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风依旧理工科的文字丨李小道儿为我读书会
《唐朝定居指南》丨也许你向往盛唐,读完本文,你可能更庆幸活在当下

《唐朝定居指南》丨也许你向往盛唐,读完本文,你可能更庆幸活在当下

作者: 李小道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8-11 19:34 被阅读3次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介绍了《唐朝穿越指南》这本书,这次我们介绍它的姊妹篇《唐朝定居指南》。

    《唐朝穿越指南》和《唐朝定居指南》这两本书为我们勾勒出了唐朝的轮廓——一个盛极一时、民风开化、文体两开花的伟大时代。《唐朝定居指南》这本书从饮食、卫生、社会、文化、仕宦、军事、节日等七个方面入手帮助我们了解唐朝。这次我将从中挑出个最有趣的古今差异,希望给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书友一个正经交代。这些差异分别是:卫生、医疗、教育和佛教。这些也许和你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场景不太一样,尽管作者在书里的写作方式是满嘴跑火车,但是请相信她还是有底线的,所以一切不同请以她叙述的为准。

    卫生

    卫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头戏。

    早已习惯了马桶的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连茅圈”否?如果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书友可能会有印象,反正在我小的时候(其实现在也还存在)茅厕是那种旱厕,在院子前边或后边用大砖或直接就是泥围成的。两三平米的小空间,上面盖上茅草,里边放两排青砖,就成了解决人生大事的地方。且不说冬冻屁股,夏招蚊子,就说那味道,就相当“令人喷饭”。

    一般情况下,茅厕旁边就是猪圈,人粪和猪粪交相辉映,奏出了苍蝇幼子的欢歌。这是现在部分农村地区的恭所场景,唐代厉害的地方在于,同样是厕所毗邻猪圈,但他们是把厕所盖在了猪圈上面。你要问为什么?因为这样方便猪哥进环保餐。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人畜交叉感染的问题,这也就是无知者无畏。

    那要是不允许建造猪圈的地方呢?比如长安城里,那该怎么解决个人问题?一般城市生活的人家,会在院子一角建一间独立的小房间,有屋顶和四面墙,有的木门上还有小洞,人们在方便时可以通过门洞看到外面。厕所里通常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坑,或者埋一口缸,缸上面用木板或石板铺好,留出缝隙,供人蹲用。可有人体弱贫血低血压,不能久蹲怎么办?唐朝还有一种厕床,样子类似环形中空的板凳,可以坐在上面解决。这种坐便器并非唐朝首创,大约战国晚期就已经出现了。

    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抽水系统,所以粪缸必须要人工清理。值得一提的是,有专门以此为生的人,成为“倾脚头”或者直接就是“掏粪工”。不要小看这一行,他们收走公厕或者城市人家的粪便,然后卖给农民去种田,利润非常可观,曾经沦为黑道把持的行业。但是,人口众多的家庭,掏粪工又不可能全天候轮班服务,所以厕所环境可想而知。据说有富贵人家会在厕所里放两个干枣,用来塞鼻子……

    那么解决完腹中残食,怎么善后呢?现代的卫生纸,直到上个世纪末在很多地方还是稀罕物呢。而且,即便你能用得起纸,也会被认为是有辱斯文。这个时候,“厕筹”闪亮登场。你如果运气好的话,会在厕所角落里发现一个筷筒样式的物件,里头有一些扁平的木片或竹片。别杵着了,赶紧用吧,这就是善后的讲究用品。至于不讲究的,可能在去厕所的路上捡一块土坷垃、石头,或者抓把树叶就用上了。要提醒您的是,厕筹可不是一次性用品哦。

    说完这些令人不太舒服的方便问题,接着来谈一下沐浴吧。沐和浴是两件事:沐,濯发也;浴,洒身也。顺便说一下,洗是洗脚,澡是洗手。不过到了唐朝,其实这四个字区分也没那么明确。在这里,我仍然按照沐浴有两重意思,分开来说。

