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游走中的行与思散文山西省
周末晋中河东游之二—蒲津渡与黄河铁牛

周末晋中河东游之二—蒲津渡与黄河铁牛

作者: 恣意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6-11-08 20:32 被阅读167次

(续上《周末晋东游之一—普救寺与西厢记》

蒲津古渡  一梦河东

从普救寺往前不远就是蒲津古渡了。蒲津渡是黄河古渡口,是古时秦晋跨越黄河的重要通道,是河东、河北进入关中的第一锁钥,尤以举世闻名的黄河大浮桥蜚声千世。关中自古为富庶之地,沃野千里,丰衣足食,东有黄河天险,自成一片天地,而蒲津渡大浮桥就是山西通往陕西关中地区的一条要道。这也就注定了这座桥的命运,盛世要道,战时关口。

蒲津渡始建于春秋时期。左传记载,秦公子咸奔晋,造舟于河,随后一直是秦晋之间跨越黄河的重要通道。考古发现打捞出来的4组铁人、铁牛为唐代开元年间遗物。蒲津渡背靠蒲州城,而西城门外就是黄河岸边,浮桥所在地。因此,蒲州在当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曾一度成为大唐的中都,与西都长安、东都洛阳齐名。开元年间,国力强盛,玄宗命兵部尚书张说负责,加固改建原来的浮桥。浇筑铁牛、铁人各8组作为黄河两岸固定浮桥的桥桩,铁山4组,用于架设铁链。再将浮在河面的船只用铁链串联起来,在船面上铺设木板,一座坚固、宏伟的浮桥横空出世!

壁画:蒲津渡黄河浮桥与背后的蒲州城

现今展出的是上世纪80年代出土的河东岸的铁牛、铁人。铁牛做伏卧用力状、据估测重量达45吨到70吨不等,铁人怒目圆睁,臂膀结实,是西域力士形象,其主要作用是固定牵引河面浮桥的铁链。铁牛、铁人除了露出地面的部分,下面还有深深的铁桩插入地里,以使其更加坚固牢靠。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浮桥构思巧妙,做工精细,集美学、力学于一体,在宽阔的黄河河面上创作了一件足以流传后世的艺术品!

考古挖掘的唐代铁牛、铁人

即是盛世要道,必是战时关隘。历经五代宋金,江山亘古,岁月沧桑,这座桥一直担负着秦晋通道的角色。直到金元时期,元军从陕西跨河攻打山西,守卫蒲州城的金军将领便一把火烧毁了浮桥,只留下了铁人铁牛默默地在河边守望着流失的岁月。

铁牛形象极为生动

即使如此,也没能摆脱岁月。黄河逐年改道,慢慢远离了东岸的铁牛,蒲州城池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在一次次的黄河泛滥、泥沙堆积中,被岁月洪流所淹没。“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黄河在这一段逐年西移,西岸的铁牛与铁人也被岁月深深的埋没在了地下,至今尚未挖掘出来。这一梦醒来,已是身在河东,时过千年了。

现代仿建的浮桥模型

(未完待续《周末晋东游之三—鹳雀楼与千年传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咏葭:为你点赞:blush:加油:+1:
    恣意生活:@咏葭 谢谢😜
  • 风吹过雪在飘:有道理,有故事的地方流传千古啊
    恣意生活:@风吹过雪在飘 就是小学课本里学过的打捞铁牛的地方😊
  • 风吹过雪在飘:感觉一比二精彩😀
    恣意生活: @风吹过雪在飘 谢谢。因为普救寺里有爱情噢😊,还是经典爱情故事。而蒲津渡只有岁月的无情变迁和硬邦邦的历史。

本文标题:周末晋中河东游之二—蒲津渡与黄河铁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qz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