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前夕,不知道谁家狗狗养不过来了,丢到小区物业门口两只。两个小家伙也就十来天大小,软软的,傻傻的。仰着脖子嗷嗷地叫着,像是对这个世界的反抗又像是求饶。我思虑再三,觉得生命来之不易,不应该被放弃,所以决定暂时收养它们,等待有爱狗人士来领养。
开始喂牛奶泡米糊,后来牛奶泡猫粮。十几天的喂养后小狗长势喜人,越来越萌,成了这条街的群宠。小到十个月的娃娃大到隔壁邻居老板们都喜欢逗弄,偶尔投喂。每天下午画室门口都会聚集老老少少十数人,在一起跟两只小狗狗玩耍。

如此这般,你当是人狗和谐,世界大同了吗?
我也这么认为。
但是错了!
就刚才,一个奶奶带着刚会走的孙子来逗狗。小娃娃似乎怕狗,不敢靠近。奶奶就一下一下的用脚踢小灰(棕色小狗,我叫她小灰)以此向孙子传达一个意思:狗狗不可怕,狗狗很弱小,可以随便踢它,它不敢反抗。
我冷眼旁观,直到小灰无处可躲,反抗的叫了一声,我才出去把它带进来。看着悻悻然散开的老少们,我忽然想到电影《狗十三》里李昭被狗咬的情节——
李昭拿着竹竿到处打,打奶奶,打爷爷,打姐姐,打狗狗。狗狗被关在厕所里他都不放过,依旧要过去戳,狗狗被吓得失去理智咬了李昭一口。由此,李玩儿的后妈(李昭的亲妈)厉声要求丈夫把狗送去狗肉火锅店,一定要扒了它的皮,吃了它的肉才解恨。那只曾经被后妈买来讨好李玩儿的狗就这样消失了。
说起来,这事儿怪谁?怪狗吗?
狗咬人的确不对。
难道人虐狗就天经地义吗?
我娃问我,为什么那个奶奶会踢狗狗?
我想了想,说:大概是因为这是一只小奶狗。如果狗狗已成年,它不必是凶悍的黑背,也不必是善战的牧羊犬,即便是一只呆萌可爱的泰迪,估计她都不敢上来踢打。
这就是所谓的“恃强凌弱”了。
在动物的世界里,羚羊是狮子的食物,幼狮抵不过成年的鬣狗;兔子见到狗要撒腿逃跑,狐狸要骗得老虎的信任才能耍威风;狼群可以向猛兽挑战。
此为强凌弱,大凌小,众凌寡。这是动物的世界,恃强凌弱,无可厚非。
然而,人呢?所谓地球的主宰者,我们人类身边都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中关村二小四年级的同学被扔进垃圾桶,尿和擦过屎的纸洒一身,孩子因此中度焦虑,重度抑郁。
延庆某中学的孩子被逼在厕所捡粪便,并被拍照留念。
济源机械高级技工学院一女生被多人殴打,踹肚子,语言凌辱并拍视频留念。
……
当校园霸凌事件此起彼伏,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有网络媒体总结经验——说,不要做优秀到没朋友的孩子;又说,不做内向,自卑,失去自我的孩子;还说,不做孤立无援的边缘人。以及“不行为衣着张扬”,不“单独行动或到偏僻的地方”。
看完这些我只能无奈的笑。为什么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们却从受害者身上找原因?难道他们被霸凌是他们的错吗?
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溯本求源。话题拉回来,我们再说“恃强凌弱”这件事。
当孩子咿呀学语懵懂无知的时候,身为教养者的大人们在做什么?
所谓“言传身教”“上行下效”,应是教育最基本的形态。身为家长的我们“言传”给孩子的是什么?狗狗不可怕。我们“身教”给孩子的是什么?弱小者可以随便欺凌虐待。
说起小狗被踢两脚,或许会有人觉得小题大做,大惊小怪。可看看那些校园凌霸事件,大家却痛呼出声,甚至质问,社会怎么了?少年怎么了?!
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为何没有人想想,我们的“家教”怎么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你从孩子的心底播种一颗“恃强凌弱”的种子时,你有没有想过将来可能会开出一朵“霸凌之花”,并结出一颗“牢狱苦果”?
或许有人会想,我要培养孩子强大无敌,我要让孩子无所畏惧。
然而,真正的强大是内心的强大,真正的无所畏惧是内心的勇敢。
你虐个小狗,群殴个同学,凌辱比自己弱的人,算什么强大?这种通过欺负弱小而获得的满足感,应该算是自卑吧?
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才是获得成功和尊重的法宝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