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米的理想是成为鲸鱼吗?

作者: 魏童 | 来源:发表于2018-05-03 12:49 被阅读1467次

全民推崇成功的单一价值观,如今终于收获了恶果

从事出版十多年来,近期与同行探讨一个比较多的话题,在于一个特别微末的细节:大家越来越不容易找到靠谱的校对了。

众所周知,一本图书在出版之前,三审三校是基本的操作流程。

专业的校对是图书出版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文字校对是个非常细致的工作,一方面需要很专业的知识,丰富的语感经验,另外,也需要耐心、细心、责任心,“三心”缺一不可。

但不得不说,校对行业的荣誉感一直没有提升,大多数人都把校对行业当成一个职业垫脚石;行业收入也相对较低,随着这几年出版的式微,行业收入并未见增长,但对专业性的要求其实从未降低。

如此种种,造成编校人员的大量流失。

如今,已经到一校难求的状态。

出版行业算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个缩影,这几年,我觉得其他行业也面临着基层人员缺失的状态。

我一个表哥,一直在从事五金建材生意,如今已经做了五六家连锁建材市场,他在行业经营了十几年,如今觉得发展起来,最大的掣肘就是基层人员的不专业。

比如,建材市场的店面人员,代表公司产品对外的窗口和形象,对品牌的好感还是厌恶,其实很多都是来源于一线店员。这几年他越发觉得,找一个真正专业、懂产品的营业员有多难。

如今的90后,95后都觉得这种工作低人一等,收入太低,就算暂时进到公司,其实也是天天在店里玩手机游戏。如果多说几句,对方马上怼过来:给我那点工资,天天来就不错了,你还有其他要求?

任何行业都是由低到高,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从基层做起。随便去翻一翻商业大佬的回忆录,那个不是从基层做起的,收入也都是从低开始一步步的提升。

如今,大家身边见到的都是成功人士越来越多了,头衔也都是合伙人、CEO,好像一瞬间穷人消失了,基层小职员也都不见了。

十多年前,大家看的最多的是类似《赢在中国》这种节目,励志青年手中也都是类似陈安之一类的成功学心法,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的心气是向上的——向上也没啥,但眼睛还是往前看的,不是向下看,先把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好是前提。

最近几年的风气,身边的90后都开始创业,动不动又来个你已经被同龄人抛弃了一类的雄文,时刻提醒你,甘于现状的你简直是失败透顶了。

虚荣心的膨胀到了不理性的程度。

我对自己的行业最了解,在刚刚进入出版行业的前三四年,其实很多编辑都充当了校对的角色,相当于进少林寺要想学习武艺,至少在伙房打水烧火三年以上,才能让师傅教功夫。

现在入行的编辑,根本没人有耐心看稿子了,多让读几本书仿佛都是受罪。

坦率说,我在最初看稿子的几年,也会面临这种焦虑,但这种焦虑是基于对现状的理性认可。

经过几年的初级行业锤炼之后,真的有脱胎换骨之感,我突然发现自己在语感、文案方面的能力突飞猛进,这完全要归功于那几年耐心细致的编校工作。

量变产生质变,没有之前的经脉多年运行,哪有任督二脉的突然开窍。

回到整个社会生态,这已经是一个重要话题:人人追求成功,但人人都忽略了过程,甚至觉得自己就是那5%的天才人物。

成年人应该都有个基本的常识,任何行业都是金字塔一般的结构,越往上越难,想要做到行业顶级,运气、实力、环境缺一不可。

我们要接受这个现状,绝大多数人都是底层的平庸之人。

虽然残酷,但这是事实。

我们社会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只鼓吹那金字塔顶的人,人人推崇那个稀有的,造成大家都忽略底层的呐喊。

成功的标准过于的单一,非黑即白,甚至以基层为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罗素说,参次多态乃幸福本源。

人类社会的分工与自然生态一个道理,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分工不同。

虾米的理想不是成为鲸鱼。

相关文章

  • 虾米的理想是成为鲸鱼吗?

    全民推崇成功的单一价值观,如今终于收获了恶果 从事出版十多年来,近期与同行探讨一个比较多的话题,在于一个特别微末的...

  • 开发者应该掌握的Java代码优化技能

    就像鲸鱼吃虾米一样,也许吃一个两个虾米对于鲸鱼来说作用不大,但是吃的虾米多了,鲸鱼自然饱了。 代码优化一样,也许一...

  • 开发者应该掌握的Java代码优化技能

    就像鲸鱼吃虾米一样,也许吃一个两个虾米对于鲸鱼来说作用不大,但是吃的虾米多了,鲸鱼自然饱了。 代码优化一样,也许一...

  • 鲸鱼的肚皮

    会飞的鲸鱼 在云海穿行 拥挤的虾米 列队走入鲸鱼的肚皮 鲸鱼的肚皮是鱼肚白 白得胜过那些骄傲的云彩 鲸鱼过处 白的...

  • 你是一只正在冒险的鲸鱼吗?

    你是一只正在冒险的鲸鱼吗? (谨以此文,写给当下正在坚持理想的年轻人,也包括我自己。) 鲸鱼不是...

