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免俗的自戀原创文字集沉思的鱼
道即美德(自發基於自我認知)

道即美德(自發基於自我認知)

作者: 望舍 | 来源:发表于2018-02-14 11:53 被阅读11次

佛曰:不可說。道家說:道可道,非常道。王陽明說:吾性自足。馮友蘭先生總結:中國哲學聖人向來不是靠立言。

据以上:道,不是靠言而得。言傳身教是不得已的一種方法。要不然,所有聖人之後,應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思想的發展,並不是那麽順風順水。總以為,世界的是發展的。但思想不見得同步發展。就像人類的機體,其實是倒退的。假如一夜之間,所有國家政府消失,社會團體不存在。全球也停電了,工廠都停產了,物资不流通,錢或變成廢紙或變成一個數字。試問:這樣的生存環境能有多少人生存下来?這個危機可能會有(全球規模的戰後),但倒退的人類,存活下来的大多是有自然生活經歷的人吧。所謂的社會人,是難以存活的。

為追求知識而求知,聖人不以為然。因為,知識就是聖人本身,他(她)只需要悟,只需要更加懂得我自身而已。這個世界就兩體:我與非我。我都沒搞懂,他們不會去追求非我的東西。王陽明格竹子,就是個失敗的典型案例。最後,他能驚呼一句吾性自足,才得以明白。陆象山的一句吾心即宇宙,也是看懂我的典型成功案例。

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說。立言,向來是聖人的弟子门人所收集整理出來的。就像我們現在做的一些讀書筆記,或者上學時候所抄的老師的上課筆記。這些在我看來,就像是一種模仿,模擬。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但終究在門外徘徊。

道不在外,於內而思,於外而辨。據說,曾有一名並無多少文化的人也悟道了。所以,追求知識來得道是歧途,甚至南轅北轍。道是碗面,知識是一雙筷子。你能不能吃这碗面,不在於筷子吧?餓極了,手抓起来就吃的到。你就是拿一把金筷子,沒看見這碗面,或者看見了不覺得美味,你怎麽得道?

蘇格拉底與王陽明得出同樣的觀點。蘇格拉底:知識即美德(我感覺這句話翻译的有問題,應該是道即美德)。王陽明:致良知。他倆應該不認識吧!誰能給證明一下?開個玩笑,哈哈哈。

知識的多寡與道有關系,但沒有決定意義。就像美德不光在有知識的人身上體現。美德也是吾性自足的體現。是一個人,本與自身的理解所做出對非我的反饋。追求知識,不如追求自我,讓美德由心而發。

道即美德(自發基於自我認知) 道即美德(自發基於自我認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即美德(自發基於自我認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ke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