    大家都知道,古代无论男女,都要留长发,那么洗头就是个大问题。男人由于整天在外边,所以他们习惯带上冠、帽子或至少裹一块布巾,除了祈祷固定之用,还能有一定的防尘效果。但即便如此,头发还是会在几天内变脏。可是,那时候洗头并不像今天这样方便,今天去洗头房花个几块钱或几百块钱就洗了,即便在家洗也不麻烦。但是唐朝可没有自来水,他们的用水要么从井里打,要么从河里挑。如果距离这两者都很远,那么洗头发就是一件费工夫的事。不仅要挑水,还有现烧水,不说费时间吧,炭火费也是一笔不大不小的开支。

    我们聪明的古人,为了怕麻烦,使用上了现在几乎用不到的一样物什——篦子。可能很多年龄小一点的书友都没听过篦子这个名字,它是一种类似梳子的工具,齿比梳子要密,而且两侧都有齿,就像一个“非”字。和梳子不同的是,篦子不是用来梳头发的,而是用来刮去头发上粘附的油腻脏污,以及消灭虱子和虮子。如果有几天没有清理头发的话,用篦子刮头发时,伴随着您的鬼哭狼嚎,将会有一场“北国雪景”不期而至。但是我们还是要承认这种方法省时省力,不然的话我还真理解不了,杜工部是如何“疏懒地三个月不洗头”。

    洗澡相比较洗头可能更困难,至于原因上面已经描述了。这么说吧,如果您的家庭地位不高,真的很长时间没有洗澡,实在是想一浴肌肤,那么您可以装病,声称自己“皮肤瘙痒,有黑白屑脱落,遍体生虱,油腻垢臭”。这时候医生会为你开个方子,上面就两个字——浴身。洗澡能被视为一种医疗手段,可见洗一次澡多么困难。

    即便是能如愿以偿洗上澡,您也不一定很舒服。唐朝还没有肥皂,更别提沐浴露了。想要除垢,您用点草木灰、淘米水凑合凑合吧,上点档次的可以用皂荚汤。如果您是达官显贵,可能会自配一些洗浴秘方,不过效果可能还不如掏出来的炉灰。

    医疗

    古代的医疗条件真是一言难尽。说它行吧,它很多治病的方法真是让人啼笑皆非。比如得了疟疾,神医的办法是写符给灶王爷,编瞎话说:“今有一疟鬼小儿骂灶君作黑面奴,若当不信,看文书急急如律令。”希望灶王爷大显神威,帮助这户人家祛病除疾;又比如说,如果上面这一招失效(可能用无效更准确一点),那恼羞成怒的神医会让你家找一只威风凛凛的大公鸡抱在怀里,他相信,为天地报晓的金鸡,可以攘除一切邪祟。听起来多么美好,没有任何副作用,只是如果有用就好了。

    在这里,我想向您隆重推出一款亘古奇药——姨妈血。姨妈血用途广泛,作用神异,如果某家有男人中箭,箭头插在咽喉胸背里取不出来,别愣着了,抓紧取来奇药敷于伤口,然后等着金属箭头自己蹦出来就好了。如果没出来,那说明用量太少,加大剂量,满怀期地等着这个人直到咽气。

    姨妈血据说作用包括但不限于:解箭毒、治刺伤、疗久疮、解“马血入疮”之毒、治丹毒疮、豌豆疮、痔疮、虎毒。和酒饮下,可治蛊病、霍乱、女劳黄疸、胞衣不出、交接损卵缩筋挛。和其他草药搭配可治妒忌、痈疽、久咳不止、癫痫、溃烂……

    到这里顺便说一下,古代女人月事可没有卫生巾。她们一般是用旧衣服、旧被褥,而且是反复利用。稍微进步一点的做法是月经带,就是一个长条形的布袋,一般再往里边塞点草木灰,就能提高使用寿命了。看着这么简陋,可要知道古代女人被月经困扰的并没有现代女人这么久。因为营养水平低、人均寿命短,她们初潮晚、绝经早,而在生育期内,又没有避孕的观念和方法。十六七岁来潮嫁人后,就一直在怀孕——哺乳——恢复行经——又怀孕这个循环区间里,正常月经期不会太长。

