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言·翻译读书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李长栓的《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为什么它被称为“黄宝书”

李长栓的《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为什么它被称为“黄宝书”

作者: 撒不了谎的小林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14:38 被阅读39次

这本书被翻译行业的从业者和喜欢英语翻译的学生、老师们称为“黄宝书”,堪称实至名归,因为它不仅干货满满,理论与实践并重,而且作者李长栓老师的个人魅力也为它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李长栓老师是一位“理论+实践”结合得非常好的名师和明师,他比较重要的想法包括:1.“非文学翻译”概念的提出,将翻译划分成“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2.“简明英语(plain English)”的理论在中英文写作实践中的应用。3.“笔译的本质是写作,口译的本质是演讲”;4.理论与实践要平衡好。实践第一性,理论第二性,实践决定理论,而理论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有理论没实践”和“有实践没理论”这两种模式的效率比不上“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第三种模式;5.笔译和口译是相辅相成的。尽管如此,口译好,笔译必然好。笔译好,口译则未必好。

李长栓是一位“有料”的老师,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理论框架,他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是the Elements of Style。难得的是,他向读者和学生展示了“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的高效率模式,让追随者增加了对口笔译和中英文写作的兴趣。

李长栓老师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院长,深受学生和同事的爱戴,而他一开始只是河南省一个偏僻县的中师毕业生和镇级初中的普通老师。一路走过来的奋斗历程或许使得他的思维模式变得更加敏锐,也增加了他的内涵,这也许是他成为明师和名师的原因之一吧。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新加坡的翻译才女周蕴仪与李长栓老师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得李老师翻译的理论和实践更加地有说服力。跟李长栓老师和周蕴仪类似的名师和明师包括:李克兴;孙万彪;张培基;杨宪益;庄绎传。有兴趣的读者请自行搜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长栓的《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为什么它被称为“黄宝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nb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