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1
小城柳州,有座祠堂。祠堂内有座石刻塑像,一个男人身材颀长,身穿朝服,头戴官帽,眼睛忧郁地望着远方。
他就是柳宗元,唐朝著名的斜杠青年 ——思想家、政治家、知名学者、中国山水游记的开山鼻祖、寓言文学的真正完成者、钓鱼协会的资深会员……
唐代的文坛从不缺乏热闹,也不缺乏焦点,时至今日,人们热衷谈论的仍是李白的洒脱,杜甫的沉郁,王维的禅静,甚至是李商隐的隐晦,而又有谁,能够读懂柳宗元那忧郁的眼神呢?
柳宗元的忧郁恐怕是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的。
老柳家曾经无限风光,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据说柳家同时为官的就达22人之多。然而这之后的岁月里,柳家就像坐上了游乐场里的“激流勇进”,水光四溅中,从皇亲国戚的特权地位滑到了一般的官僚地主阶层,等到柳宗元的曾祖和祖父时只做到了县令一类小官。而随着战乱的爆发,柳宗元的老爸更是直接拉起柳宗元的手就冲进了逃难的难民队伍之中。
2
俗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总之憋不死你。柳宗元的童年虽然是在兵荒马乱中度过的,几乎没有幸福可言。但是上天给了他考试的技能,就在有些人穷经皓首忙了一辈子也考不上的科举,在他20岁第一次参加的时候,就一举中了进士。几年后,又考中博学宏词科,正式踏入仕途。在这过程中,柳宗元认识了一位和自己一样具有考试天赋的同学刘禹锡,两个人成了一辈子的好基友。
后来,小刘和小柳遇到了另外一个人。他叫王叔文,是个很有政治抱负的人,早年入侍东宫,深得太子信任。就在柳宗元33岁这一年,皇太子即了皇位,王叔文执政用事,把柳宗元擢升为礼部员外郎,颇得当事者重用。
他们针对安史之乱后的社会问题推行了一系列的大动作,史称“永贞革新”,核心人物便是王叔文、王伾以及年轻的柳宗元和刘禹锡,历史上为此还有了一个专属名词:二王刘柳。
就在大家都认为柳暗花明的时候,谁也没料到,一转头便又山重水复了。
由于“永贞革新”的措施严重触犯了宦官、藩镇和官僚集团的利益,革新派遭到了气势汹汹的联合反扑,不过半年时间便宣告Game over了,“二王刘柳”的命运可想而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而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
在唐朝的时候,司马这个官职更多的只是个虚名而已,没有任何实权,几乎成为了朝廷贬官的代名词。仅在中唐时期,除了白居易这位著名的江州司马外,名噪一时的元稹被贬做过通州司马、王建被贬做过陕州司马、人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做过睦州司马……
我们发现,这些被贬的司马们并非什么奸佞之徒,相反,不乏谦谦君子。但是他们的正直在庙堂上得不到立足,他们的政见在朝廷里得不到重视。他们被抛弃到这荒蛮野地,任其自生自灭。
于是,这群人将他们顽强而健全的生命力,从政治领域转向了文学领域,他们妙笔生花,直抒胸臆,他们诗文唱和,苦中作乐。一千年后,翻开中国文学史,不经意间却发现,这些被贬的司马们的名字,竟然个个都历历在目,而且还占据着最显眼的位置。
3
34岁的柳宗元,就这样开始在永州的山水之中脱胎换骨。
一呆就是十年!这十年,是柳宗元生命中最旺盛的十年,也是他一生中最有思想和文学成就的十年。写诗,写散文,写游记,写社评,写寓言故事,他传世的作品共计600余篇,其中有近400篇作品是在永州完成的。
闲暇之余柳宗元游遍了永州的山山水水,于是,《永州八记》和《渔翁》水到渠成,腾空出世,照亮了中国南方这一片阴郁的天空。
永州十年,虽然寄情山水,但柳宗元时时刻刻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一直等待着机会要东山再起。这一天,朝廷招他回京的诏书终于被他等到了。
用欣喜若狂来形容他,恐怕不为过吧。他哼着杜甫的流行小曲“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咿咿呀呀地过了黄河,回到长安。
在长安,遇到了同样还京的老友刘禹锡。两个人规划着东山再起之后的前景,心潮澎湃。然而一个月后,朝廷的任命诏书下来了:
“任命刘禹锡为播州刺史;任命柳宗元为柳州刺史。即刻上任!”
仿佛一道霹雳在两个人的头顶炸开!播州和柳州要比原先各自贬谪的朗州和永州更偏僻,更荒蛮。这种所谓的“升迁”简直让一万只草泥马在柳宗元的心头奔腾而过!
强忍悲愤的柳宗元到了柳州,这里离家乡实在太远了。每天忙完了一天的政务,他总是独自一个人登上柳州的城楼,眺望远方。当年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多都被贬谪到这岭南的荒野之地了,但是身处偏僻,没有4G,也没有wifi,彼此间要通上一封信也要等上好几个月!
每逢佳节,柳宗元的孤独感更加强烈,反反复复唱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一直没有如愿。直到元和十四年,朝廷才同意召回柳宗元。然而为时已晚,诏书还未到柳州,柳宗元便怀着一腔抑郁离开了人间,斜杠青年去世时年仅47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