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下落之谜——明朝的前三十五年

作者: JK先森 | 来源:发表于2017-05-03 14:28 被阅读890次

    前几天和几个小伙伴一起闲聊。忽然就聊到了一个历史问题: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死了没有?

    尽管面对的是“明朝第一谜案”,小K也并没有惊慌失措。短暂而慎重的思考之后,给出了一个比慎重更慎重的答案:建文帝死了!

    此言一出,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朱允炆都惊呆了!

    “明初到现在都六百多年了,建文帝当然死了,不然不变成老妖怪了吗?”

    当然,这么回答问题,一顿白眼和一顿暴揍是跑不了的。

    挨过打的小K痛定思痛,决定好好回答一下建文帝下落之谜。

    如果你听到“建文帝下落之谜”也有熊熊的八卦之火迅速燃烧的话,不用觉得羞涩。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除了今人,古人也对此事保持着八卦之心常有的精神,上到皇子皇孙,下到黎明百姓。


    【小贴士】据载,万历皇帝曾问询他的老师大学士张居正建文帝出亡的问题。张居正回答说:“此事国史无考,但是前朝一直有人这样说。”


    建文帝下落之谜之所以如此被人关注,原因有三个:

    其一,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其二,出于政治需要。掌权者希望他死,人民却对他充满同情,希望他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当局的态度和人民的想法相抵触,也加剧了话题的热度。

    其三,建文帝是有史以来所有大一统国家中,被藩王造反赶下皇位的唯一一个,有一定的传奇色彩。


    【小贴士】‍中国的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再者,南方少马,南人不习马术,都不利于自南向北的战争。明朝是封建社会唯一一个从南方起兵进攻北方,进而一统全国的。


    我们的故事要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

    1朱元璋长啥样?

    朱元璋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都是耳熟能详的。我对朱元璋最初的认识来自于收音机、电视剧和历史课本。收音机里的相声段子和电视剧自然是不能全信的,历史课本却伤了我完全不设防的心。

    先po两张图给大家看一下。

    左图是初中历史课本上的朱元璋像

    右图?右图是一代网红芒果君。

    当时,我还想这(芒果怪)皇帝比其他皇帝伴怪象出生霸气得多啊,长得就跟别人不一样。直到后来,我看到朱棣和明朝历代皇帝像,感觉以朱元璋的英明,朱棣和后世子孙们不可能是隔壁老王助人为乐的结果。这才偶然发现这幅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画像。


    【小贴士】《明史.本传》关于朱元璋相貌的描述是“资貌奇伟,奇骨冠顶”。


    进一步深究,发现历史课本上曾给我少年时期留下严重阴影的“火烧庆功楼”也只是以讹传讹的产物。虽然开国功臣们最终也被砍得差不多了,但是过程远比一把火烧死曲折复杂。朱元璋杀功臣,“杀你全家”绝对不是一句玩笑话。一些武力值高的武将全被老朱杀死,导致建文帝无将可用也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点,明成祖朱棣学得特别好,代表作是“夷十族”。

    2朱元璋的发家史

    回到我们故事当中。在朱元璋还是小朱的时候,在一场饥荒中失去了几乎所有亲人(父母、大哥、侄子)。为了活下去,小朱投身做了和尚。然而,乱世中的寺院也并不是一片净土。无奈之下,小朱同志投奔了伟大的造反事业,成为了郭子兴手下的一名马仔。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和尚不是很成功的小朱在造反事业上展现了惊人的天赋——他很快就在起义军中崭露头角,做了郭子兴的亲兵。

    事实证明,不是所有的领导都有容人之量。身边放着一个各方面都比自己优秀的参照物,郭子兴越来越不爽,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决定借刀杀人。于是,郭子兴派小朱去攻打屯有重兵的定远。

