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洲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自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高中课本上的一首诗,可能很多人早就耳熟能详,当然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三句了。文中释义为,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这显然表达了一种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在以往的岁月里,在那个争相写信的年代,我还在给同学的信中以此句作为落款,以纪念相距甚远的彼此间的友情。或许,这还算是比较时髦也比较文艺的结尾吧,明信片和书信里也经常会提及。
渐渐地,随着日常通讯工具的普及,很少再有人通过书信和明信片来互相寄托彼此间的关切与思念。再后来,大多数人连短信都不愿意发了,只是简单地QQ留言或者微信语音了。时日一长,没有什么事情需要联系的双方慢慢淡了感情,少了交往,也就不存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必要了。至少到现在,我不再给任何人写信,也很少给人寄明信片,甚至几乎不给朋友发短信,连网上联系几乎都很少了。
我有时觉得,这种情况并不乐观,曾经那么和谐的友情都变了味,失了真,没了劲。虽然通讯工具越来越便捷,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人情越来越淡漠。这是社会的变化,也是时代的特征。无一例外地,我们也成了其中被变化的一份子,越来越感受不到昔日朋友间的温暖了。
今天早上听到《东吴相对论》中吴伯凡在讲,以往的社会是天涯若比邻,现在的社会是比邻若天涯。我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考虑,天涯若比邻的社会在乡下,比邻若天涯的社会在城市。这是不同的背景下形成的特质,由综合因素影响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等等。
但相对而言,我较喜欢天涯若比邻的乡下,因为那是有着浓浓人情味的地方,遇上点什么事儿,乡里乡亲都会来帮忙。而城市就多了几分冰冷与漠然,楼上楼下互不认识不相往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住了几年,连对门都不认识的例子也不胜枚举。这不是人生病了,是社会生病了。相距咫尺,却犹如远在天涯。
似乎人们早已习惯了独来独往,不希望打扰别人也不希望被别人打扰,就像契诃夫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或许,区别就在于,在现今的城市中,人们往往选择与自己有关系的人相处,其他人一概不闻不问,即使是对门的邻居。所以,整个社会才出现了“比邻若天涯”的现象。
城市里高楼林立,终日进出于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房子里的人们很少能做到坦诚相待,很大程度上依托利益的交往才得以维系彼此的关系。为了生活,城市中的人们顶着压力匆匆地赶路,几乎不会去在意这些感情的淡漠和失去。未能对人们的利益造成实质性的影响的事件,大都是不会被人们关心的。
我一直认为,城市因钢筋混凝土浇筑而具备了那种骨子里的坚硬冰冷,而宁静的乡下却因为有了更新鲜的空气、更茂盛的植被、更自由的空间而变得柔软温暖。这也跟人一样,一个冷若冰霜,一个和颜悦色。试问,谁会愿意和冷若冰霜的人交往呢?只不过有时候是现实逼迫罢了。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说,中国其实就是个酱缸。引申到现在,很多城里人无奈地被同化成了冷漠的人,而部分乡下人一直因为各种天时地利保留着原始的淳朴自然,逃掉了酱缸的浸染。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似乎很难有好转的迹象。佛教中讲,学佛修行,先要修心,从心开始。纵然我们身不由已地在城市里工作与生活,无法左右社会的变化,无法左右他人的情绪,但个人可以通过修心、修行来达到改变自己的心态,拉近彼此间的关系,增进了解和交往,让自己感知生命的温暖与美好,纵然做不到“若比邻”,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了。不管他人如何,自己要力争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祝福那些昔日天涯若比邻的朋友们一切都好!
期待如今比邻若天涯的人们都是温暖平和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