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对于一些工作、一些岗位,中年,就是一个被淘汰的年纪。
同样一份工作,也许35岁前,你是单位里的香饽饽,可能35岁后,你就讨人嫌的“老家伙”。
站在这人生分水岭上,我们得重新审视下:手头的这份工作,还能一直干下去吗?
作家陈年喜以前是一名矿工。
他在西北边陲地区各个矿山里,有空闲时,就写写诗歌,四处投稿。
在他的人生规划里,写诗一直是业余爱好,打工挣钱才是主业。
后来,他发现矿工不是一份可以干一辈子的活。
因为接二连三的职业病——颈椎病、尘肺病、听力障碍,让许多矿工要么早早去世,要么没法再胜任这份工作。
陈年喜开始思索,下一步路该如何走?
他思前想后,便决定成为全职作家,靠文字生活。
一方面,身体落下太多病根,不适合干体力活。
另外一方面,平时他有写文的习惯,再加上自己的爆破工生活,是一个从未有人涉及过的题材,他想记录它。
他开始笔耕不辍,成为一名“矿工诗人”,写了《炸裂志》《微尘》等风靡一时的书,开启崭新的人生。
没有一条道可以走到底,没有一份工作能干一辈子。
如果你置若罔闻,等黑天鹅真正冲撞过来时,我们可能就无力招架。
如果你审时度势,及时安排,人生就能迎来新的春天。
英国管理思想大师查尔斯·汉迪提第二曲线的概念。
他认为任何事物想要不断向上发展,就需要在高峰期到来或消失之前,开始另外一条新的曲线,即第二曲线。
35岁这一个坎儿,是走下坡路,还是走上坡路,就看我们怎么布局。
别害怕、别焦虑,中年危机换个角度看,也是中年机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