    小朱在这一战中化不可能为可能,顺利地攻克了定远,并积累起了自己的班底。班师后,小朱决定带着自己的班子另拉队伍,自立山头。这一年,小朱26岁。

    朱元璋短时间内拉起来的班子(徐达、耿炳文、周德兴、汤和、吴良等)都是日后争天下的猛将谋臣,这些人一个比一个生猛。

    开了挂的小朱一发不可收拾,多次以弱胜强,不断战胜强大的对手如陈友谅、张士诚,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北伐大元,当真是势如破竹。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年号洪武,国号为明。经过十几年的南北征战,小朱已经不再年轻。如何让老朱家坐稳江山?这是朱元璋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

    3给孙子挖坑1——封藩

    朱元璋思考的结果是“封藩建国”。

    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了一封诏书:“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的几个儿子都长大了,是时候封王了。我分封不是为了我老朱家的私利,而是为了江山和黎民百姓。”

    分封制,在历史上已经不是头一遭。前辈周朝搞分封,封出来一个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大乱战;前辈汉朝搞分封,封出来一个“七国之乱”;最气人的就是东晋了,封出来一个“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


    【小贴士】近些年,有一个观点认为,“五胡乱华”应改为“五胡入中华”,因为五胡促成了中华文明的破而后立,不然中华文明可能会像古罗马文明一样湮灭。


    朱元璋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有自信朱氏分封法不仅可以合理的安排诸王,还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他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把地方的行政权和军权分开,只把军权封给藩王,行政权依然归政府;二是对藩王实行再教育,包括请儒士做藩王的老师、编制历代亲王的历史教训作为教材等。


    【小贴士】明初,太祖朱元璋大肆分封藩王,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挖了一个大坑;借胡惟庸案废除了丞相制度,但又设置文渊阁大学士和东阁大学士,逐渐发展成为内阁制度;严令宦官不能干政,明朝却出现了魏忠贤、刘瑾、冯宝等有名的大太监。说来也怪,总是好心办坏事。


    后来的发展证明,这些预防措施都没有什么用。这次分封短时间内没有出什么幺蛾子,靠的仅仅是老朱同志的压制。如果要评价这次分封,我只能说:这种把重要的东西(军权)抓在自己人手里的小农思想实在是要不得。但是从朱元璋的角度来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自己长大成人的儿子安排一份好工作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对,只不过朱元璋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上进心那么强。

    安排好了儿子的工作,女儿和孙子呢?好说!这大好河山都是我老朱家的了,还安排不了几个人吃饭吗?各世子孙都封爵,女儿封公主,女婿封从一品,都拿俸禄,实现了“不干活就有饭吃”。尴尬的是,两百年后,宗人府记录在册的朱氏子孙就达到了六万人之多,如果按照明初制定的俸禄标准发放,国家财政根本就支撑不起。


    【小贴士】我们平常说的分封,全称叫做“封藩建国”“封土建国”或者“封藩建卫”,简称“封建”。


    4再挖一坑——屠戮功勋

    好歹是把家人安排完了。朱元璋看了看太子朱标(就是朱允炆他爹)羸弱的小身板和软弱的性格(仁厚),又想到自己那些从刀光剑影中摸爬滚打的开国功臣们,怎么看怎么觉得朱标降伏不了这些人。

    韩信说,“狡兔死,走狗烹。”建国后,开国功臣们如何安置简直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这方面,朱元璋比较杀伐果断。年少时读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特别为那些拥立的大臣不值。后来才发现,和朱元璋比起来,赵匡胤斯文的多。

    朱元璋的脑回路比较简单,但是以他简单的逻辑却能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至少表面上解决),诀窍只有一个字:杀!同时,他又是个善于把握、利用甚至创造机会的人,时机一到,就是一场腥风血雨。

    朱元璋等待的时机就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屠刀一旦举起,再想悄无声息地放下就不可能了。胡惟庸案株连三万多人,还顺便取缔了丞相这一职位;蓝玉案株连一万五千人,至此,功臣宿将基本上被屠戮干净,史称“胡蓝之狱”。

    推翻暴元统治、一统天下的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君王,也是一个伟大的家长。他在位的三十年一年里,尝试各种各样的制度、制定严格的刑罚,甚至不惜杀掉功勋宿将,背负骂名,也要为子孙安排好一切。