  • 浅学JAVA代码优化

    某一个Java前辈曾这样理解过Java代码优化: 就像鲸鱼吃虾米一样,也许吃一个两个虾米对于鲸鱼来说作用不大,但...

  • 【故事s】橙子和鲸鱼

    (一) 橙子和鲸鱼初中是同学。鲸鱼和橙子高中是朋友。 橙子和鲸鱼成为朋友的契机源于...

  • 你说你最喜欢的动物是鲸鱼 身边总有很多小虾米 海的深一望无际 鲸的孤独深不见底 海是鲸的背景 鲸是小虾米的画布 像...

  • 52赫兹的鲸落

    “你听说过52赫兹的鲸鱼吗?” “鲸鱼?52赫兹是指它的发声频率吗?” “嗯,正常鲸鱼的频率只有15~25赫兹,5...

  • 虾米日记180701

    虾米日记180701 虾米语录:把握节奏,跟上步伐,和虾米一起成为老韭菜。 虾米说 相信看本号的虾米们,不少都应该...

网友评论

  • 查無此狼:您辛苦了。现在人都喜欢讲效率,巴不得马上变成成功人士,急功近利,不知道大器晚成是什么14.
    查無此狼:@魏童 时间就是金钱,金钱难买时间。
    魏童:@查無此狼 耐心是奢侈品
  • 我是阿开:喜欢读您的文字,昨天读过,今天再读,总有收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花板,不能盲从,否则,真的悲哀了。
  • 春风轻轻:有多少人甘于真实地认知自己呢?所谓虚荣心膨胀,也许是另一个假想的自己呢?世界和社会不正处在假想的美好中吗?
  • 东方有多远:观点非常正确。点赞!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平地的前提,莫说万丈高楼,就是普通高楼也难起。这本来是最实在的老生常谈。但是习惯让文字出版中最重要最辛苦的校对环节,收入太少,过于生活清贫。实属不应该。这个环节应该提高。
    我也曾做过很多年的报纸刊物的最后的校对。这是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不仅专业水平要到位,还要有极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当然这也是地地道道的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如果收入低于一般水平。那还不如去写稿。既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也可以名利双收。所以这是个严重的问题。
    魏童:@远方有点远 感同身受的评论:smile:
  • 自渡一生:理想可以有,但相比之下,过程更为实际🙂
    魏童:@铃兰_花香 过程更重要
  • 橙子好样的:别让自己的虚荣心膨胀到不理性的程度。。。这个点,不好拿捏
  • 8d455034691d:所以,永远的二八法则,永远的知易行难。

    以及不久的行业前十占据50%+的市场份额,以及教育资源默默完成的阶层分化与固化,低层级的人交流量税,娱乐至死🤓
  • 沙沙的西阁:打好基础非常重要
  • 简墨白:呵呵,跨物种的理想。
  • silence_jl:说得很好
  • 故事谁在听:虾米是成了鲸鱼,只是成了鲨鱼的一小一小一小部分。
  • f8006e62fecb:虾米喂饱了鲸鱼。。😆😆😆
    魏童:@27老咸鱼 所以……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
  • 辰星月日:校对的活来吧来吧😂
  • 白日蝴蝶梦:在理。
  • 泸水003恒伟晴:很不错哦?
  • 3b8e621248f6:虾米的理想是成为大龙虾。然后。。。。被吃掉。。。。
    魏童:@宁耀靖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Malloc12138:虾米可以有一个成为鲸鱼的梦想,也可以有一个成为幸福的虾米的梦想。
    魏童:@Malloc12138 然~燃
  • 不卑不亢体育:文章写的很好,如果可以,帮我文章点个喜欢:yum:
  • 杜痕远:确实如此!
  • 昨天的你的现在的未来呀:其实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过程也是很美的。
    魏童:@昨天的你的现在的未来呀 享受过程也很棒
  • 呛水鱼:自身价值体系的不稳固以及过高的理想对比未经审视的自我的反差催生焦虑,忽略了成长是需要时间的,而自己成长了多少又没有明确即时的反馈,便茫然不知所措,说到底还是想快速致富或迅速爬到社会认可的位置以解除内心的焦虑,是读《我们内心的冲突》有感而发
    魏童:@鸿三 高见:+1:
  • 默白一丁:一针见血,痛贬时弊!
  • 我去_6aee:你写了那么多,在简书获得什么了没有
    魏童:@我去_6aee 除了获得了你的评论,其他什么都没有获得
  • 梅珈瑞:魏老师说的有道理,缺少专业基层从业人员,一部分原因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任何行业都一样,基层干了很多,儿中上层赚了很多,自然都不肯踏踏实实干事儿了。
    赚钱多的行业,要记得散钱给支撑部门,这样才能更好的赚大钱……
    echo安神:@梅珈瑞 @梅珈瑞 是的,不要一味指责基层短视,中上层也好不了哪去,一味鸡汤下层,自己吃肉,别人喝汤,久而久之,基层就免疫了,鬼给你好好干。
  • echo安神:虾米的命运从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基本决定
    魏童:@灵耘 这话难听,招骂……但确实是一种不得不接受的真相
  • 紫衣微醺:向老师学习

本文标题:虾米的理想是成为鲸鱼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mk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