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墨辰书廊散文美食
物色 | 让苏轼带你,看看舌尖上的北宋

物色 | 让苏轼带你,看看舌尖上的北宋

作者: 豆豆是个小团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11:54 被阅读20次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临终所作,三处均为贬谪之地,地势偏远,环境恶劣,却让他从贫瘠中找出叫人欢愉的事物来。

    那便是美食。

    苏轼赶赴黄州时,恰逢北方正月,寒风刺骨,滴水成冰。到黄州后不久,他写下《猪肉颂》。

    “尽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洗净猪肉,少放水,柴烟缭绕,煮足火候,传说中的东坡肉便做好了。若放在当下,我们应该还会加上料酒、生抽,也许会炒个糖色,做成香喷喷的红烧肉。可见生活的美和生活的磨难,实则骨肉难离,在那般令人唏嘘的境地中,东坡肉的出现,宽慰了许多人,虽然如今看来,那只是一盘再普通不过的白煮肉。

    贬至惠州,“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经过苏轼的临幸,似乎比醉了酒的贵妃打的广告,还更有些附加值。章惇,这位昔日好友已经过权力的黑化,成为如今的政敌,见不得苏轼被贬后过得太快活,便暗戳戳使坏,又将其贬至南荒孤岛——儋州。

    结果苏轼这位高级玩家解锁了新食物——牡蛎。

    牡蛎,可不是内陆之人动辄能品尝到的。生蚝的鲜美,让苏轼在儋州过得盈盈满满,蓬蓬勃勃。吃饱之后,苏轼还不忘给友人写一封信,欢快地告知他们自己发现的新大陆,且叮嘱要保密。“无令中朝大夫知,恐争南徙,以分此味。”

    羁旅劳顿,野店风霜,那些不与外人言的委屈心绪,都藏在美食的背后,舌尖上的东坡行至台前,剔透而豁达地诠释着一个“吃货”的心境。舌尖上的万千滋味,在苏东坡的人生缩影中,盛满万物生长的气息,可见天地喜悦。

    而苏轼,又成为北宋的一个缩影。他对食物的熟稔,也意味着他开始对人生的条纹肌理,了然于心。

    北宋的人们,在不同食物的围绕下,也活得风生水起,鲜活畅快。

    说到舌尖上的北宋,最先要提及汴京。时下流行的饭食,在这个热闹的城市中,都能觅得踪迹。

    汴京街市上,各色店肆整齐排列,走到店内,便可以问“茶饭量酒博士”点上几份下酒菜。

    “撒暂”们穿梭在酒店内,叫卖着花生、萝卜、瓜子之类的货物,先分发后收钱,堪比货到付款的先锋。

    若喜欢吃水果,有回马葡萄,河阴石榴,西京雪梨,嘉庆子,味道鲜甜,水分多多。

    也可以品尝到龙眼,荔枝,甘蔗,名称简单,滋味丰富。

    枣圈、桃圈、梨圈,是便于携带的果脯,银杏、栗子、核桃等被放在小托盘中,做为干果子出售。如此一组合,像极了如今“每日坚果”的店堂版。

    《山家清供》与《东京梦华录》中均记载了“樱桃煎”,这个读起来极美的名字,听来便有春风之意,细致清雅。人们将樱桃去核之后,放在锅中,细细炖煮成口感细腻的樱桃酱,再放到有花纹的模子里捣实,压成极薄的小饼,最后加蜜食用。知道做法之后,看到“樱桃煎”这三个字,便觉得舌尖甜起来。

    既然说到小食,那还得提到苏轼去徐州赴任时写下的这首《寒具诗》。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诗中写了一位年轻窈窕的女子,亲手制作油馓子的场景。没想到馓子这种百变搭配小食北宋时期已经出现了。馓子纤细,入口酥脆,就连掉下的碎屑都是幸福的,只是这种幸福的小东西不能日日吃,不然肯定要长痘。

    若是想吃些能填饱肚子的菜肴,你也可以慢慢点上一桌,入目丰足。

    紫苏鱼、炒蛤蜊、姜虾、洗手蟹,是江鲜和海鲜的代表,不需要如何调制,便从中冒出挡不住的鲜味儿。

    炙鸡、烤鸭是典型的与火焰共舞,小贩们在店外制作,可以借着酒店的生意送进门来,形成互补。

    在猪肉未曾被广泛接受之时,北宋百姓对羊肉的热爱之情,从做法的多样性便可窥得一二。乳炊羊,是用小火慢炖,吊出鲜美的高汤。还有入炉羊,羊脚子,旋煎羊白肠等菜式。

    北宋流行一种“签菜”,羊头签便是其中的一种,做法较为繁复。大厨需将羊头肉切成细丝,拌上佐料,铺在网油上像做寿司一样卷起来,切成小段后,蘸以蛋液入锅油炸,外酥里嫩,只想象,便知道这道菜胜在两种口感的碰撞。

    清人顾栋高在《王荆国文公遗事》曾记,王安石喜欢一边看书一边吃羊头签,看一页书,吃一枚羊头签,如同今日一边看剧一边吃薯片,不亦乐乎。

    我们还可以顺着御街往南出朱雀门,走一段路程,便到了龙津桥。

    州桥南边有夜市,售卖的吃食有比较强的季节性,每日买卖都到三更半夜,让百姓们吃个尽兴,店家辛苦着也收获着。

    夏日时节,种类各异的糖水和小零嘴便被安排上了。《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名字都是看起来就很好吃的,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解暑降温的效果估计不错。店家们会用梅红色的匣子装上杏片,荔枝膏,金丝党梅,爱吃糖的孩子定会开心。西川乳糖好吃,狮子糖好看,党梅是用梅子做成的小食,酸甜可口,含在口中,便能将味蕾刺激一番。

    寒冬时节,夜市中的食物便换了一番,暖和热闹,滋味美得很。

    北宋时期的餐饮行业已然出现了群聚效应,店铺招牌往往以姓氏加上产品作为定称,张家酒店旁边就是王楼山洞梅花包子与曹婆婆肉饼,有亲切的人间烟火气,李四分茶安安静静地待在肉饼铺旁边,为北宋时期的南方人提供独特的口味。

    舌尖上的北宋,不止在花竹盆景的掩映下,在垂帘绣幕的轻拂中,也在走街串巷的身影旁。夜幕中的吆喝声渐次响起,待到第二天中午,街市上又是新的人潮涌动,香气扑鼻。

    食物,让生活的细节分毫毕现,舌尖上的北宋,亦是如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物色 | 让苏轼带你,看看舌尖上的北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ti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