    但是要说医疗完全不行吧,有水平的医生还是能够治病的。唐朝被豢养宫中的医生们,负责皇家医疗,那也确实是有两下子。细心的你可能会注意到,我说的是医生,而不是更常用的“太医”。这里的区别很大。唐代确实有太医署,但那其实主要是一个行政管理和教育机构,约等于现在的国家卫生部和最高医学专科学院的合体,主要负责发布医疗政策、培养专业医生。太医署里也有医生,不过不叫太医,而是按照品级分别叫“医师”“医正”“医工”等。

    专门给皇帝看病的不是这些太医署执业人员们,而是一个叫做“尚药局”的服务机构。尚药局的头头基本上是皇帝的私人医生,他的手下们倒是可以为嫔妃、皇子治病。至于太子,作为将来的皇帝,他有一个自己独立的医疗机构,叫“药藏局”,相当于迷你的尚药局。这俩局里的医生代表中国顶尖的医疗水准,他们可能也会接私活,但一般人绝对请不起。

    如果是一般官员,可以去太医署请医生。但太医署专业医生加上医政人员、老师、学生一共也只有300多人,您可一定要估算好自己的身份、财力,不然容易尴尬。至于平民百姓的医疗,负责这一块的医生基本是和街头半仙算命水平相仿。如果不幸的您身染疾病,我送您八个字:“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教育

    教育这件事,无论什么朝代都是重中之重。一般家里教育小孩有三种形式:最理想的状态是,孩子的父母兄姐长辈亲戚就是饱学之士,有时间有心情教小孩,不必花钱到外面请老师;如果家里不缺钱,或者家长认为自己教不了小孩,那么就请一位家教,一般是“落地秀才”。没考中科举当不上官,又没有别的谋生手段,到有钱人家当“西席塾师”几乎是他们最好的出路。

    更广泛的现象是,普通中等人家,既没时间和学问教孩子,也没有钱请家教,这样的情况通常会把孩子送到附近“乡里村学”就读。这些小学大部分是私立的,或者由乡绅寺院等出头募捐、赁房请师开设,作为地方上的公益事业;或者由教师自己在家开堂收费教学,也有一定公益色彩,因为收上来的“束脩”往往还不够老师一家糊口,这些乡村教师还得在闲暇时间种地做工赚生活费。

    蒙学一般分为识字和写字。识字的教材以《千字文》和《急就篇》在当时较火,至于《三字经》估计最早要到南宋才能成形,《百家姓》千万不要拿出来背,先不说它和《三字经》一样还没有问世,就说它开头“赵钱孙李”四个姓的顺序,在唐朝就够叛你个死罪了。

    识字教材其实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说了。至于写字,一开始肯定是要以简单的结构为主,习字教材有一个流传了上千年的版本,您就算从没听过,多少看着也会眼熟:“上大人 丘乙己 化三千 七十士 尔小生 八九子 佳作仁 可知礼也”由于“丘”是孔老夫子的名,到明清时期,孔子地位越来越高,大家只好避讳,不准直呼其名,而改成了“孔乙己”。

    既然要学习,就不能离开书。说这句话的意思除了宣传一下“为我读书会”外,还想告诉你,唐朝的书,也和我们想象的大相径庭。提到古代的书,您的脑海里可能一下就会跳出来两种书,一种是竹简、一种是纸质的线装书。遗憾的是,唐朝主流书籍哪一种形式都不是,它是两种形式的结合体——卷起来的纸质书。其形式大概就像字画一样。

    受到竹简形式的影响,尽管在西汉就有纸的出现了,但是纸质书籍的形式还是参照竹简一样卷起来。直到宋朝雕版印刷的发明才改变了这一形式,所以如果有人向你售卖绝版的“唐版线装书”,请直接扭送公安局。

    至于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虽然也有一些细节和我们印象不同,但不必细说。反倒是语言有必要说一下。现在当然是学会普通话,走遍天下大概都不怕,可唐朝呢?唐朝有没有普通话?

