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朋友很气愤的告诉我,她的自行车被偷了。
我一顿,还没想好怎么安慰她,她突然来了句,“幸好姐们我是个彪汉子,彪悍的找回来了。”
赶忙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安慰她“原来,‘汉子’作用这么大,还好你牛。”
她非得给我讲一个故事,我笑了笑。
她首先很真诚的忏悔,前几天的一件错事,并当场记到她自己的忏悔本上,并郑重其事的来了句,“人生在世错事多,能多少做就少做,若是做了一两件,一定天天都记牢。”呵,这突然的赋诗一首,可是把我吓了一跳,赶忙认真听着。
原来,朋友现在租住到的地方有点偏僻,以至于干什么事都不方便,想着买辆自行车,却一直忙得来不及去骑回来。有天出门急,恰巧瞥见路边一片破旧的自行车中有辆没有锁,就动了先骑一次的念头,为此还专门折回去拿刚买的自行车锁。嗯,一天都很顺利。于是乎第二天又骑了一天。结果,第三天早上车主就找上门了,由于朋友认错态度很好,车主也没有追究责任,并且拒绝了朋友请吃饭的认错提议。朋友怀着内疚的心,赶忙骑回来自己的车,又经过几天的匆忙生活,这件错事就抛到了脑后。
其实,有时候生活中,不同的人是在不断重复着其他人的错误,当然,也给他人以警醒:
有天,朋友去医院看病,将自行车锁好就进去了。结果,人没事,出来车子没了,经过一番焦急寻找,车子找回来了,还宣扬了一下正义,虽然不知道真凶,但是在围观群众中大肆飚了一番演技,自以为很完美的演绎了受害者的伤心与愤懑。
朋友的讲述像说相声一样 ,不仅形象具体,还慷慨激昂,但确确实实发生了。
我向她表达我对她的遭遇的同情。她却说她现在才是真的开心。本以为自己早忘了之前的事,仿佛是一次旧事重提,才真真正正放下之前的包袱。朋友戏谑的说,这好像一场报复,让你尝尝我遭受过得,看你还敢不敢干坏事。
我笑着想问她:“那以后……”
还没说完,她就急着否定,“没有以后了,一次就够了,以后我一定坐正义的人。”
我笑她,她也笑了,我们又谈了很多,之前做过得错事啊,之后怎么杜绝啊……
不置可否,朋友一念之差,做了错事。但是,也有人跟她做了同样的坏事,甚至是想做更恶劣的事。这是朋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虽然醒悟的晚了点,但相信以后她会加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谨言慎行。而那些还没有注意到自己的错误的伙伴呢,照这样发展下去,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呢?这值得深思啊。
有些人安慰一个做错事的人的时候,总会说,人都会犯同样的错误。那反过来,不犯同样的错误就不是人了吗?不是的。那样的人只会更优秀。
在听的另外一个朋友小梅在朋友讲完之后,惊奇了一下,悠长的舒了一口气。小梅说,一开始她也动过那辆车子的主意,但是那念头被自己扼杀在了摇篮里,避免了犯错。我知道她们住的很近,原来其中有这么多的巧合。
我其实是比较好奇的,因为小梅家里有些拮据,而那个朋友手头就比较宽裕了,但是她们的做法似乎跟我平时对她们的认知相悖。
我偷偷对小梅说了我的不解,小梅笑着说,“这我得感谢我妈,我妈说不求我比别人优秀,就是思想上不能落后于别人,如果每个人都可能犯的错误,就要三思而后行了。”于是乎,小梅三思了,也就没犯错误,而家庭真的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个人的一切。孔子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那是不是从根源上杜绝,又是更明智的做法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