    5太子朱标的王道

    开国之君起于军伍,历经杀伐,行事霸道;然而刚则易折,守成之君补之以“仁”,天下自可长治久安。作为一个政治家,对这一点朱元璋是有清醒的认识的。他选定的下一任君主太子朱标就是一个仁厚的人。

    尴尬的是,朱标不理解朱元璋的做法,看不惯父亲屠戮功臣宿将,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父子交锋的经典小故事。

    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大开杀戒,朱标劝谏说:“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第二天,朱元璋准备了一根棘条放在地上,让朱标拿起来。太子怕有刺不敢拿,朱元璋说:“我把这些刺都给去掉了,再交给你,岂不是更好?”出乎朱元璋意料的是,他的口气并没有吓到朱标,朱标回答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这句话就厉害了,即使隔着几百年,小K依然能够从这句话中听出浓浓的讽刺意味,更何况正处于对面的朱元璋。朱元璋当时五十出头,正是老当益壮,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的年纪,脾气也火爆得很,顺手抄起一把椅子就朝着朱标扔了过去。

    朱标的悲哀在于,明明看不惯朱元璋重刑、霸道的做法,却又无能为力。在这种纠结中,朱标太子在洪武二十五年病逝。他的一生,离皇位最近,然而这一步却始终没能踏出。

    一步成天堑

    六年后,明太祖朱元璋崩,接过大明王朝权杖的是皇太孙朱允炆,是为建文帝。

    6活在爷爷阴影里的朱允炆

    建文帝继承了父亲朱标的宽宥仁厚,同时又敢想敢干。他即位后不久,就将一件大事提上日程——削藩。

    说到削藩,朱允炆在蓝玉案后曾和朱元璋有过这样一次谈话。

    朱元璋得意地对朱允炆说:“我现在把防御外敌的事交给了你的叔叔们,有他们守卫边疆,你就可以做一个太平皇帝了。”

    朱允炆问:“外敌入侵,叔叔们去抵御;如果叔叔们叛乱,谁去抵御呢?”

    朱元璋“默然良久”,反问道:“你觉得应当怎样办?”

    朱允炆的回答十分干脆:“用德怀柔,用礼约束他们,不行就削夺他们的封地,再不行就废掉他们,实在迫不得已就举兵讨伐。”(这答案有点像剽窃的他爹的,也投了他爷爷所好)

    朱元璋的错误在于治天下如治家,他始终相信自家人有话好商量,自己的儿子们不会作乱。从另一角度说,朱元璋身居帝位,最想要的无非是家庭和睦、儿孙满堂。因此,他听了朱允炆中规中矩的回答,十分高兴。

    朱允炆即位后,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上面那个标准答案是哄朱元璋开心的。

    我们先来看看朱允炆的“削藩领导小组”成员:翰林侍讲方孝孺,兵部尚书齐泰(刚提拔的),太常卿、翰林学士黄子澄。这三个书生(注意这个身份)都是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的智囊团,目的是辅佐朱允炆做一个守成之君。


    【小贴士】朱元璋的识人、用人之明我是佩服的。时间已经证明了朱元璋挑选的徐达、常遇春、汤和、蓝玉等人都是一等一的猛将。接下来,时间依然会证明:守成之臣是做不了削藩这种大事儿的。


    朱元璋的识人、用人之明我是佩服的。时间证明了朱元璋挑选的徐达、常遇春、汤和、蓝玉等人都是一等一的猛将。这一次,他依然没有走眼:守成之臣是做不了削藩这种大事儿的。

    和两位智囊团成员(主要是齐泰和黄子澄)商量后,建文帝朱允炆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削藩”就这么火急火燎地开始了。针对这次行动的主要对象燕王朱棣,智囊团提供了两套方案:一是“擒贼擒王”,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直接入手,灭了燕王朱棣;二是“敲山震虎”,先拿些好处理的藩王开刀,给燕王一点心理压力。朱允炆选择了后者,这是他的性格使然。

    老板说话了,那就先从燕王的弟弟周王开始吧。可是燕王会坐以待毙、束手就擒吗?答案是不会。“敲山震虎”就这么被玩成了“打草惊蛇”。

    7老赌徒朱棣的靖难之役

    现在,朱棣面对着一场很奇怪的赌局。

    彩头是“一顶白帽子”(来自姚广孝的拆字游戏,“王”上面加一个“白”就是“皇”)。

    赌注是王爵,如果不赌,估计也很快就不是自己的了。

    有没有生命危险?这个还真没有。建文帝在与燕王朱棣撕破脸皮,真刀真枪地开战的时候,还这样跟属下说过:“你们不要让我背上杀害叔叔的罪名啊!”这简直就是在战前给对手上了一道护身符!

