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好像总是有人喜欢“栅栏”。我发现这样几个现象:
第一:大概是为了维护交通秩序,很多路口设置了可以伸缩的栅栏,红灯亮起是,有专人将栅栏拉开,挡住骑车人。我以为:拦住直行、左转的人是很正常的,但是,右转的骑行人呢,只能走汽车的道路了。
第二,很多山上设置了栅栏,据说是为了阻止爬山,问题是很多地方可以爬上去的地方,被人弄开了,似乎也没有人去管;包括很成熟的“驴友”路线。
第三,某新建成的网红新地标公园,不知道为什么,设置了很多高低不同的栏杆,有的是限制机动车,有的是限制游人的,最为奇葩的是在一条高空游廊上,居然有一道定时拉上的栅栏,据保安说,两边是分属不同的公司,所以就要彻底分开管理。
也许还有很多吧,就不列举了。
我不知道这个道路上的栅栏是不是必要,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突出管理到位。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疏导和阻挡大概是两个思路。
因为阻挡是非常容易想到和设置,即简单又直观,见效也快,而且还可以为责任买单。岂不是两全其美。疏导是需要解决办法的,是需要综合性考虑的。
造成的原因我以为有这些:
第一,要求见效快,效果直接;
第二,方法简单,不需要系统思考,
第三,不需要考虑成效和成本;
以上大概是头脑中的栅栏吧
不过,最根本可能是懒惰或者是无力。或者说是头脑中的栅栏没有拆除。
综合考量一件事情或方案,是很费工夫的,也是对考量人有较高要求的,一个不具备一定水平的考量人是不可能发现好的、有创意的方法的。
综上所述,不拆除头脑中的羁绊,在行为中是不可避免的形成物理栅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