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痛苦,方知众生痛苦;有过执着,放下执着;有过牵挂,了无牵挂。”
这段话出现在《西游降魔》的结局。也出现在《西游伏妖》的开始。因为这是星仔最想要表达的。
从前直到现在在这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西游降魔》的影评,写的真的很带感。有一些观点和想法也很独特。毕竟星仔的思维跨越了一个星球之遥远。
特别是一个作者提到了影片中的佛教与道教之间的关系。他说:“在吴承恩的西游原著中,高高在上的驱魔者分为两教:佛教、道教。而在《西游降魔》中玄奘和段小姐是佛教,一开始坑蒙拐骗的道士与后来的三位驱魔人都是道教。天残脚、形意拳都是道教武学,剑也是道教常用的武器,所以空虚公子也是道教。佛教与道教固然不同,佛教驱魔只为积德行善,而道教驱魔是为了赏金和道行。所以驱魔界非常黑暗,同行之间同仇敌忾,互相争斗。这一点与吴承恩的思想非常符合,因为《西游记》实际上是一部尊佛贬道的小说,以圣传佛教真经为主旨。而道教则类似于“朝廷”机构。天庭拿不住孙悟空就将其招安,但永远不会予以它重要职位,最多让它养马看桃。名为招安,实则厚黑。尊佛贬道,即便没有看过小说也不难分析:后来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无可奈何只好去请佛教权威如来佛祖。而如来一巴掌就将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电影中也是如此,当道教驱魔人全部被孙悟空秒杀后,如来显圣。”
“驱魔界”实则隐藏于现实之中也有其他作者提到段小姐。说,段小姐其实是观音,因为段小姐送给玄奘的指环最后变成了孙悟空的金箍。而玄奘的师父可能是济公。影片中师父说过一句“我心中没有鹅腿,吃了也无妨。”这其实是一句谚语“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引自济公活佛(道济禅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一句真言。
而于我而言,《西游降魔》和《大话西游》有着很深很深的渊源。前世今生正是如此。
“你先亲我一下” “你不知道女孩子把眼睛闭起来就是要你亲她的吗?”他还是他
在《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的爱情在《西游降魔》中变成了玄奘和段小姐的爱情。虽然有一些观点认为至尊宝是至尊宝,孙悟空是孙悟空,他们并不是同一个人。所以一直爱着紫霞的是孙悟空而不是至尊宝。我是不这样认为的。正如之前我也说过“不管是五百年前还是五百年后,紫霞还是紫霞,至尊宝还是至尊宝。至尊宝的存在是为了紫霞,紫霞的存在也是为了至尊宝。这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注定。”
“难道这是上天的安排”旁观自清
在影片中,孙悟空不再是经历者,他成了旁观者。默默地看着玄奘和段小姐经历生离死别。这或许是星仔心里所希望的。很多时候,旁观者才是看得最清楚的那个人。就像从前他没有好好珍惜,因为深陷在自我中无法自拔。现在,他只想安静地做一个看尽世事的旁观者。这一切,他都懂。
旁观者喜剧——“黑色幽默”
在影片一开始就进入了正题。一个小女孩的父亲被水妖吃掉,而小女孩看着父亲的双脚在水面上迅速游走后沉入水底,青绿的水面快速被鲜血染红。看到这里我都颤抖了一下,但小女孩认为父亲是在和自己玩游戏,她哈哈哈地笑着。这原本童真的笑在影片中让人不寒而栗。这是“黑色幽默”的开始。
从前到现在,在星仔的影片中必然少不了的是“无厘头”的令人发笑的笑点。从前大多数的人只是为了笑笑而已,以此来放松自己。确实如此,在从前的影片中“笑点”相对于现在是较多的。也正是因为大家已经给“星仔”下了一个定义,就要求他必须按照自己想象中的那样来娱乐大众。不然也不会有“周郎才尽”、“去看新片只是为了还当年千星爷的一张电影票”这样的说法。因为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喜剧之王”。你我都在经历,都在成长,难道还不懂得“心境”和“心态”的改变吗?
