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的天空阴沉沉的迷漫着微雨,十几个男人吃力地抬着盖有红色布顶盖的灵柩缓慢地向前移动着。

走在灵柩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着粗麻布长孝衣端着遗像的三十出头的年轻男子,男子的神色凝重而悲伤,男子后面跟着一个六七岁的边走边好奇地东张西望的懵懂小男孩,那裹着小男孩瘦小身躯的宽大麻衣显得空荡荡的。
灵柩后面两个年轻的女子同样穿着粗麻布长孝衣,年纪稍轻的女子头上盖着白毛巾,面容憔悴,眼中不断地涌出泪水,那伤心的样子令人不敢直视。再往后看去是七八个穿着日常衣服双肩上搭着长条毛巾彼此沉默着的男女。最后面压阵的是十来个穿着一次性塑料雨衣的鼓乐手,他们麻木而有节律地敲锣打鼓奏乐,渲染着一种沉痛哀伤的氛围。
灵柩里躺着的女人走完了她五十五岁的人生,带着彻骨的痛离开了这个曾带给她希望,欢乐,仇恨的世界,去到了她永恒的归宿,那里不会再有伤害,疾病与痛苦,在那里她再不会被抛弃。
女人的名字叫刘桂香,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女人刘桂香与大多数农村同龄人一样在缺吃少穿的艰难岁月里长大成人。二十岁时的女人刘桂香长得娇小玲珑,肤白貌美,水灵灵的大眼睛顾盼生辉,很是惹人爱。
女人刘桂香就在她花一样的年纪里相中了隔壁村那个叫李志的男孩。李志个儿中等,面容清秀,虽读书不多,但头脑灵活,家庭经济条件也不算太差。当时的李志就在家开起了单车修理店,相比其他赤手空拳只能跑去建筑工地挑砖的男孩子,李志的活计可是轻松多了,而且收入也更高。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期,女人刘桂香与李志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结为连理。婚后女人刘桂香先后为李志生下了一儿一女,一家四口的生活其乐融融,堪称幸福。
九十年代初,李志在一座有着七百年历史的古塔旁边建起了当时才开始时兴起来的两层红砖楼房。李志继续他的单车修理生意,过了两年后,李志见路上开始出现奔来跑去的摩托了,脑回路颇多的他便立马将他的单车修理店换成了摩托修配店。由于当时我们那的摩托修理店很少,而摩托又日益地多了起来,所以李志的摩托修理行当做得越发地风生水起。
李志负责赚钱养家,照顾一家人的责任自然就落到了女人刘桂香的身上了,而女人刘桂香也着实是一把理家的好手,将一双儿女照顾得干净清爽,将家里拾掇得一尘不染,还在屋后种上各个季节的蔬菜,任谁见了女人刘桂香都夸李志好福气娶了那么贤惠能干的好老婆。
女人刘桂香看着她的男人每天忙个不停,有些心疼他,所以一有空总是帮着丈夫做点端茶倒水递工具的琐事。而女人刘桂香的丈夫也总是会将他赚的每一分钱悉数交给她掌管,任女人刘桂香怎么花钱丈夫都没有二话。丈夫将女人刘桂香当做他心里的宝,这令女人刘桂香的心里畅快无比,对丈夫的爱也更增添了许多。
女人刘桂香沉浸在自己的幸福生活中,她以为一家人会永远相亲相爱,她以为丈夫会永远将她放在心里,她以为她的生活不会有眼泪和悲伤,她以为自己会活到很老,但生活对她终究不够温柔,甚至可以说有些残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