    权衡之后,朱棣义无反顾地踏进了这个稳赢不输的赌局:建文元年6月,燕王朱棣打出“奉天靖难”的旗号,正式起兵。

    双方对垒的详细不是我们今天叙述的重点。在这场三年多的战争中,朱允炆有好几次机会杀掉燕王和他的三个儿子,但都做了错误的决策,不仅打臭了一副好牌,也最大限度地将其性格特点暴露在我们面前——过于仁慈。(记住这个性格特点,这点对于我们后面推测建文帝的下落有很大的作用)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围困南京,屯兵金川门。在两个内奸的帮助下,南京城不攻自破。

    此时的建文帝应该意识到了“仁”也要分对象。在亲手斩杀了与燕王有勾结的徐增寿后,建文帝不知所踪。

    8建文帝的抉择1

    如果没有朱棣,朱允炆会是个好皇帝。朱允炆即位时,明朝已经建国31年了,经过朱元璋31年的励精图治,此时的大明繁荣昌盛、人心思安。朱允炆上台后,还做了两件大事:其一,废除了爷爷当政时期制定的严苛律法;其二,任用文臣。

    朱棣当政后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统,做了很多现在看起来缺心眼(欲盖弥彰)的事儿,其中就包括废除建文朝所有的法令,不管对错。当然,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一轮残酷的大清洗也是避免不了的。

    刚过了几年好日子的黎民百姓和文人士子都开始怀念起朱允炆的好,自然不希望朱允炆已经丧生在宫难之中。于是,市井和文人之间开始流传各种各样的朱允炆逃生的传说,有说通过地道逃生的,有说扮成和尚逃生的等等等等。

    这些说法都有板有眼,反正朱允炆没死就对了。脑洞开的大的还在希望朱允炆有朝一日打回来。几百年过去了,建文帝的下落已经演化出了上百个版本,我们考究(八卦)起来着实困难。

    【敲黑板划重点了!】

    那么建文帝究竟有没有死?如果没死的话又去了哪呢?我们回到南京城破的那天。

    朱棣走在南京城的石板路上,心情是激动的——经过三年多大大小小的战争,终于踏进了京城。“我要如何处置皇城中的侄儿?我要如何堵住天下万民之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朱允炆让位于己,再或者“以身殉国”。于是,朱棣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不进皇城,退守龙江驿。”留点时间给朱允炆,也留点时间给自己。

    朱允炆面对的第一个抉择是苟且活着还是留待有用之身。我们在前面分析了许多朱允炆的性格,可以在这里做一个小总结了:朱允炆宽宥仁厚,缺少主见,但是关键时候能发的了狠(亲手杀徐增寿)。

    城破之时,怒火攻心之下朱允炆可能会有以身殉国的念头,经过身边近臣的劝诫,冷静下来,选择活着才是王道。就算不能东山再起,也能没事儿给朱棣上上眼药。

    《明实录》记载,朱允炆在城破之时放火烧了自己的宫殿,自焚而死。《明实录》是为官方服务的史书,另外朱允炆自焚而死符合朱棣的政治利益,所以,其记载不可全信。大火过后,朱棣清宫三日,杀掉了大多数的太监、宫女,很大的可能是为了寻找朱允炆和遮掩秘密。

    在翻看朱棣的生平时,有一个细节:燕王在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就刻意地交好太监,在皇宫有自己的内应。所以那场大火我相信是有的,至于是谁放的,我持保留意见。

    建文帝是怎么逃出去的呢?《纲鉴易知录》中说,危急关头,有一个叫王钺的太监捧出来一个朱元璋留下的铁匣子,说太祖说了,紧急时刻才能打开(怎么看怎么像锦囊妙计的翻版)。砸开匣子以后里面放着三张度牒(相当于和尚的身份证明),朱允炆就拿着度牒扮作和尚从皇宫的后门溜出去了。这个说法是采用了建文帝出家为僧的说话,但是这记录明显不符合实际——皇宫里的大多数人都是有头发的,皇帝剃个光头穿着袈裟走在人群中是不是太显眼了?


