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国学】《论语》通读7

作者: Koala谦爸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05:27 被阅读4次

1 走路不抄小道,从不随便去长官的住处,这是方正之人的气象

2 孔子把不给别人太大的心理压力,当作一种美德

3 孔子的道是君子之道、仁者之道:仁,心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4 就一个人而言,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风度和谐统一才是君子

5 正道直行,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无论受到何种对待,也都坚持自己的正直之道

6 “知道”、“喜欢”、“乐在其中”,这是对知识学问深入程度的差别,世间的一切知识、学问、技能都存在这三个阶段

7 君子观山观水,体悟人生宇宙的真理、大道,各有所悟,各有所得,动静相宜,道法自然

8 在永恒之中去感受人间的真理和社会的逻辑,已经超越了儒家、道家之类的后世学派分别,是中国古人“天人合一”传统的深刻体现

9 既要有古典文献、书本知识的大量学习,泛观博览;又能在实际生活中亲身践行,视听言动合乎礼义,两手都要硬,这才是全面发展

10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孔子一直强调,礼就是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

11 “中庸”是孔子从周礼发展出来的核心概念,也是儒家很重要的行为标准和判断标准,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用正确的方法,做对了应该做的正确而又平常的事情

12 仁是向内的,求诸自己的学问,是一种志向、素养和能力。当仁义之德有机会在一个好平台施展时,那就像江海崩腾,汩汩不绝,遍及天下。这就是“圣”,比仁更高的标准

相关文章

  • 【75→国学】《论语》通读7

    1 走路不抄小道,从不随便去长官的住处,这是方正之人的气象 2 孔子把不给别人太大的心理压力,当作一种美德 3 孔...

  • 【73→国学】《论语》通读5

    1 孔子只是在用君子和小人不一样的特点来做对比,突出他更关注道德问题,比如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爱人等 2 ...

  • 【70→国学】《论语》通读2

    1. 《论语》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基础代码 2. 《论语》飞针走线,穿起了超大规模的中国社会 3. 《论语》塑造了中...

  • 【69→国学】《论语》通读1

    1. 《论语》里描绘的理想社会是“审美取向”的,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道德取向”的 2. 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只有回...

  • 【71→国学】《论语》通读3

    #2019论语通读#Part3 1. 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孝道”,所谓孝,既包括生前的奉养,也包括死后按照礼仪...

  • 【83→国学】《论语》通读☞终篇

    1 仁出自内,但是可以向外展开辐射,并且要通行于天下的,这就从内而外,由修养向政事、天下来发展了 2 如果他不具有...

  • 【82→国学】《论语》通读14

    1 和道家的“冷”色调相比,儒学的“暖色”,温情、爱人、积极入世而为,都是在尽力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成为掌握自己命运...

  • 【81→国学】《论语》通读13

    1 孔子提出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有四条标准:智慧,无贪欲,勇敢果决,多才多艺。 2 孔子开创的君子学,意在培养...

  • 【78→国学】《论语》通读10

    1 做学问,从事某项事业,需要不惰、不倦、不止,永远向前推进,不在半路停步 2 后生可畏,一代更比一代强,表明对年...

  • 【77→国学】《论语通读》9

    1 孔子强调的是,在才能与品德二者之间,他更注重品德,德才不偏废,才能达成君子人格 2 孔子教育思想的光大,使得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5→国学】《论语》通读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dnd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