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人在旅途,身在车上,闭上双眼,轻轻的跟随着一段示教音乐,开启颠簸状态下的冥想之旅。
"想一想,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场景?"
"想一想,你工作中最重要的三个人?"
惊讶的发现,自己是不是长了一个假脑子,竟然完全想不起,是没有吗?还是自己是一个忘恩负义之徒呢?
再回过头来,自己为什么要开启这段冥想之旅,不还是因为自己买了精品课,又一次跟着老师想要提高自己么?
可是,再仔细想想,终究还是在欺骗自己,让自己或者让别人看起来很努力。
倘若是人少年轻倒也罢了,可偏偏现在已经到了狗日的中年,已然是一个油腻的中年大叔,还在这里自欺欺人,简直就是一个可耻的笑话了。
02
于是,看看自己、也看看自己身边一些有同样病症的中年人,大喊一声,"大叔,请警惕你的假努力"。
说起同事老李,一般人的印象是这样的:
"老李这人真努力,脑子活、爱学习,而且紧跟时代潮流,别人忙啥他忙啥,别人学啥他学啥!"
咋一听,这话没毛病。可是,真正了解他的人就知道,老李人看着是很上进,也很努力,但基本都与本职工作无关,基本都是看到别人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更重要的是,他看的、跟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类人,而仅仅是身边看得到的人。别人炒股赚钱了,他跟着学炒股;别人文章发表了,他跟着学写文章;别人资格证考下了,他又想急着考证。
老李的这种努力,是典型的跟风式努力,不知道自己站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将要走去哪里,是一种标准的假努力。
这种努力仅仅让老李看起来比较忙一点,仅仅让自己因为担心被别人超越的焦虑情绪稍稍减轻一点,没有产生任何一点积极效果,甚至还给上司留下了不务正业、不安心工作的不良印象。
03
与老李不同,同事老王的努力则聚焦得多。老王经常以读书人标榜自己,经常在酒桌上宣称要把"读书与写作"作为自己的终生目标,一直坚持下去。
一开始,看着打满鸡血的中年老王,向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一样,看着各种书、发着各种文,全是慢慢的正能量,可影响了单位的一些人。
直到有一次,听说老王和他老婆吵架了,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但她老婆骂他的几句话,细想一下还是有几分道理,大意是:
整天就知道看书、假装写作,除了吵起架来增加了满嘴的歪道理,还有什么?孩子不管、家务不做,分明就是在逃避责任。
老王虽不像老李一样四处跟风,却可能是更隐蔽的假努力。
难道是缺乏目标式努力?貌似有明确目标,却是一个没法衡量的假目标,总不能仅仅用多少本、多少篇来衡量读书写文吧,何况看没看、写没写除了自己,别人也不怎么知道。
难道是纯粹自嗨式努力?如果真的仅仅把它当成一种兴趣爱好,仅仅自乐其中,倒也未置可否,但倘若还有责任要担,还有贷款要还,这种过早的自嗨式努力就是耍流氓。
难道是逃避现状式努力?明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却故意显得忙忙碌碌,在单位不好意思给他安排更多的工作,在家里可以逃避家庭的责任,这种逃避式的努力比耍流氓还可恶。
再仔细看看老王的情态,可检验的目标自然是没有,在读书写作中怡然自得的乐趣也没有看到,最大的可能便是连耍流氓都不如的逃避式努力。
04
常听他人说,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也没有白看的书,每一本都算数。
对于刚刚入世的年轻人也许真的正确,毕竟行动总比不动好;可是,对于我们这种中年大叔而言,尤其是还过得不咋的的中年大叔而言,我们不能被动的等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因为我们真的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一直被动的等下去。
我们所有的努力,目标需要更加明确一些,周期需要更加短暂一些,就算是急功近利式的努力也比纯粹的假努力要好一些。
毕竟,现在的我们,不仅仅只是我们自己,还是家庭上下左右赖以依靠的顶梁柱。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柱子真的更加坚强,不至于在某一个时间轰然倒下。
毕竟,所有的假努力,都是耍流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