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来说一下大家都很喜欢的“年终奖”。
年终奖这个东西呀,在现代可是作为上班族的一大福利,过年过得欢不欢心,就看盼了一年的年终奖啦!
那年终奖这个东西,是现代才有的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27276/1000f57a9a69e0e8.jpg)
其实年终奖在我们国家可是很早就有的哦,古代皇帝们就喜欢用年终奖作为对臣下的心意。
在东汉时期就流行“腊赐”,皇帝一到腊月就会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折算下来,大概是月薪的十多倍呢。
这年过的哟,别提多欢型了!
但到宋代就没那么多了,宋代官员是平时俸禄高,但年终奖却比较少。
到清朝的时候,年终奖变成了赏“荷包”,荷包虽小,却装着些金银玉石,也算是比较丰厚。
到了民国时期,商店的伙计呀、公司的职员呀,也都有年终奖,连平时不拿工资的学徒也一般都有年终奖。
连抠门儿的地主,在正月的时候也得给长工们安排大鱼大肉的伙食,也算一种年终奖赏。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27276/93cdb6610f2b9bf9.jpg)
新中国成立以后,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不直接发钱了,都改发实物了,像是平时的福利就发脸盆啦、帕子什么的。
到过年的时候呢,就发点好的,像鱼啦、肉啦、缝纫机票什么的。
那个时候,可能有钱也买不到单位里发的那些东西,所以实物还是很受欢迎的。
到现代,年终奖大多都是发现金了,有了现金,喜欢什么自个儿买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27276/57c0558f206e6bba.jpg)
在古代,一些小官员创收年终奖的方式还挺特别的。
比如在秦汉时期,公文都写在竹简上,竹简要装在各种材料的口袋里,皮的呀、丝的呀,打开后的公文,不需要袋子了,他们就把袋子收集起来,年终卖掉就成年终奖啦!
唐朝和宋朝的时候,朝廷允许政府向民间放贷,得的利息,给朝廷缴纳一点,剩下的就进入自己的小金库,可作年终奖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27276/ba2ca127029e4885.jpg)
明清时期,就有点反着来的,是地方官员给京城的官员发年终奖。
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地方官员的来钱渠道多,而京官则是比较穷困的。地方官为了获得京官的照应,一到春节的时候就要以为其购置炭火为名,给六部孝敬过节费,俗称“碳敬”。
现在是现代了,各单位对于年终奖的设置也都很多元化,有的与业绩挂钩,有的与职位相关,总之仍然是职场的一大福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