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清晨早起,在自家门前看远山高低起伏,卧在云雾深处。一轮金黄的太阳从山间缓缓升起,照向大地。那样的景色,说是仙境并无不可。
我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是家里最小的,所以干活都是最轻、最容易的。比如去种苞米、薏仁米,我就负责胜任丢放种子这种小任务。甚至有时候放学我都不需要去干活,就在家跳皮筋,那是女孩子最喜欢的游戏,还能锻炼身体。
去离家远的地方干活时,就跟大众对农民生活的认知是一样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早出晚归的辛勤劳作。为了方便我们会带一些饵块粑或糍粑和水一起去,以解决午饭的问题。
如果路程远且土地多,农活第一天干不完、第二天要继续。晚上就不需要把装水喝的瓶子带回来,只存放在山上,用草覆盖起来,第二天直接到附近的山沟去装水。山间自然流淌的水,有股淡淡的、香甜的味道。
那时视力极好,即使天黑了才从山上干完活回家,也不需要手电灯光。纵然月亮藏进云层里,也看得清回家的路。
那时候喝饮料是一种奢侈。最常见的制甜食材是糖精,一盒分量多且便宜。每次装一大瓶水,放3-5颗到瓶子里融化,水就变甜了。如果牙齿有蛀虫晚上疼的睡不着,可以拿一颗糖精放到已经被蛀虫咬坏的牙齿里,缓解疼痛。
放牛
放牛是一件很不错的差事。农村孩子小时候做的最多的事儿,当是割草和放牛。放牛的娃是最幸福的,年龄相仿的伙伴约好一起去,大家把牛牵到相对宽敞有草的地方,就能玩了。抓石子、抽签、山寨版滑滑梯,男孩子最喜欢玩的就是弹珠了。
弹珠见证了很多人的童年,有不少男孩子,因为放学玩弹珠迟迟不回家而挨骂、甚至挨打。傍晚夜幕降临时,不知又是谁家的父母在教训晚归的孩童——“都天黑了才回家来,是不是又弹珠珠去了。”
有条件的人家圈养牛的同时还有马,那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就以为骑马很简单,只要骑在马背上就能像电视里那样威风凛凛、潇洒恣意。结果刚骑上马背,马儿一跑,差点摔了。
放牛有时还会被牛顶,就像电视里那种斗牛表演,不同的是被牛斗的另一方不是牛,而是放牛的瓜娃子。唉,放牛的孩子既快乐又忧伤。
山上的野果实
“六月六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烂。”这是家乡的俗语。野地瓜成熟的季节,小山坡是最令人向往的。
去找野地瓜吃,地瓜还分能吃的和不能吃的。不能吃的地瓜,大人们说叫母地瓜,吃了会发“母猪疯”,真叫人害怕。
其他山梅、平榛、香吉利子、很多不知名的果实,方言统称 “pāo儿” 。光是想想,就让人垂涎欲滴。我最喜欢的是白草莓,方言叫牛奶泡。
白草莓与红草莓的存在,就好像白月光和朱砂痣。白草莓都是成片的生长,味道淡淡的、甜甜的,甜中又带一点儿酸,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鸡枞菌
鸡枞菌生长的季节,家乡男女老少都十分欢喜,因为鸡枞菌是可以卖钱的,而且价格不菲。那时候距离现在已有十年,一斤卖九十元,还只是我们那一小片地方而已。各个地方价格不同,那时赶集一次消费100元都要精打细算的。
据说鸡枞菌有灵性,一年生长两次。这一次你在这个地方看见它,并取走。下一次,它便不会再生长在同一个地方,会转移重生。
小时候虽懵懂无知、调皮捣蛋,但是很听爸爸妈妈的话,打心眼里认为他们说的都是对的。现在虽然长大了,“懂事了”,有时却会跟父母针尖对麦芒。
可无论是小时候还是成年后,在父母眼中我们永远都是个可爱又气人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