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题——穿茶与焙茶。
原文:
棨(qǐ),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棨,又叫锥刀。其柄是用坚硬的木材做成的,是用来给茶饼穿孔的工具。
原文:
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扑,又叫鞭。用竹子做成,是将茶饼穿起来以便运输的工具。
原文: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焙,在地上挖一个深二尺,宽二尺五寸,长一丈的坑。在坑上面垒砌一道矮墙,高二尺,并用泥糊好。
原文:
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贯,用竹子削制而成,长二尺五寸。用来将茶饼穿起以便烘焙。
原文: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棚,又叫栈。用木做成架子,放在焙上,分为两层,层高一尺,用来烘焙茶饼。茶饼半干时,放到下层;全干时,升到上层。
原文:
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穀皮为之。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两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穿字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穿,江东、淮南一带用竹子剖制而成,巴山、峡川一带用谷皮搓制而成。江东一带,称一斤的茶饼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两五两为小穿。峡中地区则称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穿”字,原先作钗钏的“钏”字,或作贯串。现在则不同,像磨、扇、弹、钻、缝五字一样,写在文章中是平声(作动词),表示名词的意思则要读去声,字意也按读去声的来讲,字形就写“穿”。
原文: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傍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煻煨火,令煴熅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
育,用木构建骨架,用竹篾编织外形,用纸糊成表皮。内部设有隔层,顶部设有盖,底部设有托盘,两旁有门一侧掩起,里面放置一个器皿,在器皿内装入热的炭火,使之燃烧却无明焰。在江南地区梅雨时节,要用火点燃以除湿。
育,是因为它被用来贮藏和保养茶叶而得名。
这些工具怎么用似乎不太明白,而今烘焙大多也用不到它们,仅作了解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