目标是什么,通常都可以找到量化的指标。比如产品目标是用户量,可以用拉新数、日活、月活、留存率等衡量,如果产品目标是收入,可以用ARPU值、付费用户比率、收入总额来衡量。但2B产品则很难有量化的衡量。产品背后的业务可以有各种量化的指标,但这些指标是用来衡量业务的,而不能衡量支持业务的业务系统。

    2C产品用户对使用成本0容忍,2B用户却能接受高学习成本

    《Don’t Make Me Think》是一部用户体验领域的经典,书名直译是“别让我思考”。现在一个优秀的2C产品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操作简单、指引明确,用户常常还没觉察就已经实现(bei)目(hu)标(you)。以致用户对易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你随便找个熟悉的app,去看用户评论,常会看到明明是用户不会使用,却喷产品是骗子、垃圾的。这就逼着2C的产品要尽可能降低用户认知和操作的成本。

    在2C产品中产品经理会被用户喷成狗,在2B产品中却会被尊为师。2C产品的Q&A就算再精美也没人看,但在2B产品中培训手册却是必要的输出物,还要尽可能的详细。而且可能还要安排专门的培训课程,对业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这里的原因比较多,比如采购者与使用者不是同一个人,而前者可能并不关心使用体验,比如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和业务系统设计不当并不容易区分,比如业务系统的供给常是垄断性的,等等。

    当然,2C、2B两种产品的区别并不限于以上的几点,不过是有感于个人两段经历的直观对比。希望有更丰富的经验后能总结出更全面、深入的对比。也欢迎大家围观、吐槽~

    工作近3年,对做产品的理解随着经历的增多而不断变化着。比如做2C产品,从初出茅庐时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妄言新产品,到为了体验产品而体验产品,再到摸索着去做用户体验分析,再到花费大量精力去潜入用户当中去,努力能同槽点、共高潮,离用户越近,越觉得安心。后来转做2B产品,习惯的感性思维模式不灵光了,转而学习行业中基本知识,熟悉各种业务流程、梳理业务场景,然后才有资格谈产品需求,一路也是磕磕绊绊。

    回头看来,这些转变已经不是单纯的技能或方法,整个人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等都有变化。而这些改变,都要拜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所赐。但一直不变的,我认为就是产品经理的根本——追求用户价值。2C产品,用户的一句“喜欢你们做的东西”就能让之前的各种折腾、纠结都是值得的;2B产品,能让终端用户因为业务的流畅运行而得到满意的服务,过程中的枯燥繁琐也会充满意义。

    这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用烂了的话,就不必奉为圭臬了。我只是相信,再过3年回望,仍然是这个理儿。

    BLUES观点:2B产品其实也需要流畅的交互体验,只是很多时候由于资源不足,例如设计师资源不够,例如时间不够,例如仅仅是内部使用或者专业的工作人员使用……于是,内部操作系统,后台操作系统,被认为要做到比较好的交互和视觉,投入资源的性价比不够高,于是往往得不到重视,于是就有了被大家广泛吐槽的各种后台系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vol.2 2b2c产品的区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oh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