在这里必须要提及“喜剧”。因为很多人对喜剧的定义并没有正确的理解。喜剧是建立在对社会中丑恶的、反动的、病态的、有缺点的人、事、情节的表现上,讽刺是最主要的手段。离开讽刺的喜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喜剧。喜剧最大的特点是让人发笑,但“笑”只是其特点之一。不是任何搞笑的都能称之为喜剧,单纯以扮鬼脸或笨拙动作来自我炫耀的人物是没有喜剧性的。只有把“笑”的完美形式与深沉严肃的内涵相结合,才能衬得上是真正的喜剧艺术。
所谓“喜剧” 所谓“喜剧”佛教三境界
电影中有一个不是很容易看破的细节之处。玄奘在寻找五行山时看见的一座座乱山。这是佛教的第一层境界:看山是山。之后他在破庙里洗脸时看见井中刻着四个字“镜花水月”,那四个字原本是倒着的,但在井中字则是正常的。他回头一看,之前的乱山变成了师父所说的那一座佛像。这是佛教的第二层境界:看山不是山。最后在段小姐死了,他说了一直以来始终都不肯开口说的那句话“我爱你”。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也知道了师父一直都说他“只差那么一点点”的原因。那便是他自身的心魔。在这之前他对“爱”的认识只有济世救民的“大爱”,他认为人世间的男女之爱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现在他才明白他一直都忽略了最重要的爱,那就是“小爱”,是世间普遍存在的、最真实的爱。只有亲身体会和感受过“情爱之欲”后,才能真正懂得何为“小爱”。而“大爱”正是有无数不同的小爱组成。这是佛教第三层境界:看山还是山。这三层境界分别代表着:无知——顿悟——皈依。
皈依无爱不成
影片中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与《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看似完全没有关系,其实在一些细节不难看出他是星仔对至尊宝的理解。至尊宝是一个表面上看起来畏畏缩缩、到处坑蒙拐骗的形象,而实际上他是一个很专情的人。就像在还没有穿越回五百年前时,他会为了晶晶做任何事情。而在五百年之后,他心里一直住着一个人,那就是紫霞。这在“土墙一吻”中不难看出。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让他看清自己的心。看清自己最爱的是谁。又该如何去爱。虽然在他变身为齐天大圣后他无法用语言去表达,但他的身体和行动都在暗示着他内心的情爱之念。或许星仔在《西游降魔》里将这种爱互换了角色,从孙悟空到玄奘。玄奘与孙悟空相比,俗世意义上他更是不能有情爱的人。但星仔偏偏要突破这种“禁忌”来表达“爱”。
还有一点是,在影片中孙悟空打死了段小姐。这也映衬着在《大话西游》中紫霞为了替孙悟空挡剑而死去的情节。都是孙悟空。即便紫霞是为了替孙悟空挡剑而死去,段小姐是为了报仇而被孙悟空打死,即便她们都是心甘情愿为了他而牺牲,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他。
眼神 气势 现实心里有爱
我最为感动的一段是在段小姐死去后,玄奘主动地把她手上的金环取下戴在了自己的手指上。戒指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或者禁忌的东西,但对于玄奘来说,这是一种突破。他终于敢于面对和正视自己的感情。这一切难道迟了吗?我不这样认为。没有经历过,没有痛苦过,没有执着过,没有牵挂过,又怎么能够深深切切地明白何为“爱”呢。这一切并没有结束,或许才是刚刚开始。
段小姐是紫霞的今生。她们都是为了爱甘于牺牲的女子。认定了便不会再改变。而段小姐的“段”也是有含义的。“段”实为“断”。断掉情爱断掉欲念。曾经拥有过,终生都不会忘记,更何况是如此刻骨铭心的爱。这话是星仔对自己说的,对心中那个忘不了的人说的,也是对所有有过同样经历和感受的人说的。忘不了也不必勉强,就让她在原地,成为心里的一个记忆,不去唤醒她,不去打扰她,不去拥有她。就这样安安静静地看着她。她幸福了自己也就幸福了。得不到或许才是最好的。
“心里有爱,所以会有忧有惧,让人变得脆弱。但这火焰,让人暖,并且获得重生。”
她幸福 她幸福 他也就幸福了他一直都在
最后的结尾其实都是一样的。《大话西游》里,在一片无垠的沙漠中,师徒四人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其余三人都直视前方,只有孙悟空回头看了看土墙上的紫霞和至尊宝。然后,他扬长而去。《西游降魔》里,也是在一片广阔的沙漠中,其余三人也都直视前方,只有玄奘侧目看了看他心里想着的那个人,虚幻的段小姐。他对着段小姐笑了一笑,继续前行。一样的结尾,一样的旋律。但是比从前多了那么一点点彻悟。
缘分 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