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张“效果图”,是笔者自己画的,你看象照片吗?

其实我是一个失败的老设计师,我还在努力中。。。。
我是一个从业十四年的老设计师,同时我也是一个“失败”的设计师,因为从业这么多年了,依然没有混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十几年来,其实我的专业道路走得极其艰辛,有小的收获,也有很多的失败。今天要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设计师这个职业的心得体会。
为他人做嫁衣这么多年,自己却从未拥有过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更遗憾的是:即使我在老家有一栋三层小楼,价值上百万,因为不想买新的房子,老婆跟我离婚了。这是一个时代悲剧。在生活条件相对比以往好很多的互联网时代。依然有这种人为的悲剧发生。这不得不让我们心生悲戚。从这个人生角度去看,设计真的只是一场声色犬马的游戏。而不是我们通往幸福的路。
很多人,总是有一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比如外行人看某一个从未真正深入接触过的行业,TA们会说:你这个行业不错啊!很赚钱啊!!其实在每一个职业里,都有赚到钱和没赚到钱的人,很不幸的我是后者。
正如我们所说的,设计以人为本。爱情婚姻其实也一样,应该以人为本。
从业这么多年来,见过无数套的装修好的新房。无论是简约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式还是欧式,无论是田园还是地中海。当时在现场参观时心中的感觉是一次比一次惆怅和憋闷。曾经我也扪心自问,做设计的人,没办法拥有自己的房子,或者说不愿意当房奴,而愿意把钱用在孩子未来的教育上,是我错了吗?
带着这个困惑,我一直在量房、画CAD平面图、效果图、现场沟通、施工交底的专业路上奔波着。思考着,寻找着。。。十年后的今天,我得出了属于自己的初步答案,但这答案可能要让某些物质型人格者失望了。因为依然无法满足某些人的安全感需求。让某些人的希望落空了。
这答案是:就算是未来哪一天我有钱了,比如能付得起十几万的首付了,能在二线城市买得起一套一居室或者小两房了,我依然不会去买,因为我觉得房子不是重要的。后代的教育和陪伴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还有爱情中个人的归宿感才是重要的。而且我个人认为:几十万的投资不是小数目。与其投资房产,不如投资后代的教育,还有医疗保障,因为我不想重复投资。老家有一套房产了,而且老家离市区只是一个小时车程,所以这是我考虑多年的结果。跟女生的安全感比起来,还是后代的长远之计比较重要。
房子在有些人看来,是一种面子,是一种安全感,但房子能给一个女生真正的归宿感吗?其实并不能。爱情是要以人为本的。正如我们所说的,设计以人为本。这句话说了多年,从最开始的学校专业课教材上,一直说到今天从业十四年后,我才明白什么叫以人为本。
是不是没有自己房子的设计师,都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好设计师?
笔者08、09年在厦门创业的时候,有时候一年下来要做一百个套房方案,做到你连吐都吐不出来,脑袋对于设计感觉是麻木的。因为太多户型要求大同小异了,而且基本上没有你创新的空间,都是套路化的操作,随着年龄的增加,我每次踏入新客户的家为他们量房子的时候,都会心里隐隐作痛。只有为他人做嫁衣多年,自己却从来没有拥有过真正属于自己嫁衣的人,才会懂这种痛。痛到无法呼吸,无法安生。
有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没有自己房子的设计师,都不算是一个真正好的设计师?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设计以人为本这种理念,只有真正拥有自己房子的业主,才能深刻体会和主观上去贯彻执行,体会到那种钱大把付出去的压力,和每一个细节精打细算的感觉。纵然是你为别人谋划设计上百套的家装,你没有一次是真正花的自己的钱,你是不会真正体会到那种花钱的心痛和快乐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设计师这个职业,我想才是真正深刻的“以人为本”。否则只是一句演练了千百遍的空谈。
从业十几年的我深知这个中缘由。有时候谈单,嘴上说得再动听,我们设计师要为业主省钱,似乎很能打动业主,然后还彰显了自己“以人为本”的专业格调,但终究不是你的钱,你有时候会懒得去想那么多。而有时候是公司营利压力所迫,很多你觉得没必要的项目也得违心的增加,其实那个时候并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利为本。再有的时候,从业早期你会有一种幼稚的理念,把业主的家当成自己家来设计,你以为业主的家真的是可以当你的家来任你处理发挥,但其实业主是业主,你是你,你不是业主家里人,更不是TA肚子里的蛔虫,大部分的业主从头到尾你接触顶多半年,你怎么可能任意按你的思维方式去处理别人的家?所以在我日后回头看,那其实只是一种公司营销文化的噱头。都是不专业的思维方法。
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设计以人为本”?
近日,帮着一个多年前要好的初中同学设计房子,我就基本上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和帮他省钱,毕竟从业多年,心态早已不是当年的小年轻,也经由多年的世事历练洗去了很多的幼稚和肤浅。虽然此时我依然无房,但我其实在心态上已经能和一般业主的心态产生共情。把他们的钱当成是自己的钱在划算。这是一种人格进步。也是专业迈向成熟的体现。
作为我们从业多年,其实想要做到省钱是很简单的事,有时候真的就是一句话足矣。比如说做水电,很多人不知道地面走线横平竖直跟走最短距离的区别,总以为公司的那种横平竖直做得很标准,以为游击队做的管线很乱很难看就是不规范,其实是一种被营销的误解。
其实按我们一部分业内人士的分析,地面铺贴施工完成后,一般线管都是压在砖和水泥砂浆底下不能检修了。真正要检修的是线,质量标准是你这线是否管内没有接头,是否能够抽得动,这才是真正能检修的标准。而不是看你管布得多横平竖直好看!!如果地面横平竖直的做管,做多了弯头,加上师傅不会留意什么抽线检查和管内接头,就容易造成死线无法检修和换线。线断路了,又抽不出来,难道你对它哭有用?装修公司能给你保修几年?顶多三五年吧!最终只好业主自己买单。

既然这种做法耗管耗线又费工,那公司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其实就是一个
每个行业都会有的潜规则现象。
你看象什么满堂红业之峰类似这样的大公司都推行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制造了一种规范施工的表象。因为他们大公司是按布管线的米数实际结算的,你去看一个套房,游击队跟大公司的水电分项,在人工费这一块的结算上,少则差一两千,多则差五六千!!再一个他们肯定要为公司增加利润考虑,这也是可以设计的!!属于营销设计的一种。而且这么多年来这类公司的算盘越来越精细,营销的名目花样层出不穷,就象免费设计这种手段一样。又象当时谈好全包价,后面又冒出来各种名目的增补一样,目的只有一个,想方设法赚你业主的钱!!
初次接触装修的业主,哪里可能懂这个?所以从业多年,很多时候对于小白业主来说,老设计师的从业经验就是省钱的价值,倒不是因为从业年限跟专业水准成正比,而是这良心的维护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希望未来,我终将能洗去当下这种“为他人做设计,是一场声色犬马的游戏”这种怨念,我希望最终能把做设计变成一种真正的事业,可以坦然的面对任何一套我经手的房子而不焦虑失落,到那时,我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事业价值。
网友评论