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战国中期,中国在匈奴的影响下出现了骑兵,但是这一时期,无论是中原的骑兵,还是匈奴的骑兵,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只有马鞍,而没有马镫。
虽然马镫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它的有无对骑兵的影响非常大。简单来说,在有马镫的情况下,人坐在马上双腿是可以着力的,他甚至可以站在马上。没有马镫,坐在上面的人无处着力,是坐不稳的。为了不让自己掉下来,他必须做两个动作,第一是用两条腿紧紧夹住马肚子,第二是至少用一只手紧紧拽住缰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骑手的作战方式,第一,他没办法使用重武器,流星锤之类武器是肯定不行的,因为惯性太大,很容易摔下来。第二,他没有办法使用双手武器,因为他始终要用一只手抓住缰绳。所以,《三国演义》中说关羽用一百二十斤青龙刀,是不可能的。青龙刀既是重武器,又是双手武器,根本没办法在没有马镫的马上使用。三国时期,马镫还没有出现呢。
在没有马镫之前,骑兵的作战方式是以骑射为主,也就是在机动性强的情况下进行远距离攻击。弓箭的好处是,第一它很轻,第二需要同时使用双手的时间短,第三,因为是远距离攻击,所以即使摔下马,最多受伤,没有生命危险。除了弓箭之外,骑兵用得最多的就是环首刀,就是短而细的单手刀,主要用于追击和“陷阵”的时候使用。追击就不用解释了,所谓“陷阵”就是小股骑兵冲入敌方阵营,目的不是砍杀,而是冲散敌方的阵形。当然,从汉朝中后期,骑兵也逐渐开始用长矛,详细内容我们会在第二部分中讲到,这里只解释一点,长矛虽长,但它仍然是单手武器。在具体使用中,长矛是被反手拿着,然后夹在腋下冲锋,另一只手仍然要紧抓缰绳。
那么,马镫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但肯定是在东晋时期。而且,马镫也不是一下就被发明的,是有一个演变过程。马镫最早的作用不是让骑手在骑马的过程中维持重心的,而是协助骑手上马用的,所以最开始的马镫只有一侧,后来才逐渐变成两侧都有的形式。
对于骑兵来说,马镫出现的影响,不亚于马匹的出现。刚才说过,在没有马镫的时候,骑兵作战是以骑射为主,而有了马镫之后,骑射就逐渐成为辅助的作战手段,冲锋和短兵相接成了主要作战方式。同时,马镫的出现,开启了重骑兵的时代。在没有马镫的情况下,骑手只能尽可能减轻自身的重量,否则就会重心不稳。而马镫出现之后,重心的问题解决了,骑手就可以增加自身武器和铠甲的重量,甚至可以为马披上铠甲。所以,到金朝的时候,就出现了“铁浮屠”,也就是人马皆身披重甲的重装骑兵。冲锋的时候无人能挡,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坦克。这些基本上,就是中国历史上步兵和骑兵的主要技术演变,到魏晋南北朝为止,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军事兵种都已经齐备了,但这不是说军事技术演化到此为止了,后来的时期也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不断诞生新兵种。
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一部分内容。在真实的古代军事中,技术的变迁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增强军队威力那么简单,每一次技术变革,都有可能带来整个军事形式的大反转。这个过程,不仅仅发展在“冷兵器”到“热兵器”的变革中,也发生在漫长的冷兵器历史中。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技术,技术的变迁带来兵种的变革,而兵种的变革又会引发战术的变化。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在这一历史时期,战术层面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为了讲述的透彻性,所以从比较早的车兵开始讲起。而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就略过车兵的内容,因为它的战术十分简单,就是两车对阵,然后打上几个回合而已。战术变迁的冲突,在于骑兵和步兵之间。
对于骑兵和步兵这两个兵种,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固定的印象,就是在具体的战争中,骑兵比步兵有优势。原因也很明显,骑兵机动性强,冲击力大,步兵既追不上,也挡不住。所以,在中原和草原的军事冲突中,中原往往是劣势的一方。这样的印象不能算错,但是并不全面。在整个历史中,骑兵的优势期确实很长,但这仅限于东晋之后。在这之前,骑兵对步兵不仅没有那么大优势,甚至还有劣势。
