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45216/ee2419c7ab767348.jpg)
一直以来我自视英语优秀的优越感被大学一节普通课堂上老师的一个普通问题所打破。那节课,老师给出了一个简单到初中生都能理解的英语句子:
The ugly things would make people to dislike or hate it.
“这句话一共有五处错误,不知哪位同学能全部改对?”
一开始的时候,我自然是信心满满。很快便改出了前三个错误:1. 由于make sb do sth, 故而去掉to. 2. 主语是复数,所以两个it改成them. 3.因为两个them重复,去掉第一个。
改到这儿,我却再也进行不下去了。我左思右想,始终看不出"The ugly things would make people dislike or hate them."这句话有什么错误。
全班同学没有人能完完全全改出五处错误,老师随之公布了正确答案。剩下的两个错误在于:1. 泛指,去掉定冠词the. 2. 没有虚拟的意义,删去would.听到这里,老师层层深入的分析让我在为其学艺之精深感佩服的同时又为自己的自视优越感到惭愧。我想:体现我们英语优秀程度的绝非仅仅是我们以怎么样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四六八级,中高口考试。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能够如何地道运用英语,在于我们如何深入剖析每一个哪怕看似再简单不过的词。
那堂课带给了我震撼,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开始考虑:什么才是一个英语学习者真正应该追求的呢?慢慢地,答案在脑海中浮现。
1. 扎实的语法功底
毫无疑问,在上述的改错练习中,促使着我第一反应将“to”删去的推动力是我对于词组"make sb do sth"这一词组的熟知,是最基本的语法功。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老师,我深知基本的语法贯穿着英语学习,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观察那些英语初学阶段的学习者,不难发现,他们在英语课程中相对薄弱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稳固的语法基本功。他们常常会陷于同一个句子中要么没有谓语,要么两个谓语的错误中,亦或是堂而皇之的将一个可数名词孤零零地置于一个句子中,不加冠词也不变成复数。而一旦突破这层障碍,掌握基本的语法,他们的成绩自然也就更进一层。
我一直满意于自己相对扎实的英语语法基础,写英语作文的时候几乎很少犯语法层面的错误。但我始终不敢疏于语法的学习。大学语法老师说:“语法课程难免枯燥,却是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紧张的专八备考阶段,我们的老师更是拿来一大叠基础的语法练习,让我们自觉完成。那些选择题看似简单,但实际做起来依旧有较多的错误,让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我想:最终能顺利通关专八,与我当时勤勤恳恳完成了那五十几份语法练习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大学阶段就发了一本语法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但我谨遵老师的教诲,至今还在使用。就像老师所说的,与其说它是一本教材,倒不如说它是一本工具书,是一本词典。发现自己有语法点漏洞的时候拿出来仔细看看,即使弥补自己的不足,健全自己的语法体系,是英语学习者始终需要学习的事情。
2. 深入思考的能力
依旧回归到那句改错,明明是一句那么浅显易懂的句子,却在我们老师的讲解下变得如此值得探究,我想:与老师相比,我们差的是深入思考剖析的能力。
大三的专业必修课增添了《高级英语》,那本书里面的文章生词多,不静下心来很难读懂,更别说深层理解它的含义了。出于对我们学校某老师的敬仰,在已经在自己班级上了一次这门课的基础上,我又跑去他的班级蹭课。而那位老师的教学模式,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第一节开课的时候,那位老师就给全班分好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每篇文章的某几段,每次上课都由小组成员先行上台讲他们负责的段落,从生词到句子的理解,从翻译到深层含义的挖掘。而在这期间,他会不断的就学生讲到的内容发出提问,更是会对学生没有提到的点进行质询。台上的学生常常会被问得哑口无言。这样的教学模式给了那个班的学生极大的压力,但却也是快速成长的一个方式。渐渐地,他们站在台上的时候能够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能从容地应对老师的提问。
我虽然没有亲身投入准备演讲的环节,却被这样的模式深深触动了。我开始去体会某个看似简单的词在一个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我开始去思考作者先写此后写彼的用意;我甚至开始去考虑在某些用词中,是否会有更佳的替代项。有时候,为了解答一个问题,我可能会跟自己死磕好几个小时。但是这种思考习惯思维模式的养成是将英语学精学透的必经之路,只有经过无数次的死磕纠结才能够拥有轻松驾驭各种句式文章的自信。
3.大量的良性输入,追求掌握地道英语
很多人,即使是通过了专八,拿到了英语类研究生证书,也还是会有“学习英语十几载,自己的英语依旧够中式”的感悟吧。我想:这和应试教育的大背景息息相关。我们变成了做题的工具,不断寻求如何快速准确地锁定一道题目的正确答案,却忘了追寻原汁原味地道英语的乐趣。
就像是那句改错,若是止步于我所改的程度,即“The ugly things would make people dislike or hate them。”乍一看似乎没什么问题,仔细一看却始终带有中式的韵味,不够地道。所以,追寻地道英语的表达势不可挡。
而追求地道英语表达的最佳方式,就是大量输入:听并且模仿native spealer的语音语调;阅读大量经典原著如《简爱》、《飘》来感知本土人民对于英语的运用;浏览不同的国外网站来学习外国人对于特定事物的表达方式;观看经典的英语影片同时感受其中的发音和文字的表达,这些都是寻求地道英语的方式。总之,要把我们沉浸在英语的世界里,以native speaker的英、思维角度来考虑看待事物,是我们逐渐摆脱中式英语的重要方式。
❤️
前段日子外交部翻译张璐占领热搜,用她出色的中英文口译能力俘获了大量英语学习者的心。一句古老的鸡汤这样说道:“你必须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我们无从知晓,张璐练成如此这般深厚的功底,经历了多少日日夜夜的刻苦练习。但我想:若是没有绝对稳固的语法功底,持续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大量输入的习惯, 很难成就现在的她。
所以,每一个如你我般对于英语学习有所追求的人,更应该在榜样的影响下,时刻训练自己培养优秀英语学习的习惯。等到有一日学有所成,方能有所自信地告诉别人:“我的英语,真的还蛮不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