    在隋朝建国不就的开皇初年,有那么几个可人儿来到了当时的著名学者陆爽家里,参加了一个对后世影响巨大的读书会,会议主题就是“我大中华文化圈应该推广使用什么样的官话、国语、普通话、正音……”与会学者经过一番又一番激烈的论证和争锋,终于达成共识,他们以南迁到金陵的一支洛下语音为基准,参考留在洛阳本地的北音,确定了一套因为折中而变得很复杂的音系,以此作为“高贵有教养的文化人”用来读书写作和互相交流的音韵。由主人陆爽的儿子陆法言执笔,经过几年梳理,把这套音系写了一本书,名叫《切韵》。

    虽然《切韵》在后代不断修改增删,但是它的地位越来越巩固,成为了官方的发音用语。直到五四运动白话文兴起,这个文言文读书音对我们的影响才淡去。其实这套发音和我们今天的普通话可能差别还是很大的,不说别的,初唐国舅宰相长孙无忌非常讲究正音,你如果称呼他,最好叫他“党参母鸡”。

    佛教

    佛教为什么要拿出来说呢?除了它本身和现代的出入之外,其实寺庙的功能是我更想交代的事。

    由于佛教寺庙位置优越、占地广阔,而且佛教徒不结婚生娃、繁衍后代,更可气的是他们不交税、不服役,如果不加以管制,人人出家,国家也就完了。于是,世俗王权在和宗教势力斗争中,发明了“出家许可证”,也就是说,只有有了这个证,你才能出家,否则你只能算一个信佛的秃子。

    出家不仅要办手续,还要先交钱给官府,后交钱给寺院,然后经过一大通礼仪才能入职小沙弥。再在寺庙里修行一段时间看表现才能受“比丘戒”,成为比丘。唐朝一般称呼僧人为“僧伽”“比丘”“沙门”“阇梨”等,和尚是比较高级的称呼了,一般僧人是受不起的,只是到后来才慢慢演变成普通僧人的称呼。僧人们自称也不会有“贫僧”“贫尼”这种,而是很传奇的“贫道”。

    唐朝的寺庙可不一般,它可不仅仅是僧人住的地方。寺庙一般兼具旅馆、食堂、学校、医院、殡仪馆等功能,甚至还是一个娱乐好去处。这其实都说得过去。我佛慈悲,见人饥饿于心不忍,见人受寒于心不忍所以要管吃管住。教学和医疗则是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的好方法,至于殡仪馆实际是不准确的,寺庙不是到路上捡尸体给撞到棺材里,而是客死异乡的人,他的亲人们一时没条件让他落叶归根,所以会放到寺庙里寄葬,等日后有机会再送回家乡。

    为什么庄严的寺院里会有娱乐功能呢?寺庙里一开始只是三大节日——四月初八佛诞节、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十二月初八佛成道节比较热闹和“开俗讲”比较热闹。三大节日热闹不用说了,开俗讲指的是僧人们化身相声演员,说学逗唱讲段子,力图将佛教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普通民众,希望他们一朝得悟,遁入空门。由于来听得群众一般没什么文化,所以僧人们尽可能的用词简单、情节曲折,紧扣观众心弦。

    俗讲除了讲佛经故事,还讲民间寓言、历史传说、诗歌文赋,甚至宣传统治者威望政绩,这样一来二去,寺庙反倒成了当地的文娱中心。后来由于俗讲密集到一定程度,索性人们在寺院里搭起了戏台。开俗讲时用来讲课,不开讲的时间也能用来表演各种伎乐、百戏、傀儡等文艺活动。可惜的是,寺庙兼开戏场,特别是风靡一时的“俗讲”,在唐朝灭亡后不久就不再流行了。

    其实,这样看来,佛教在当时承担了一部分政府的职责,在为社会进行兜底操作。也难怪佛教作为一个外来教派能够在中国本地混的风生水起。

    限于篇幅,我只能说出来这本书的冰山一角。相比较《唐朝穿越指南》,这本《唐朝定居指南》更加细致,也揭示了更多唐朝,或者说是整个古代灰暗的风景。我们不必崇古贬今,生活不过诉说的是当下的故事,希望历史的教益能在每一个此时此刻告诉我们: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

    欢迎关注“为我读书会”,每周阅读一本书

    我是李小道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朝定居指南》丨也许你向往盛唐,读完本文,你可能更庆幸活在当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ws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