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胖子,外表看上去不是很胖,但是体重有点吓人。
一直以来,我都奉行“胖就胖,只要健康就行”的理念,对于减肥这件事,从来没有提上日程。
从4月起,我开始跑步,可是跑上几百米就气喘吁吁,买了跑鞋,买了课程,换了装备,无奈进步不大,直到有一天,膝盖开始疼,不得已休息了一星期。查了度娘,说是体重太重会增加膝盖负担,一味增加运动量会健身不成,反而伤了健康。
跑步是会上瘾的。那不能跑的几天里,我痛定思痛,决定减轻体重。
减肥从本质上来说,是减少热量摄入,增加热量支出,换句话说,就是管住嘴,迈开腿。还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我可能属于那种“顽固型”的,即使我已经迈开了腿六个月,体重却没有任何变化。
现在当务之急是要管住嘴。减少主食,增加蔬菜杂粮,看看体重会不会变化。正好看到连岳的公众号提到的ADF隔日禁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一开始,对于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饥饿感的身体来说,ADF是个很大的挑战。
一方面来自身体的抵抗,一方面是家人的反对。坚持了一个循环,第二次就在24小时“破功”。先生做了一桌好菜,我不吃似乎有点对不起他,然后就开始在心里找各种理由,先生会不会有意见?我这样“虐待”我自己,有必要吗;人生不过百年,何必这样苦了自己呢;这样会不会伤胃,伤害身体健康;肚子在“咕咕叫”,面对美食,更加叫得欢快。
后来开始对自己“网开一面”,坚持24小时禁食,24小时进食。有三四天完全不禁,但是也非常注意摄入热量多少,渐渐地,一个月后,身体接受了这样的“改变”,再偶尔来一次ADF,“饥饿感”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一个月后,体重减了三公斤。虽然只有6斤, 可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进步,因为之前六个月,我每天跑步,正常吃饭,一斤都没少。
跑步减肥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甩了几斤肉,还有很多身体改变——走路挺拔不再驼背了,每天心情都很欢快:早上送完孩子去跑步,出一身汗,然后拉伸休息上班,一路上就会感觉生活那么美好,那么快乐。
感悟:只要你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而且很大可能是不仅仅有预想的成果,还会有其他意外收获。
一、对于食物的敬畏之心。
现在是物质极度丰富的时代,只要你想,手指一点,不需要你抬腿,美食就会送到眼前,我们几乎已经很少会体会到“饥饿”的感觉。
各种美食,似乎天经地义般存在,我们从来不会想,会不会有食物极度匮乏、不得不忍饥挨饿的那一天;也从来不会想这些美食,是经过了多少道工序到达餐桌;每吃进去的一口,会有多少卡路里,会给身体带来多少负担;日积月累,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什么改变?……
而ADF以后,我开始对于摆在面前的食物,有了思考,更有敬畏之心——敬,食物带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的生命机体运转;畏,没有节制,过度摄入,轻则肥胖,重则对身体造成伤害。我吃进去的这些食物,大概多少热量,需要跑步多少公里消耗?
于是,即便在能够进食的时间内,也不会无节制地吃进大量的食物。
二、对于坚持的重新定义——要有强大的内在动力
很多人失败的原因都是不能坚持,我也一样,一件事情坚持一个月三个月很容易,可如果按年来坚持,很难。
要减肥,必须坚持早起运动,坚持不滥吃。
可是生活中总会有各种状况发生,心里会有挣扎、对话。
但是这次的减肥内在动机尤其强大,强大到让身体接受这样的“规律”,以为这是理所应当,不用犹豫,不用对话,让少吃多动变成身体本能。
晚上,我坚持冥想,跟身体对话。我现在这样的状态,感觉如何?是不是比以前更清爽轻巧了?你觉得舒服吗?辛苦吗?易瘦体质形成了吗?一呼一吸之间,吸进积极、美好、快乐、能量,呼出消极、丑陋、痛苦,看着内心的自己,一天比一天快乐,一天比一天强大。
三、思维改变。
多年以来,我一直以为,我就是个胖子,我是不能瘦下来的,但现在,我发现,原来,我也是可以瘦下来的。
很多次摇摆不定,吃,不吃。吃,不要委屈了自己、可能会伤胃、人生不过百年、为何要过得如此辛苦;不吃,坚持了这么久,一秒“破功”,太不值得;我要看看我到底有多大的忍耐力。
禁食24小时以后,身体对于食物有渴求,我专门看做美食的视频,想像那12小时里,我去做去吃。现在,36小时对我已经毫无困难,反而觉得身体里面极度干净清爽。
我现在对于食物已经有很强的抵抗力,再大的诱惑也已经不为所动了。
这就是思维模式的改变,没有什么天经地义,没有什么理所当然,一切都有可能。
将来某一天,即使可能面对各种极端情况,我会坦然处之,相信自己有更多能力、更大力量、更多信心去面对去挑战。
PS:ADF不一定适合每个人,自己量力而行,可以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循序渐进,不管怎么样,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任何牺牲健康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