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想,《我与地坛》就是我的“地坛”,九年前我无意地翻开了这本书,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无论中学、大学甚至工作,我活在哪里,这本书就跟着我走到哪里,因为“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一、苦难的地坛
《我与地坛》写于史铁生的不惑之年,作为一个过来人重新审视走过的路,年轻时的痛苦被时间蒙上了一层薄纱,苦难随之而来的阵痛减轻了,但是对苦难的思考却分毫不减,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深刻。它毫不掩饰地将苦难呈现在我们面前,以一种过来人的平和语气娓娓道来,让我们了解到苦难存在的必然性,也让我们看到跨越苦难后的人可能拥有的心态和模样。
史铁生的苦难是在血气方刚、年轻的生命刚要开始崭露头角之时却双腿瘫痪,忽然之间他的一辈子将在轮椅上度过,在他被父亲搀扶着走入医院的病房时,他悲愤想:“要么好,要么死,一定不再这样走出来”。他变得暴怒无常,独自跑到地坛去,一呆就呆到月亮升起,“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他思考着人为什么要出生、为什么不死亡、该如何活着的问题。
这份痛苦属于史铁生和那些身体不幸残疾的人,但归根结底,它属于每一个活着的人。它是如此真实!我们也许都曾思考过死亡的问题、思考过漫漫人生长路何处是尽头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最狂妄的年纪总是萦绕在我们头脑中,在最消沉的人生低谷总是如影随形。史铁生把痛苦最真实的模样呈现给我们——看,苦难从来都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在承受苦难的当下,不要劝说我们举重若轻,重就是重,不要低估苦难的重量。
年轻时常常诅咒苦难,而到了不惑之年的史铁生想通透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这,是经历了身体的缺失、希望的破灭、人生的黯淡、心灵的阵痛、灵魂的探求后的大彻大悟。
我从来不相信那些“感恩苦难”的论调,我们是血肉之躯而不是圣人,这也是我喜欢史铁生的原因——他真实,他不感恩苦难,也不避讳谈论苦难,他把苦难应该有的样子和盘托出呈现给我们。
至于如何面对苦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程和选择,史铁生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苦难是我们的罪孽,抑会是我们的福祉,既然不可避免,何不活下去试试?
二、心灵的地坛
“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从哈姆雷特口中响起,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全部进程,这个永恒的母题没有标准答案,却吸引着一代代人去思索、解答。面对这个终极哲学问题,史铁生在北京的地坛里,以个人的苦难替我们这些自以为不需要这份思索的人思考出了个答案。他将自己以痛苦、绝望换取的答案呈现给我们,让我们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所以我说《我与地坛》“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史铁生用他的煎熬换来了让我们这些“失魂落魄”的人得以平静、得到抚慰的人生智慧,从他的娓娓道来中,我们感受到“宁静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品质,真正获得了宁静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极其敏感极其深厚也是极其丰富及其坚韧的。”面对生,他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质疑,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面对死,他以漫长的挣扎领悟到了宁静。“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我与地坛》是坦然的,它从不说谎,它从不假惺惺地告诉你生命多么美妙,你要热爱生命,无论生命如何残忍地对你,你都要对它微笑。不,它真实地呈现着生命本来的样子:它有时残缺,有时平淡,甚至有时让人感到绝望,它有遗憾,有悔恨,也有自私。就像“一个人出生了”一样,这是生命的事实。
这对我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青春期的一段时光里,我毫无理由地厌学,对于一个青春的女孩来说,当她突然意识到人生是一条渺渺征途、漫漫长路时,她本能地感到恐惧和迷茫,“学习”在这个关乎人生的哲学问题面前显得有些渺小。但是当我偶然地翻开《我与地坛》时,我分明觉得自己跟那个绝望、沉重、苦苦思索的史铁生是一个人——我们都在思考自己为什么活着。一个生命就这样和另一个生命发生了碰撞,产生了共鸣。我忽然觉得漫漫人生不那么可怕了,就像史铁生以写作活着,我也可能在某一天找到支持着我生活下去的动力,在没有找到它之前,我需要好好学习,读更多的书,或许就能更靠近答案。
我常想,在年少的我深陷泥潭之时,多亏了《我与地坛》的出现,否则我的人生可能是另一番模样。《我与地坛》就是我的“地坛”,它以自身深刻的哲学思考为我构建了一个广阔的文学空间,在这里我看见了生命的迷茫、消沉、遗憾,更看见了生命的转折、新生!每当我“失魂落魄”地走进去,它总能安抚我、点亮我、启蒙我,让我“斗志昂扬”地走出来,直面人生和苦难。
三、隽永的地坛
《我与地坛》是读不腻的,史铁生的语言自有一种节奏感,朗朗上口。每次翻开《我与地坛》,看着看着我就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甚至整段整段地背诵。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
文字简单,但很有嚼头、很有味道,读上几百遍、几十年也不会腻烦。里面似乎藏着许多没有讲出来的故事,史铁生的,你的,我的,过去的,现在的,或者未来的。历史的过往、人类的情感仿佛都交汇在一起,这些无法变成语言的、只适合收藏的事找到了安放的理由。
其次是语言的陌生化。史铁生用陌生化的语言,打破了日常常规语言的表达方式,虽然给我们的流畅阅读偶尔造成“障碍”,增加了我们感知文中事物的难度,延长了我们的感知时间,但却使人在反复品味中感受到其中的妙处,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在用词上,如“安详的落叶”、“熨帖而微苦的味道”、“炫耀的朱红”等,这些不同于常规词语组合的方式给我们带来阅读的新鲜感,仔细体味,又觉其妙处。
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荒芜但并不衰败,仔细观察却有着无限的乐趣:“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中;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新颖独特的表现手法,让熟悉的事物在史铁生笔下有了全新的面貌,精致细腻的语言让人手不释卷、一读三叹。
“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万事万物每时都在消亡但也在新生,我们也是。或许《我与地坛》就是一本让你新生的书。
网友评论
命运虽然是如此的不公,却没有击跨强者。我本无法想象,他怎能如此坦荡回望“生”的事实,又磊落地面对“死”的结果。而我又似乎明白,也许经历命运不公的打击,才可以变得坚强不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