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曾见人算过一笔账。
先按照现在的房价折算出一个厨房所需要的花费,然后计算外食所需要的花费。
两项一对比,她发现,买个没有厨房的房子好了。
你一辈子餐饮消费可能都不会超过那几平方厨房的价格。
我不知道有人是否愿意选择这个方案。
我是不愿意的。像渡边真纪这样的人,恐怕这更是不能想象的事情。
渡边真纪是日本知名的料理师。
《厨房就是家的味道》是她的新书,无一例外讲的都是厨房事。
这本书里相当一部分是插图,餐具整整齐齐码在整洁的厨柜里,美食摄影光线得宜,让人垂涎。
文字部分记录了她的厨房收纳技巧、料理小窍门、还有一部分和式菜谱;还有——她对厨房的态度。
厨房是她工作的地方,也是她心灵寄托的地方。
即使不是工作,她也觉得:厨房是家中最美好的地方,为家人做饭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
2、
渡边真纪的厨房是相当精致的,多美器,也多美食。
说实话,这是我理想中的厨房——做出精致美丽的食物,再为它们配上好看有腔调的餐具。
自从工作后,有了下厨的条件,我便一点点添置厨房角角落落,试图把它变成理想中的样子。
然而,我记忆里最温情的厨房画面与这理想大相径庭。
我家乡在山东某个乡下。
有一次我跟家乡是河南的朋友互相吐槽食物——
一到冬天,蔬菜顿顿都是白菜,变个花样就是白菜加粉丝。而水果,万年不变的就是苹果。
那是小时候,物资匮乏,温室大棚的蔬菜也远远不如现在流行,我们的餐桌相当单调。
我们家烹饪的方式也是平平无奇,无论是什么样的蔬菜也逃不过炖和炒。
餐具更是令人嫌弃,菜总是满满的盛放在海碗里,盘子是收起来的,只有待客的时候才拿出来。
精致没有,硬说是朴实倒是可以,像我这种常年在外,早早被“资产阶级情调”腐化掉的人来讲,这样的厨房餐桌,应当是不被怀念的。
然而再不起眼的厨房都是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尤其漂泊在外的时候,我是连吃个煎饼果子,都要评论一番这到底是不是正宗山东味道。
对于爱下厨的人,厨房里藏着诗意和远方。而对于在外漂泊的人,温情和归属都属于厨房。
最能惊艳味蕾的不是珍馐玉食,而是平常的,最接近妈妈手艺的一蔬一饭。
也是这手艺,流淌过你的生命,烙印在回忆深处,让你走的再远,也有岁月可回头。
3、
渡边真纪的《厨房就是家的味道》是本实在的书,不似我感叹的那样务虚。
她是实实在在的从生活的智慧,整理的技巧出发,分享如何打造一个舒心的厨房。
但是我们的感受是相通的:
“厨房像是爱人的手,生活虽忙碌疲惫,但每天在厨房做饭的心情却充满阳光,
好做饭,好好吃饭,多陪家人,爱美食、爱分享、爱世上美好的一切。”
我一直觉得,下厨房本身的意义远远大于美食美器的恋物、造物。
抑郁的时候可以下厨房,厨房是一个可以拯救爱无能的地方。
爱吃的人多有趣,比如袁枚、蔡澜,汪曾祺。但是会下厨的人,势必显得更温情。
比起品尝,下厨更是一种馈赠。下厨的人,借着食物传递爱意,既温暖他人,又愉悦自己。
说起人生于世,冲突不过三种,与自己、与他人还有与整个世界。
厨房能温暖他人,愉悦自己不用再说。但是厨房,能见世界,你相信吗?
我说的并不是在厨房能炮制各国的料理,而是厨房里有时令。
初春的香椿头,清明的鼠曲草,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
时令的蔬果,有营养,有鲜味,也有时间。
这些食物被端上餐桌的时候,时间也悄悄地从锅碗瓢盆间流过去了。
而我们所做的,不过是品尝一箸流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