刚才说到,在没有马镫的时期,骑兵是以远距离骑射的作战方式为主。虽然有环首刀作为近身格斗之用,但杀伤力有限。而同一时期的步兵,虽然在机动性和单兵对抗能力上不如骑兵,但是一旦结成严密的阵列,就足以对抗同等数量,甚至更多的骑兵。具体情境是这样的。在与骑兵对抗的时候,首先步兵结成紧密的方阵,方阵最前面是盾牌兵组成的盾墙,盾墙之后伸出无数长枪或者长戈,枪尖或戈尖的高度刚好是马脖子的高度。在长枪之后又有长弓手,可以远距离地攻击骑兵。如果阵形两旁有合适的高低或谷地,就还会在这安排弓弩手。最后,在阵形之前,还有拒马阵地,拒马上一般会配有抢尖,用于杀伤或阻挡骑兵。
在这样一套严密的阵形面前,以弓箭和环首刀为主要作战方式的骑兵是没有战争优势的,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不断的冲击,将步兵阵形冲散,只要阵形一散,步兵就会成为乌合之众。但是第一,在杀伤力有限的情况下,步兵阵形很难冲散。第二,试想,骑着马直冲向枪尖,这个动作是急需心理素质的,因为那就等于去送死。先秦和秦汉时期的游牧骑兵入侵中原的目的是抢劫,而不是拼命,所以普遍缺乏军事心理素养。因此,面对结成方队的步兵,骑兵其实是处在劣势。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时期,有很多步兵战胜骑兵的现象。比如,公元前99年,汉朝将领李陵率领五千步兵出塞,在遭遇匈奴主力的情况下且战且退,虽然最终兵败被俘,但死在李陵箭下的匈奴骑兵,接近两万。而最典型的就是公元191年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的界桥之战。公孙瓒的三万骑兵,被袁绍的步兵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可见,这一时期骑兵和步兵的军事优劣到底是怎样的。
那么既然在战争过程中,步兵对骑兵有优势,为什么汉武帝打匈奴还那么费劲?
道理非常简单,在战争过程中,骑兵虽然在正面战场上有劣势,但它在机动性上还是有优势的。刚才说到,步兵只有在集团战术的模式下才能战胜骑兵,也就是说步兵只有结成方阵才能和骑兵对抗。这样就注定了,面对骑兵,步兵只能被动防守,而不能主动进攻,这是第一。第二,骑兵即使在战争过程中失利,也可以很轻松地逃离步兵的追击。因此,汉武帝如果想彻底深入草原,击败匈奴,靠步兵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组建自己的骑兵才行。
但是,这里又有个问题。汉武帝之前,中国虽然也有骑兵,但大多时候他们是以配合步兵作战为主,而不是单独面对匈奴骑兵。但如果要深入草原击溃匈奴,步兵的机动性根本就不够用,只能完全依靠骑兵。而在论骑射能力,匈奴又普遍强过汉朝骑兵,用相同的方式作战,汉朝很难有胜算。请问,怎么办?
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步兵的战术思路用在骑兵上。刚才说过,步兵对骑兵的优势在于集团作战,而劣势是机动性不足。现在中原骑兵已经有了机动性,那么只要设计一套适用于骑兵的集团作战的战术,就可以胜过匈奴骑兵了。骑兵当然不能用盾牌、拒马之类的东西,但是长枪、长戈却可以在骑兵手里发挥巨大作用。于是,中原骑兵一改以环首刀和弓箭为主的作战方式,全部用长枪、长戈。
具体战术就是骑兵组成方阵,每个人都单手持长戈夹在腋下,对敌人发起集团冲锋。这就跟前面说到的战车作战方式相似,双方对冲,错马之际,中枪者当场毙命,在这种情况下,个人骑射的功夫在高,也没有作用。匈奴骑兵虽然也可以改用长枪,但就像刚才说的,匈奴骑兵大多习惯散兵作战,没有很强的军纪,和临战的心理素质。既组成不了有纪律的方阵,大多数人也不敢进行送死式的冲锋。卫青、霍去病就是利用这种战术优势击败匈奴骑兵,一直打到“漠南无王庭”的。后来,为了增加杀伤力,骑兵的武器更是从长枪变为了长戟,然后又从长戟改为了长槊。槊就是达四米的矛。这种集团冲锋的战术,在马镫出现之后实战威力就更大了。
就这样,汉武帝之后的汉朝可以一直保持对草原的军事优势,要一直到魏晋之际,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迁入中原之后,才渐渐地学会了这种战术,而且这一时期马镫也出现了。所以,面对拥有马镫,而且可以同样进行集团作战的游牧骑兵,中原军事就再也没有优势了。这才在军事上,让后来的“五胡乱华”成为可能。
你看,在实际作战的过程中,兵种之间的优劣势对比,并不能只看兵种自身的条件,还要看在具体战争中的战术采用。在没有马镫的情况下,骑兵的战术是以游散骑射为主,在面对严阵以待的步兵阵列的时候,除了机动性,没有战术优势。但是步兵的优势偏向于被动防守,通常情况下无法主动进攻和追击。在这种战术限制下,汉朝根本无法深入草原攻击匈奴,因此只有组建骑兵。而为了增加骑兵的战术优势,汉朝骑兵发明集团冲锋的战术,这才在正面战场上击溃了匈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