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味觉、视觉、嗅觉、触觉、听觉是作为人类的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
我们通过吃,从外界获取人体必需营养,好吃的东西往往是人体需要的,那些难吃的东西往往并非人体第一需求。所谓酸甜苦辣咸都是味觉的体现,高能量的东西会比较甜的,而人类对于甜食的热爱从未消减。
我们通过眼睛看见方向,辨别远近。大自然的绿色往往会给你一种清爽的感觉,会舒缓你的心情,而鲜艳的红色会刺激你的眼角膜,使你的情绪变得躁动。
我们通过嗅,来获取判断食物的方位,判断物体是否变质。烤肉散发出来的烃类有机物与你的嗅觉细胞接触,瞬间会促进你的唾液分泌和胃肠道蠕动。
我们通过触摸,来感知物体的真实性,走夜路时用脚探知前方道路虚实能够避免你掉入臭水沟。爱人们通过感知彼此的身体,来加深感情。
我们通过声音来进行信息交换,人类的语言极大的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
2
你可以很长时间不看电影,但是你总是会隔一段时间就犒劳一次自己的嘴巴。
你可以很长时间不听音乐,不与人交流,但你每天都会为吃什么而发愁。
你可以很长时间不搓麻将,但是你每次路过小吃街的时候不得不挣扎徘徊。
3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思是没有物质基础,就不要提什么精神享受。
衣食住行是物质基础的度量方式,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走的车子都是耐用品,唯有吃是每天三次都要进行的活动。
上午不吃饱,下午没精神;中午不吃饱,下午没精神。
4
吃是人类所有活动的开始,甚至在《向往的生活》里成了全部,他们每天的全部的乐趣就是如何通过摘玉米、磨玉米来换取美好的食材,一手好厨艺的黄磊,总能将各种食材组合成美味的佳肴。
5
吃是一种文化,是人类之根。
中国八大菜系,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已然成为区域吃文化。
不同地区,气候不一样,水文不一样,自然食材不一样。做菜总是难不倒中国人,只要是可以吃的,中国人总能找到食材的最佳烹饪方法。
我在北方上了四年学,又在北方工作了两年,慢慢地喜欢上了面食,但是我每天必须吃一顿米饭,不然身体心理会感觉不舒服。
不管我们走多远,妈妈的菜总会让我魂牵梦萦,游子怀念家乡的味道、风景、人文,而这些成了打拼在外的年轻人立身之本,是自己的精神支柱。
6
我的老家潜江,拥有全国最大的小龙虾养殖基地,每年的龙虾节会吸引全国各地的吃客齐聚潜江龙虾城,盛况空前,人潮涌动。龙虾节当天车根本进不去,明智的选择是将车停在外围,然后走路到龙虾城吃去。
四月初,小龙虾陆续上市了,必邀三五好友一起,喝酒吃虾。。
夏日,在武汉,所有的夜市,不管好吃不好,都会有一盘油焖大虾,那些特色虾庄会排起长龙,通宵达旦。
7
对于上班族来说,时间比较紧张,但是对于那些有条件做饭的人来说,总会 自己去菜市场买一些想要吃得菜,自己动手烹饪。
之前一年,在武汉租的都是带厨房的房子,大多时候都会晚上做饭,吃一部分,带一部分第二天中午吃。
我喜欢做饭,将各种食材通过烹饪手段组合成一道菜是一种全方位的享受,不同的人用相同的食材做出来的菜色和味道都会有差别。
所以,做菜是一门艺术,是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的全方位享受。
到全部菜品端上桌,盛好一碗白米饭,夹一点菜就着米饭送入口中,所有的劳累烟消云散,慢慢品味,不就是你的人生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