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上映的《阿丽塔》,以精彩的动作特效俘获了万千影迷的芳心。阿丽塔那天使的容颜、英武的造型、纯真的个性和多舛的命运让这部电影在这个阴雨绵绵的季节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
然而,都说故事不过是现实生活的折射。除去充满着动漫风格的激烈冲突和带有机器人、科幻等吸睛元素的故事情节,这部电影从心理学角度解读,会给人不一样的感悟。
01 什么是“青春期的同一性危机”
《阿丽塔:战斗天使》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依德是钢铁城的改造人医生,善于用机械修复那些残疾的人。他在垃圾场意外发现了一个只剩下头脑和心灵的少女,对她进行了修复,还用自己去世的女儿的名字给她命名,叫她阿丽塔。阿丽塔失去了记忆,却有惊人的战斗天赋,她经历了种种事件,发现自己是300年前天坠之战的敌方幸存者。当她的记忆逐渐昭苏,她发现了真正的敌人,遇上了自己的真命天子,于是开始了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战斗……
由于阿丽塔失忆,虽然她在电影中已经300岁了,但记忆仍停留在300年前的少女时代。她率真而叛逆,又在钢铁城遭遇了爱情,性格和命运发生了急剧变化,呈现出心理学意义上的“青春期的同一性危机”。
什么是“青春期同一性危机”?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艾里克森提到了这个概念。在他看来:
因为青春期的剧烈变化,孩子的自我概念混乱而不稳定,他要在青春期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中寻找连接点。度过青春期,孩子需要作出三个方面的承诺:(1)职业;(2)意识形态;(3)性取向。
简单的说,就是孩子要解决“我是谁”这个问题。阿丽塔因为“前世”是战士,天生就喜爱战斗。她被钢铁城的运动所吸引,在历经重重磨难后,作出了三个领域的承诺:不懈地战斗、找到诺瓦完成使命和追求爱情。
这不是妥妥的青春期少女“升级打怪”之路嘛?
故事中的阿丽塔有些反叛。依德不让她深夜出门怕她遭遇危险,可她就是不听;不让她从事危险的赏金猎人,可她置若罔闻。然而,阿丽塔总归是带着“主角光环”,平稳度过了叛逆期。可是,并不是所有的青春期少女都能如此幸运哦。
比如,在大名鼎鼎的《阿甘正传》中,珍妮的青春期就度过的并不好。她一次次逃离家乡,在青春期受到美国当时嬉皮士文化的影响,滥交、吸毒、自杀,一个非常美丽的少女最终成为了“悲剧少女”。
那么,是什么影响了阿丽塔和珍妮的不同命运呢?
02 是什么影响了孩子的“青春期同一性危机”的解决?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个体因素、社会环境以及心理因素对青春期的孩子重要性。而在这其中,父母的养育方式、同伴的影响以及文化,对青春期孩子的道德水平等各方面影响很大。
第一个因素是父母的养育方式。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父母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循循善诱,那么孩子会更容易形成合适的道德观念,也会和社会融合的更好。
咱们回归影片。阿丽塔被依德修复后,依德承担了对她的教育责任。依德因为对去世的女儿的愧疚,所以对阿丽塔的教育非常耐心。他仔细的向阿丽塔介绍了钢铁城的情况。当阿丽塔处于危难之际时,总是屡屡出手相帮。比如,虽然他并不愿意让阿丽塔走上战斗的道路,但当女儿一个人大战赏金猎人时,他虽然年老体衰、力有不逮,还是毅然决然的去营救阿丽塔。而他自己最终也尊重阿丽塔的决定,发挥自己的机械专长制作了精致的盔甲和机械帮助阿丽塔成为“战斗天使”。阿丽塔感受到了依德对她的爱,所以她虽然身上有叛逆的因子,但总体来说还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相比而言,珍妮就没那么幸运了,她从小被父亲侵犯,终其一生都在逃离家庭。在青春期,她没有得到父母耐心的教育和影响。虽然她的失败固然有自身的因素,但家庭环境的影响仍不可忽视。
第二个因素是同伴的影响。
虽然阿丽塔是改造人,在弱肉强食的钢铁城处于比较低下的地位的,但她在这里收获了爱情。她和雨果不仅志趣相投,而且有共同的目标。在爱情中,阿丽塔学会了奉献,完成了“社会化”的过程。他们的爱情模式并不是单方面的,阿丽塔甚至愿意用自己的心脏换取雨果去撒冷的钱,而雨果为了阿丽塔甚至愿意改变和放弃自己的梦想。
第三个因素是文化。
阿丽塔在寻找记忆的过程中,不断回忆起自己300年前的经历和所受到的教育。她逐渐认同了青春期之前的自我,决定不放弃自己当年的追求。她逐渐在过去的自我和今天的自我中找到了平衡。
《阿甘正传》的珍妮则受到了嬉皮士文化的影响,再加上交友不善,逐渐走上了一条不可逆转的道路。
03 如何帮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现如今,青春期这个话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少数据显示,青春期少年怀孕、抑郁、滥用药品等情况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社会思想的多元化也给青少年带来了更多的诱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如何做呢?
1.认可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选择。
2018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联合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这个调查基于全国数据作为样本,很有针对性。数据显示,超过两成学生认为家长表现有待提升。21.8%的八年级学生表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花时间与我谈心"。
八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数据比较有代表性。由此可见,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
其实,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非常重要。持续的沟通,能传递给孩子们父母的爱。这些爱给青春期的孩子以力量,帮助他们去跨越人生中艰难的时刻。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父母通过书信的形式和孩子沟通对话。无论是曾国藩、梁启超、傅雷,还是我国台湾地区的龙应台等人,都留下了感人肺腑的书信。最近,一向教女有方的演员黄磊,在大女儿多多13岁的生日那天写了封信,刷爆朋友圈。从他的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女儿深情的爱。他的女儿多多非常出众,在翻译,音乐等方面很有天赋,离不开黄磊的悉心指导和耐心沟通。
如果说黄磊的信更多的是一种意识流的表达,那么硅谷著名投资人吴军的《态度》一书中的书信则更有针对性。在信中,吴军亦师亦友,既认同孩子的感受,又谈及自己的看法,说出事情利弊,还尊重了孩子的选择。
2.区分“自我”和孩子,拒绝两种倾向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目前的中国家庭中,最典型的问题是分不清界限。
在青春期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谨记提防两种倾向:
一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有些父母关注孩子的感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长此以往,孩子们不是沉默没主见,出现“妈宝男”现象;就是双方产生激烈的争执和冲突,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
二是把自己的期待倾注于孩子身上。比如最近台湾的片子中《茉莉的最后一天》就是如此。茉莉的妈妈要顾及家庭,没有受到更高等的教育,希望女儿实现自己的愿望。她采用高压的措施,对女儿只有否定没有鼓励,两个女儿不堪重负。
3.重视文化的力量,引导孩子做正确的选择。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总有些东西能够触动孩子的心灵,给他们滋养。比如,《活出生命的意义》告诉孩子们在困境中应当采用的态度;《幸福的方法》教会孩子们如何追寻幸福。帮助孩子们用书籍找到“自我”,比喋喋不休的说教对孩子更有帮助。
蒙台梭利说: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但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看了这部《阿丽塔》,在感受了各种炫目的特效后,你还有什么育儿“洞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