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早晨的正确打开方式莫过于睡到自然醒,再来一顿丰盛的早餐。出门寻找美食的路上,途径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
突然身后窜上来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快速奔跑着穿过人行横道,紧接着身后传来小男孩妈妈焦急的声音:“别跑别跑,看车,你得看车!”
这位着急得满脸通红的妈妈三步并作两步地追上小男孩,扯着他的衣服呵斥道:“你跑什么,被车撞了怎么办!?跟你说了好多次了,你听不懂,过马路要看车...”
这位妈妈的担心、紧张、愤怒等情绪一齐向小男孩倾泻而出,小男孩不知所措的哇哇大哭起来。我旁观着这一切,深知养儿不易的同时,也为小男孩妈妈的教育方式捏了一把冷汗。
新一代父母很多学过正面管教、PET 父母效能、技能管教法,也接触过蒙氏、爱与自由等教育理念和方法,但有时在情急之下却一招都使不出来,被情绪操控,最终还是亮出了惯用的狮吼功简单粗暴了事。
我也曾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被情绪淹没过,在不断学习实践,改进再学习实践再改进中,发现一种可治愈负面情绪,还自带轻松、幽默、好玩气质的方式——游戏。
这不仅让育儿变成一件开心的事,还父母和孩子在游戏中建立了亲密关系,在游戏中愉悦了情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建立自信。
望着这对母子,我理解妈妈也心疼孩子。如若这位妈妈能将说教如何过马路转化成游戏的方式教孩子,可能情况会不一样了。
正如美国游戏治疗大师科恩博士说过:当你把游戏力真正变成自己的,它可以用来解决亲子关系中的任何问题。
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也有过说教不成功,最后运用游戏的方式成功破局的经验。那天晚上,我一边给孩子准备洗澡水一边催促孩子“洗澡啦!快点”。
两分钟过去了孩子还是没动静,出去看到孩子再次想一次性脱掉所有的裤子,却因为袜子没脱,裤子全部垒在一起下不来,两只脚互相蹬裤子,脸都憋红了。
她看到我立马带着哭腔说:“妈妈,我弄不好,你来帮我。”
看着这一幕,我有些不耐,因为之前已经教过孩子先脱袜子后脱裤子的方法。
“妈妈,你看,它就是不动”孩子还在求助。
“你来给我脱啦!”孩子继续带着哭腔说。
我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走过去。
“好恼火啊,你这么努力它就是不动!”我说。
“你来给我脱啦!”
望着堆在一起的裤子,我夸张的拍着了一下手说。“哎呀!你这是堵车了啦!”
孩子一听这话,立马瞪着眼睛看着我。
“堵车了啦,一时半会动不了啦,动不了啦。你看啊,这是不是堵车呢?”
孩子看了看我又看看了裤子后肯定的回答“是的”。
我笑了心想,可以哦,鱼儿进网了。
“就是啊,你看,动都不动一下,你需要交警来帮忙吗?我是交警我要来帮忙啦!”
“不要不要不要,妈妈,堵车还不严重类”孩子情绪好多了,来了精神。
“你可以自己疏导交通吗?”
“可以啊”
“太好啦,我们坐老爸的车遇到堵车时,车也是开得很慢的,一辆一辆缓慢的通过的,你准备怎么疏导交通呢司机。”
“我可能要先疏导袜子。”
“这个听起来不错,司机,看你的啦!”
孩子脱掉袜子后一次性的脱掉了所有裤子,兴奋的说:“妈妈,堵车解除啦,你看怎么样!”
“看起来还不错啊,一分钟不到堵车就解除啦!”
“是啊!”孩子好得意的扬着头看着我。
“司机干得漂亮!击个掌!”
啪!
“我有些好奇你是怎么做的啊”
“我就是慢慢的脱啊,先脱袜子在脱裤子。”
从那次后,孩子依旧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当这时她都会喊我:“妈妈,又堵车了。你说,怎么堵车啦!”。
我都会配合她说“怎么堵车了”
“你闭着眼睛,不要睁开”
“好啦,妈妈你看,堵车解除啦。”
每当她独立完成后都会非常满足并且骄傲的看着我。而此时的我只需要配合她,而后肯定赞美她。
其实,当我想进入游戏时,我和孩子的位置就开始悄然变化,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妈妈,我和孩子是两个平等的活动主体,我们都在用互相能听懂、并且都喜欢听的语言在交流。
当完成从主动说教到配合游戏这样的转换后,不仅孩子学会穿衣脱衣生活自理,同时在愉悦的情绪情感中更进一步的加深了亲子关系的连接,让我和孩子更亲密。
每次孩子扬着头得意的看着我时,我知道此刻她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自我价值也在逐渐发展建立。
幼儿期的孩子(3-6岁),游戏是他们的主要活动方式,是符合幼儿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
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幼儿的各种学习也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跟随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养育孩子,与孩子在一起时,带上我们所有的游戏法宝和智慧,一起玩起来,加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去,也许你就能探寻出独属于自己的快乐养育孩子的方法。
随手点个赞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