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霞 12月5日)
如果没有记错,今天是我在简书日更的第21天,这是我要求自己形成的写作习惯,用写作来修行,用写作疗愈自己。
这几天参加了一个七天训练营,看到里面很多很多优秀的写作人,他们的文字要么优美要么感人。我待在群里,默默的看着,感叹着。尤其是昨天的作业,关于写作带给自己的甜头。
老师评选出了几个群里优秀的文章。哇!真是开眼界,好美好感人,再次感叹文字传递的力量。
我当时报名这个群,纯属好奇,用9.9元体验7天的写作训练营,这年头知识变现很火热,我也想看看是怎样运作的。我这几年最大的兴趣就是阅读,现在多了一项:写作。我当然也想通过兴趣变现。
这是我报名的主要目的之一。
现在看来,这个目的都不重要了,深深吸引我的还是那些带着情感的文字。那里面有无数的人生故事,尤其是生活苦难,生死离别带给人的冲击。似乎这些苦难能够让人的精神更加的深邃,如此看来,欢乐和苦难对于人生体验来说,都是重要的,也是躲不过的。
我从小受过的挫折苦难不多,所以,心灵相对脆弱,几乎是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好在,时光流逝,年龄长大了些,似乎看到事物的心胸宽广了一点点。
跟训练营的同学们相比,我的文字就是流水账,毫无美感,非要追求美,只能是一种朴实的美吧。属于自我安慰和自我调节。
看他们的文字,我有另外一个超级大的收获:
那就是,他们文章里呈现的关于自己写作的故事,几乎都在讲述写作对自己心灵创伤和孤独烦闷的疗愈,这使我更加确信写作对于人们心灵的疗愈作用。
很多的人,对于写作的爱好,不是成为作家,而是出于对伤痛或不良情绪疏解倾诉的需要。通过书写,把所有开心事、伤心事、各种各样心思和情绪,通通写出来,这个过程便起到了疗愈作用。
这相当有趣。
当抑郁来临,何不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痛痛快快的写一写,哪怕是写完之后撕毁,都没有关系。关键是写出来这个过程已经治愈。
前几年,报班学习考了“心理咨询师”,觉得不过瘾,又去四川大学报名“应用心理学高级研修班”,每个月有两个周末四天的学习。这期间,我对艺术治疗产生浓厚兴趣。老师也会通过非常灵活有趣的方式授课:同学们即兴演奏小乐器、即兴改编歌曲、绘画叙事等等。
那段日子真是终身难忘。可惜,当时正在孕产二宝,尤其是生完二宝后,哺乳养育,周末一整天的听课学习,对我来说已经太奢侈。
曾经让父母帮我抱着孩子,在教室外面等。孩子哭闹时,给我打电话,我便从教室里偷偷溜出去,哺乳。有时正听的兴致浓厚,电话来了。真是无奈。带着全家一起听课的经历只几天,我便放弃了。因为我要选其一,片段、零碎、总被打断的听课经历,让我觉得很不爽,还是先喂养孩子。学习的事,放在孩子大些再继续。虽有遗憾,但无后悔。
话题跑得太远了。
继续说写作治疗的事,我目前最苦恼的事,文字表述能力差,只顾着啰嗦。自己从小除了课本,几乎没有读过课外书,什么四大名著、经典小说、诗歌散文集,通通都没有接触过,开始读书是生完大女儿,我30岁那年,因为抑郁,才开始看起书,读书速度慢得出奇,闺蜜急的咬牙切齿,恨不得把她脑瓜里读过的书给我复制过来,我嬉皮笑脸回应她。
如果我能清晰的表达出写作对于个人自我疗愈的作用,再分享给更多的有需要的人,那该多好!自己还得努力啊,文字就在那里,我需要唤醒自己的文字传递能量。
这大概需要有一颗仁爱之心,继续修行。
致自己。
写作的疗愈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