    【小贴士】明朝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百姓不允许随意搬迁,僧人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可以四处走动,但是必须要有度牒。


    建文帝在这个皇宫里生活了二十多年,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肯定有自己的逃生手段,至于是什么方法倒不重要,各位看官可以自行发挥想象力。

    9建文帝的抉择2

    就此觅地隐居还是联系旧臣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是建文帝面临的另一个抉择。此时的朱允炆依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虽然丢掉了王城,但还是有大半的江山。朱允炆最初是怀有东山再起的想法的,也曾借着僧人的身份做掩护周游全国。是什么阻止了他呢?

    首先是朱棣以极快的速度把握了朝政,并对外宣称朱允炆已经自焚而死,让依然对建文帝存有幻想的人放弃希望。这样一个时间差,让安顿好打算慢慢联系旧部的朱允炆有点措手不及了。其次,朱棣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手段虐杀了许多建文旧臣,以此震慑异己。意想不到的是,这种血腥手段还震慑住了仁厚的朱允炆。再次,朱棣掌政几乎已是人心所向,没有多少人愿意跟朱允炆再次冒险。

    心灰意冷的建文帝就此觅地隐居,兴致来的时候游山玩水度此余生。

    不过我们还有线索,朱允炆出逃的时候,还顺手带走了一个朱棣寤寐以求的东西——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在那个年代是天命和正统的象征,古人对其盲目的迷信。君不见三国时期袁术得到了玉玺之后就得(不)意(自)忘(量)形(力)地称帝。所以,朱棣拼命想要找到朱允炆的下落,其实是想要得到传国玉玺。

    朱棣派出寻找建文帝下落的有两个人,一个叫做胡濙,一个叫做郑和。当然,主力是胡濙,郑和另有其他的政治任务。

    前面说到,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了三个辅臣,其中有一个叫黄子澄。南京城破的时候,黄子澄早就被派到苏州募兵,得知南京城破以后,他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去海外借兵。虽然黄子澄在太仓被抓,但是已经在朱棣心里埋了一根刺。后来,这根刺越长越大,最终派出郑和船队出海,展示大明国力,扬大明国威,顺便震慑宵小,绝了周边小国借兵予建文的想法。

    建文帝逃亡海外的可能性不大,毕竟逃亡海外成本太高,目标太明显,更容易暴露。

    胡濙到底有没有找到建文帝呢?老胡从永乐五年开始,一找就是16年。得到消息后,老胡星夜疾驰、火急火燎地找朱棣汇报,一谈就是好几个小时。由此看来,胡濙应该是已经找到了建文帝。从后面朱棣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来看,老胡的汇报内容的中心思想一定是建文帝威胁不了你的皇位了。次年,朱棣离世。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的态度。清朝初期修明史的时候,当局一口咬定建文帝自焚而死。其原因是被所谓的“朱三太子”搞到不厌其烦,生怕再有人打着建文帝后裔的名头闹事儿。


    【小贴士】“朱三太子”是清朝初期最大的“网红”,火到什么程度?小到坑蒙拐骗,大到举兵造反,全都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即使是清朝建国六十多年后,按年龄已经是七十老朽的“朱三太子”依然“精力旺盛”。


    建国后,多地曾挖掘出疑似建文墓的墓穴或佛塔,总计五十多处,基本上都被排除。所以,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并没有定论,现在也没有充足的考古材料进一步考证。

    但是,建文帝的下落之谜终究会天下大白的,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文帝下落之谜——明朝的前三十五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wk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